台新金控:ESG與EPS須貼合客戶 全員綠領培訓計畫

【採訪撰文/黃泓嘉 攝影/莊震烽】

  翻開台新金控的永續發展史,可以驚訝的發現早在2008年即推出台灣第一張以減碳為訴求的環保信用卡Green Life,以「你辦卡,我種樹」,用實際造林行動幫助地球對抗全球暖化。永續腳步一步步邁進,從無紙化、流程改善;接軌國際永續投資趨勢,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到積極響應永續倡議,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赤道原則(EP)等,如今台新想將永續轉為內部流淌的DNA,讓永續成為一種認知,成為自然而然下意識的考量。

企業應有認知

環境不再無價

  企業為何要重視ESG,以往的企業社會責任CSR,是企業在發展同時顧及道德規範、在地社區、環境保育的廣泛概念,但ESG卻是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3方面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衡量指標,ESG的成功與否決定了企業競爭力的強弱,越強自然就越受投資者、消費者的喜愛,尤其在面臨全球暖化的警鐘倒數,E(Environment)備受各界關注的現在。

  台新金控永續長暨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博士就提及,如今金管會在年度金融檢查時會對永續作為進行查核,金融業必須提供哪些投資是因為永續考量,像台新就曾因為企業溫室氣體排放,而拒絕其14億的申貸案。當企業不重視ESG,在投資面也會漸漸的處於被動。

  以往在投融資或是企業在發展時,只會考量收益高低而不會考量碳排,就會產生公共財的悲劇。如同美國生態學者哈定(Garrett Hardin)所說「草原的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當有一片草原,一群牧羊人讓羊群吃草賺錢,但如果不控制羊群數量,最終草原成為荒漠,牧羊人與羊群也不知所蹤的悲劇。

  如今的碳費/碳關稅也是同樣道理,就是為了預防地球(草原)的消失,讓空氣(公共財)是有價而不再是無價的,將許多原本的隱形成本(Implicit Cost) 量化,才能有效遏止無盡的利益擴張。而金融產業就被政府寄予厚望,擔當領頭羊角色,透過投融資的直接與間接影響,促成企業推行減碳。但對金融業的課題就是如何領頭,怎麼清楚前方不是懸崖?「我們就需要建置碳的資料庫,畢竟沒有資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無法領頭。」李鎮宇博士表示。

先有數據才有管理

建置碳盤查資料庫

  如今企業最迫切的議題碳盤查,將排放源分為3大範疇,對於金融業來說範疇1、2佔比稀少大約0.5%到5%,台新的佔比則是2.5%。在範疇1、2在台新永續辦公室、行政總務、人資長期推動下,已經相當完善,1年要花費多少電量、燃油,背後的碳排噸數已經算得清清楚楚,而綠電的導入也規劃好路徑圖,訂定好2030達成100%辦公室據點淨零排放、2050年全面淨零的時程與每年取代率。

  將自身做到完善,但台新還有97.5%都屬於範疇3其他間接排放(也就是投融資的客戶),如何去協助客戶減少碳排,首先得建置一個完整的碳排資料庫。「管理大師常講到,要做到確實管理,但當沒有數字就沒有管理,就如同管理體重你需要每天測量體重、體脂等。」李鎮宇博士表示。

  現在碳排放的數據大部分都來自國外,但台灣有許多隱形冠軍在生產零組件、設備等方面,做到世界第一的規模,很難跟國外有類似產業參照。比如一家專做機殼的產業,在市場上找尋到相似大公司,但機殼可能只佔它營收的極小部分,台新就得從他的財報裡拆解分析,將它的碳排估算出來。

  因應台灣產業鏈的特殊性,台新與資料庫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整合出對應台灣產業的碳資料庫。當有實際數據,對你後續的投融資才有參照,知道這家企業碳排的影響輪廓會是如何,才能評估投融資合不合算,符合綠色金融的未來。「畢竟客戶的碳排,就是我們的範疇3,當客戶減量我們也才減量。」李鎮宇博士表示。

