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子支付戰國時代來了!LINE Pay獲金管會核發電支執照將加入戰局

川習會+貿易協議…川普對陸態度軟化 外媒分析「打破紅線全為這事」

6面向扎根 打穩退休基礎

退休是每個人最要重視的長期財務目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退休是每個人最要重視的長期財務目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撰文:廖一聰】

雖然多數國人已意識到退休規畫的重要性。但如何規畫才能在退休後既維持生活品質,還能擁有更多的自由與選擇?可從以下6個面向規畫,為自己打下穩固的退休基礎。

1.了解退休規畫的基本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職場生涯中提前規畫未來的退休生活,確保自己在不再工作後仍能保持穩定的收入來源。而規畫內容應包括:退休年齡與生活目標的設定、預估退休金需求缺口及資金的積累方式。

2.分2階段執行財務規畫:

退休規畫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退休金的累積,可分2階段執行。首先,建立一個強健的儲蓄習慣,將每月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專門的退休金投資帳戶中。接著是投資,工具包括股票、債券、基金、房地產等。在進行投資時,應該遵循風險分散原則,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工具。

3.運用政府與企業提供的退休金制度:

台灣的勞工保險、勞退新制等,每月從薪資固定扣繳一部分,這些退休金計畫會在退休後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建議勞工可自願提繳6%的薪資進入勞退基金,不僅有節稅的好處,更有助於為未來退休生活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另外,許多企業也會提供退休金計畫,通常會由公司提撥一定比例的資金,如員工持股(福利儲蓄)信託或企業年金等,員工參與可在退休時獲得更多的保障。

4.提早規畫稅務計畫:

透過合法的節稅策略,可顯著減少自己在退休後的稅務負擔。如自提6%退休金或分年分次給付退職所得。另外若有投資股利收入,高所得者可選擇股利所得分離課稅,或不參與除權息來降低股利所得。

5.購買健康醫療與長照保險:

為了確保在退休後能持續享有充分的醫療保障,需購買適當的商業醫療險,尤其要及早投保長期照顧保險,以應對未來可能增加的看護照顧花費的需求。

6.做好退休後的生活規畫:

退休生活的規畫不僅只是金錢面向,還包括安排時間和生活方式。例如可選擇更悠閒的生活,或是繼續參與社會活動、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等。無論是哪種方式,預先規畫可確保自己在退休後不會失去生活的動力和目標,人生也會更加充實。

退休是每個人最要重視的長期財務目標。盡早根據自身的收入情況、生活目標、投資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進行合理配置,加上稅務與健康的規畫,可奠定穩固且無憂的基礎。現在就開始規畫退休生活,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吧!

(本《Smart智富》月刊專欄作者為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成員、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

延伸閱讀

年收462萬所得稅卻一毛都不用繳?62歲退休夫妻靠一招,合法退稅超過11萬!

為付私立名校學雜費…73歲退休翁陷破產危機 天才孫1句話震撼全家

彰化「最好吃咖哩飯」老闆退休 老顧客驚呼:今天最後一天

退休金存滿卻不敢花? 79歲阿嬤告白:我把人生過成了「空白存摺」

相關新聞

政策加持 重電業者商機穩健

今年以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讓人熟知的是「對等關稅」政策。但其實川普重返白宮後,第1個迅速簽訂的行政命令,是成立「國家能源主導委員會」,首要任務是加強電力生產和供應,滿足智慧產業對電力需求,而這也標誌著AI產業的競爭不單單只是高科技的對決,並已擴及到基礎建設。

今年台灣景氣上肥下瘦、外強中乾

景氣循環是總體經濟活動的波動,一個景氣循環是指許多經濟產業活動大約同時期發生谷底、復甦、繁榮、高峰,然後衰退、蕭條,又谷底的情形。這一連串的波動會周而復始,但不定期的發生,其持續期間長則10年,短則3~5年不等。也就是說,不管現在經濟景況有多好,未來總是還會有另一次的衰退出現。當身陷景氣衰退、蕭條,至谷底時,也要記得,未來一定會有復甦、繁榮和高峰的一天。

股市下跌的因應之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2025年推動對等關稅政策為市場帶來意外衝擊,並導致美股一度在4月初由牛市反轉落入熊市。

2方法預防房地繼承詐騙

近年常處理客戶共有土地分割的案件,絕大部分是年輕世代想將繼承取得的土地變現,轉投資或另作其他使用,但案件中不時發現有未辦繼承登記的狀況,不禁想起近期浮上檯面的台版地面師事件。

10大觀察重點 掌握投資市場變化

4月初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祭出超預期的關稅政策之後,引爆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儘管最近幾週市場已經趨於穩定,但政策不確定性仍然極高,顯示金融環境與過去相比有所不同。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投資者應密切留意以下10個觀察重點,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並且調整投資組合免受長期和劇烈波動影響。

多元配置資產 因應失智風險

今年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國內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大關,推估2031年將超過47萬人,失智症已成為現今社會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