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西洋芹 惱人小毛病bye bye

【文/菊池真由子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向來無肉不歡的益明,最近的午餐換成了生菜沙拉,加上一杯無糖綠茶。同事不禁笑問:「你怎麼突然改吃草啦?」他神祕兮兮地說,「你不懂,聽營養師說,這樣吃對黑眼圈和腳水腫都不錯。」同事聳聳肩不予置評,不過是換點菜色,哪有可能那麼神奇啊?

對於上班族來說,有時身體總會有些小困擾,比如水腫、黑眼圈、口臭等問題,不過又好像沒有嚴重到需要看醫生的程度,這時該怎麼辦?營養師菊池真由子建議,如果症狀嚴重,還是必須要就醫診療,若是狀況還算輕微的話,則可以考慮先從飲食方面著手,比如增加小黃瓜、西洋芹、綠茶等食材的攝取,都是屬於能協助改善困擾的好選擇。

法寶1》小黃瓜-生吃補鉀 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造成水腫的原因有2個,第一是疲勞,例如:長時間一直站著,血液及淋巴液會停滯,使雙腳變浮腫。另一個原因是鹽分攝取過多,類似重口味的料理、醬菜及洋芋片等重鹹的食物,吃完後就會引發水腫。疲勞時,做做簡單伸展操,好好睡一覺,隔天早上水腫現象就會解除;但是鹽分攝取過多時,水腫現象卻很容易拖到隔天。

鹽分說穿了就是鈉,鈉會和鉀一起調節體內的水分。如果三餐或點心攝取過多的鹽分,包含血液在內的體液當中,鈉濃度便會過高。於是多餘的水分會囤積在體內,導致身體水腫。而鉀能將多餘的鈉排出體外,如能充分攝取鉀,就能消除水腫。

鉀富含於生菜當中,但是一經烹調過後,在調味料的影響下,鈉就容易增加。而鉀藉由汆燙、燉煮等加熱方式之後,逾半數含量會流失到湯汁中。所以,能夠生吃、含有豐富鉀的小黃瓜,會是解決水腫的最佳食材。

享用小黃瓜時,首推以生吃方式切成蔬菜棒品嚐。只不過,小黃瓜不加點什麼味道,實在難以下嚥。這時候建議大家淋上義式沙拉醬、法式沙拉醬或是芝麻沙拉醬來吃,相較之下,這三種調味料的鹽分會比較少一些。

千萬避免選用美乃滋、和風沙拉醬或是中式沙拉醬。美乃滋容易脂肪超標,和風沙拉醬和中式沙拉醬則是鹽分較多。既然都要吃小黃瓜將鈉排出體外了,千萬別再因為沙拉醬導致鹽分(鈉)進入體內,否則又會水腫起來。所以,雖然醬菜、醃黃瓜也是小黃瓜做成的,還是請大家避免食用。

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若水腫總是消不了,或是水腫很嚴重的人,說不定身上患有某些疾病。最好向醫生求診,以求安心。

法寶2》西洋芹-芹菜苷特殊香氣 放鬆自律神經

有時一早起來,黑眼圈竟明顯可見!到底為什麼眼睛下方會出現黑眼圈呢?這當然是因為睡眠不足的關係,而且睡眠不足造成的疲勞或壓力會集中在眼周,引發血液循環不良。在上述3大要素影響下,才會形成黑眼圈,讓臉部浮現老態。西洋芹有助於一口氣消除形成黑眼圈的3大不良因素,也就是睡眠不足、疲勞及壓力,是種十分有益的食材。

想要消除黑眼圈,有必要提昇睡眠品質。只要能一覺熟睡到天亮,黑眼圈自然會消失。因為睡眠除了能回復疲勞之外,還具有解除壓力的效果,所以藉由熟睡,能使肌膚、身體,甚至於大腦徹底回復年輕狀態。

西洋芹具有一種獨特的香氣,有的人甚至因此不敢食用,但其實西洋芹功效的祕密,正隱藏在這種香氣裡。西洋芹特有的主要香氣成分,稱作「芹菜苷」(Apiin),而芹菜苷具有放鬆自律神經的效果。情緒不穩定的話,會使人難以入眠,不容易熟睡,但在芹菜苷的效果作用之下,情緒放鬆後便容易安眠。能夠減輕情緒焦躁及心情沮喪,也就是說,正是香氣成分具有解除壓力的效果!

