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服務愈趨多元 熱門影劇打造沉浸式體驗

【文/陳羿郿 動腦編輯部】
娛樂向來是大眾在沉重生活壓力之下有效的調節劑,在COVID-19最嚴峻的時期,大型演唱會、電影院、KTV等場所皆被迫關閉,壓抑大眾享受現場表演、進影院看電影、到劇院看戲等活動。於是紛紛轉往線上尋求其他娛樂管道。
雖然疫情趨緩,但長期封鎖和限制下所積累出的另一種娛樂新常態已根深蒂固在人們日常;而疫情前已日益轉變的數位商品和線上銷售也在這期間加速發展。
電影、音樂和展覽等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挫折,不過數位化持續增長,也緩解對更多產業的打擊。2022年娛樂產業將有哪些精采可期的發展?
內容不受限 熱門影劇打造沉浸式劇情體驗
根據Google公佈的台灣 2021 年度搜尋排行榜顯示,延續2020年的國片熱度,年度快速竄升電影冠軍是獲得金馬獎四項大獎提名的《當男人戀愛時》,真實反映社會底層人物的愛情故事,票房開出長紅,也引發關注。
電視劇方面,除了陸劇《錦心似玉》備受矚目外,透過新穎題材反映韓國社會問題的《魷魚遊戲》,風靡全球,也是台灣網友熱議的年度夯劇。
法國Netflix更趁勝追擊,在巴黎第二區老建築空間中打造《魷魚遊戲》快閃店,還原戳椪糖挑戰、卡牌遊戲等場景,顧客還可以和打扮成紅衣人的店員合影,讓劇迷們走進咖啡廳便能享受到沉浸式的劇情體驗。
懷舊浪潮再起
《魷魚遊戲》能席捲全球的原因之一,在於其結合懷舊元素。例如第三集的主題──椪糖挑戰,是韓國人小時候最普遍的遊戲之一。
在這個遊戲中,玩家們必須用一根針,在一灘薄如紙的焦糖上小心翼翼地刻畫出特定形狀。如果形狀不對或糖片斷裂,則玩家出局。激起大眾動手做椪糖的念頭,造成一陣熱潮。
接下來仍會有更多重播、翻拍、出續集、系列延伸等影視作品出現。像是HBO重製、Peacock重播的1989年的《救命下課鈴》;美國ABC電視網重播1988年的影劇《兩小無猜》;Netflix將經典青春電影《窈窕美眉》(She’s All That)翻拍,推出性別互換版本的《男神養成記》(He's All That)。
2021年11月,台灣也將1998年經典動畫片《魔法阿媽》進行數位修復,重新搬到大螢幕。這股懷舊風潮,除了為影劇再衝高票房,提升串流平台收視率,也將劇迷、影迷拉回遠久的記憶裡。
串流服務愈來愈豐富
除了大家熟知的Netflix、Hulu、Prime Video和Disney+等串流媒體巨頭,也有愈來愈多小眾的串流平台崛起,像是由Sony 影業收購的動漫串流平台Crunchyroll 在疫情期間已有超過500萬訂閱者;或是有專門提供經典電影的串流平台The Criterion Channel,深受影癡們喜愛。
據PwC(資誠)報告指出,到 2025 年,訂閱隨選視訊(SVOD)的收益將以10.6%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成長,屆時 SVOD 將成為一個價值 813 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元)的產業。
不過要注意的是,每戶家庭願意訂閱串流媒體的數量可能存在限制,且消費者可以相對輕鬆地取消他們的OTT服務。
短影音功能將持續發酵
除了影劇娛樂,社群娛樂在2022年也有突破性發展。短影音功能將持續發酵,短影音相關平台打破下載紀錄,迅速躋身為當今和未來連結消費者的管道。在高度個人化的內容推薦系統支援下,像是TikTok、Instagram Reels等可以協助品牌曝光且連結到符合條件、願意參與的受眾。
另外,YouTube 自 2020 年 9 月宣佈推出 Shorts 服務以來,即陸續拓展服務範圍至 26 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全球有 100 多個可使用 YouTube 的國家和地區,也將迎來這項服務。台灣在2021年7月開始可以使用 YouTube ShortsBeta 版,讓使用者享有全新的短版影片體驗,只需手機即可製作吸睛的短片。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