漸進式培訓計畫

  為實現企業ESG永續與協助客戶、投融資審查等,台新希望從高層到MA乃至每位員工都能成為綠領人才,已先期規劃4波的人才培育。

   第1波:在計算範疇1、2的相關人員,永續辦公室、行政總務、人資等部門。

   第2波:風控部門人員,面對現今氣候風險急遽升高,需評估可能的損失。

   第3波:投融資人員,評估投資產業的污染性,例如:煤炭開採、油沙掘井、極地能源探勘等,對環境破壞極大的產業就需要避免投資。

   第4波:個人金融人員,希望做到與客戶共同成長,一起達成ESG目標。

  當然要完成這項目標,可得依靠完整的學習規劃,台新也制定短中長期的發展路徑:

   1.基礎培養

  在台新人資網站上就有許多學習資源,諸如SDGs、TCFD介紹的基本知識,例如:佔據碳排最高的是電力,約佔據4成;製造業有3成碳排來自載具;零碳排與完全淨零的差異;溫室氣體中除二氧化碳,氫氟化物汙染性更高。

   2.輪調機制

  各單位派遣人員到永續辦公室輪調,實際參與永續報告書的撰寫與資料蒐集、碳盤查資料庫的維護,將ESG永續知識實際應用,從「做中學、學中做」檢驗學習內容。

   3.內部授課

  碳盤查是一門專業學問,台新難以憑自身培訓專業人員,所以與外部專業顧問合作,像是建立內部碳定價機制,協助投融資人員在投資案上除了收益評估,會產生多少碳排也要計算清楚。也成立線上學習平台「台新大學」,將永續發展與環境的議題及案例,融入各項學習課程如創新思維、團隊合作、溝通技巧等共通課程,以及數位轉型跨領域專業課程,協助傳統專業人才綠領轉型,讓綠色技能成為工作必備能力。

   4.外部受訓

提供業務上有個別需求或想持續深造碳盤查相關知識同仁,提供公費補助、額外休假等獎勵性措施,例如:法金業務人員在審查投資案時,需懂得產業的實際排放源、汚染係數、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計算公式,才能全方位了解現狀。

ESG與EPS貼合

企業長存之道

  台新如今在新人晉用時,也希望每位儲備幹部MA同時是永續人才,除規劃學習不同組別的專業課程外,也會設計儲備菁英至永續辦公室的輪調機制,在學習同時給出一個課題作為期末報告,以此評估永續的學習成效。

  李鎮宇博士提及,永續辦公室曾經出題給MA,「就你觀察在碳盤查資料庫裡,最不足的是哪一塊,又建議如何補全」,而我們也真的採納他的建議。這位MA發現台灣公司規模與國外相比很小,用國外數據來推算國內產業的碳排,數據會嚴重失真(低估),因為國外已有規模經濟,每單位的碳排是較低的,於是他提出根據產業大中小規模回推關係係數,我們評估可行就大量蒐集數據資料來完成碳盤查資料庫的完善。

  在學習成效的評估上,台新沒有一個固定的量表可供評量,但通過實際操作與設想,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更能審視自身學習狀況。

  除了在自身實作與投融資影響企業達成ESG,台新業務也有著重於個人金融,希望客戶也能一同實踐ESG,例如:在各分行前設置UBike站點與Gogoro換電站,也與Gogoro發行聯名卡,都是為了降低在碳排中佔據多數的載具排放,一起號召客戶愛護地球。

  「但企業在推行ESG也必須與EPS取得平衡,不能是長短腳的情形!」李鎮宇博士表示。如果盲目投資,就如同美國矽谷銀行(Silion Valley Bank)倒閉一樣,所以台新的ESG是有方向性的,是與營運方向貼合,是符合客戶需求的。例如:台新在今年6月將舉辦「永續淨零電力高峰論壇」,探討與電力產業加速轉型相關的議題,就是為客戶設想所舉辦,期望對佔據碳排比4成的電力問題,進行產業轉型與投資討論。

達成全員綠領

不是擴張專責單位

  台新目標將達成全員綠領,將ESG永續的DNA建立在每位員工之中,要怎麼完成從實際面來說,李鎮宇博士強調:「不是把永續辦公室這樣的單位無限擴張。」而是把永續辦公室當作培養種子教官的種子教官,透過輪調、政策推廣、學習課程擴散種子教官到各單位、各分公司。