除了香氣成分之外,西洋芹還含有豐富的鉀。鉀有助於消除身體水腫,能讓疲累浮腫的臉部變緊實。想要有效吸收西洋芹的香氣,就要連葉一起吃。

只不過,不管我多麼強調香氣的效果,排斥這種香氣的人還是不少,在這種情形下,我會建議大家將芹菜和培根、雞肉一起拌炒。如果要準備2人份的料理,需要使用2根西洋芹、1片雞腿肉,以及2至3片培根。西洋芹加熱後,特殊香氣會比生吃時減少許多。而且培根的燻香風味加上雞肉的鮮醇效果,會讓西洋芹變得更容易入口。由於培根已帶鹹味,所以調味時稍微撒點鹽就可以了。另外西洋芹應斜切成薄片,這樣才不會吃到西洋芹粗絲的口感。

法寶3》綠茶-補充兒茶素 每天200cc分解異味

口臭雖然自己很難輕易察覺,卻會讓周遭的人感到困擾。為什麼會形成口臭呢?大多數的起因都源於胃部不適、蛀牙及牙周病等問題。如果只單純因為食物造成的口臭,那麼推薦大家喝綠茶來解決。

舉例來說,凡是氣味強烈具刺激性味道的食材、料理內含蒜頭或青蔥散發的臭味、大量飲酒後的酒臭味等等,綠茶都能發揮絕佳功效。

預防食物導致的口臭問題,第一步就是要充分咀嚼,使口腔分泌出大量唾液。就算是極其一般的食物,也會使人感覺到異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口中有細菌在活動的關係。而唾液具有殺菌作用,有助於將口腔清潔乾淨。話雖如此,如果吃了蒜頭或喝了酒,縱使大量分泌唾液,還是無法抑制口臭,所以才需要攝取具消臭效果的食材。

具消臭效果的食材,包含檸檬及巴西利,但是這2種食物都無法大量食用。牛奶也具有消臭效果,但是外食時很難喝到牛奶。況且會導致口臭的料理,搭配牛奶來喝也不太對味。這時候首推綠茶。除了簡單、方便,隨時隨地都喝得到之外,綠茶的除臭效果還十分優異,最適合用來預防口臭。

不管是自己沖泡,或是直接購買沖泡好的保特瓶裝綠茶,都請最少喝到一杯(200c.c.)至1瓶保特瓶(500c.c.)左右的份量。不需要一口氣一次喝完,分成幾次不間斷地喝,這樣也能看出效果。尤其飲酒後容易口渴,這時若飲用綠茶剛好有助於防止酒臭味。需要喝到這麼多份量的原因,也是為了藉由水分來漱口。嘴裡乾燥的話,存在於口腔內的細菌便容易繁殖,因此容易引發口臭。

綠茶內含有大量的兒茶素(Catechin),屬於多酚(Polyphcnol)的一種,具有強大的抗菌殺菌作用,也有抗氧化作用。而且兒茶素能分解形成口臭的物質,藉此預防口臭。此外綠茶的顏色其實就是綠茶素,屬於多酚之一,綠茶素也被公認具有殺菌作用和消臭效果。吃燒肉或泡菜等食材,感覺出現口臭時,不妨邊喝綠茶邊用餐,或是餐後多喝點綠茶吧!

大家都知道,咖啡及烏龍茶也能預防口臭,這2種飲品的效果如何呢?咖啡迷人的香氣似乎有助於掩蓋惱人的氣味,但是我並不建議大家喝咖啡。因為咖啡的香氣和蒜頭及酒精的氣味混雜在一起之後,並無法消臭。有時甚至會出現反效果,使對方感到不舒服。

烏龍茶和綠茶相較之下,兒茶素含量較少,所以既然要喝茶,當然要喝綠茶。會導致異味的蒜頭及酒,對胃部來說都是屬於刺激性物質。再有喝太多或吃太多引發口臭疑慮時,通常這些刺激性物質也會大量地進入胃部,進而造成胃部疲弱不適。

事實上,兒茶素對於胃部也會形成刺激。保特瓶裝的綠茶,有些會特別標榜兒茶素含量增加,或是泡得很濃的綠茶,也往往含有豐富的兒茶素。當你擔心口臭的問題而大量攝取兒茶素的話,反而會對胃部造成過度刺激,使胃部不適,口臭情形反會加劇,所以大家沒必要勉強自己選用兒茶素含量高的綠茶。其實一般的綠茶,便足以預防口臭了。(本文摘錄自《日本權威營養師,萬人見證超簡易食療法【經典暢銷版】: 這樣吃消除浮腫肥胖、撫平皺紋鬆弛、迅速下降肌齡……》一書部分精彩內容)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2年6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相關新聞

交叉持股 引爆長榮兄弟鬩牆

1. 交叉持股是國內外資本市場常見的現象,其優點在於有利企業多角化經營、實現企業間的策略聯盟、防禦惡意收購、增進企業營運效率、維持公司經營權之穩定等積極作用。 2. 亞洲金融風暴時,台灣企業廣泛運用交叉持股擴張財務槓桿,一旦某一家公司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易造成危機連環爆。 3. 《公司法》之〈關係企業〉章僅針對母子公司及股權達1/3之相互投資公司之行為有所規定,故國內公司紛紛降低持股至1/3以下,並分散由不同的關係企業或投資公司分別持有,使交叉持股的問題更隱密化與細緻化。

狂人馬斯克出招 大打Twitter收購戰

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行事的大膽風格為人所熟知,在屢次於Twitter上發表爭議言論後,他宣稱為了打造追求言論自由的平台,選擇收購Twitter。然而這位失言慣犯究竟能將其打造成眞正追求言論自由的天堂,抑或是不實與仇恨等言論過於自由的另類地獄?

黃瓜+西洋芹 惱人小毛病bye bye

向來無肉不歡的益明,最近的午餐換成了生菜沙拉,加上一杯無糖綠茶。同事不禁笑問:「你怎麼突然改吃草啦?」他神祕兮兮地說,「你不懂,聽營養師說,這樣吃對黑眼圈和腳水腫都不錯。」同事聳聳肩不予置評,不過是換點菜色,哪有可能那麼神奇啊?

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 踏入多重文化盛宴的第三空間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象徵,也可成為市民共同生活記憶的連結,桃市圖總館以生命樹為題,與城市綠植構成綠色螺旋,又以百萬書冊建構智慧螺旋,盼成為一座與在地共生共融,眾人相聚的人文新場域。

ESG趨勢下的時代造浪者

快速回顧過去10 年,當德國向全世界吹起工業4.0 的數位風潮、全球企業加速投資數位設備更新基礎建設;當疫情大舉肆虐生存環境、人類意識更加覺醒、MeToo 運動、正念冥想、永續發展等,職場人開始認知,自身的命運不應再交至他人或公司的手裡。如今惟有用心凝聚健康意識的職場,才留得住人才。

當觸礁形成組織內傷 6處職場隱形暗礁

在全球Covid-19 疫情流行下,社會經濟、身心健康和職場不平等現象更加顯 露,不斷惡化的經濟和氣候危機,也讓工作者更加關注自身並重視能做出何種改 變,過去不當的職場潛規則也在時代氛圍與ESG 趨勢下受到檢視與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