  例如,台新金控編製永續報告書進入第10本,如今金管會要求證券、銀行、壽險也需要編列各自的永續報告書,不是每家都成立專門的永續辦公室,而是透過輪調來擴散種子。而像銀行編列邏輯與金控不同,更偏向業務執行面上,此時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另外就是心態(Mindset)的改變,當一個人心態改變做事自然就會順利,當員工心裡有對地球環境的熱愛,在推動綠領相關政策時,就越能接受。李鎮宇博士提到,「他曾參加同事婚禮,新郎送了每人一塊肥皂,並說他在衝浪時發現珊瑚都死了,查資料後才意識到台灣排了太多磷到海洋裡,所以送這塊無磷肥皂,希望大家愛護海洋環境。」當ESG永續概念根植人心後,不只在業務推動上,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見為永續著想的一舉一動。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3年4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延伸閱讀

元大、玉山金 3月獲利不墜

ESG投資熱 長線有戲

證交所推ESG商品專區

解放軍演習多方逼近 中方學者:圍台新模式

相關新聞

別讓腳痛煞風景

文漢最近因膝蓋、腳部多處疼痛至醫院就診,醫師告知他的腳部拇指外翻嚴重,可能需要開刀。從未看過骨科的文漢嚇了一大跳,「怎麼第一次看腳痛就說要開刀!」更誇張的是,他一點也不了解這是怎麼造成的。 話說文漢從青少年時期就愛打籃球,不打球時已習慣穿著運動鞋;後來成為上班族,皮鞋、運動鞋交替穿著也幾十年了。「難道這樣錯了嗎?為什麼別的上班族不必開刀,熱愛運動的自己反而要?」文漢仔細想一下,近幾年下肢的確常感覺緊繃、疼痛,原以為是膝蓋退化,但現在想想,或許跟拇指外翻有關?文漢一邊心慌地想著,一邊按下手機螢幕上的預約鍵,看看按摩師傅能否逆轉他的病……

IP結合契約不可或缺

重點摘要 1.我國曾長期處於技術輸入的階段,為取得發展所需技術,業者只能以合資、技術移轉/授權或技術合作等方式,與國外技術擁有者合作,卻往往受IP 權利限制與契約相繩。 2. 隨著台灣科技實力增強、政府與業者對研發的重視,我國近年開始運用自身技術優勢,透過國際通行的合資、技術合作、授權等合作方式走向國際。 3. 從台廠與國外企業間合作的模式觀察,主要是基於所擁有的IP,再進而採行國際間已經廣泛運用的合作模式。除成立以永續經營為目的之合資公司,也廣泛運用契約模式,針對特定項目或特定技術進行共同研發與授權合作。

碳規則與碳資產面面觀

台灣的碳規則正在起步階段,隨著國際已加快淨零進程腳步,碳規則和碳配套措施的要求會更嚴格、範圍也將擴及更多產業,除了各國政府法遵規範增加,國際綠色供應鏈為維持市場制高點,對供應商的減碳要求也將不斷提高,是台灣企業更切實面對減碳議題的關鍵動機。

漫漫長路下 森崴能源的再生能源路

面對國際碳定價、碳關稅政策上路,一場無煙硝、卻攸關產業,甚至國家經濟存亡的「零碳排」戰役,正牽動全球碳科技的巨大轉變。以打造全球供應鏈廠家綠電平台自居的森崴集團,積極「創能」開發多元潔淨能源之餘,也致力打造一支本土團隊,讓離岸風電成為台灣的另一個護國神山。

日本汽車產業生死存亡挑戰 電動車供應鏈「脫系列化」

在電動車的衝擊下,汽車生產方式出現巨大轉變,讓日本車大廠不得不調整其傳統的供應鏈關係,從原本長期、固定且以日本廠商為主的「系列供應鏈」關係,朝向與全球鏈結的「脫系列化」發展。面對日本的汽車供應鏈,影響國內550萬個以上的相關就業機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為了承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以及強化日本電動車、氫能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日本政府與日本企業的汽車供應鏈戰略,值得持續關注⋯⋯

美國傳染力裁員潮 未見終止盡頭

美國科技業和零售業在2023 年都經歷過可怕的裁員狂潮,然而,隨著時間邁入2024,2大行業的裁員腳步卻未停歇。截至2024年1月底,共有107間科技公司裁員、2萬9,475人丟失飯碗。這個數字仍持續增加,多間零售業者也相繼宣佈裁員計畫,產業的寒冬似乎還未結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