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呂錦茹涉「罷雙吳」連署作假檢方聲押失敗 裁定無保請回

鋒面接近午後雷雨開炸 吳德榮:下周二可望創今年最高溫 熱如「盛夏」

別太衝動 2面向理性評估買房計畫

買房與結婚一樣,決定的當下或許需要多點衝動,但在拍板定案前,是否有較為理性分析的方式,平衡人生中這項重要的決策呢?聯合報系資料照
買房與結婚一樣,決定的當下或許需要多點衝動,但在拍板定案前,是否有較為理性分析的方式,平衡人生中這項重要的決策呢?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王柚鈞】

買房與結婚一樣,決定的當下或許需要多點衝動,但在拍板定案前,是否有較為理性分析的方式,平衡人生中這項重要的決策呢?

前陣子筆者接獲一通請託電話,是關於家中因成員變動,本想在位在市區的自家附近再購置一間房,但因資金有限,只能買在偏郊,又因不想背貸款,打算變現所有投資的金融商品來支付屋款。而這樣做是否合適,實可從以下2個面向評估:

1.個體面:

首先考量的是資金預算,可藉由自備款的比例成數反推房屋總價區間(中古屋裝修費另計),並評估貸款每期的本息金額不會讓後續的收支狀況感到壓力,比如每月房貸還款金額應盡量控制在家庭或個人月收的30%~40%為宜。

其次是空間需求與屋況,可依家庭型態與成員的生活習慣來規畫房型與坪數。以二代家庭而言,室內含陽台面積約25坪上下為舒服的起居空間,而後以不同公設比例反推權狀坪數及相對應的屋齡,即會影響總價多寡。

最後是未來的處分規畫,例如房子是否會留給小孩、未來的脫手價值等都值得預先考量。

2.總體面:

影響房市最大的是住宅政策的方向,由於不動產是產業火車頭,加上政商因素,住宅相關政策的執行效益往往會大打折扣。以新青安貸款來說,貸款金額雖比舊青安多出200萬元的籌碼,但其效力在高單價的地區極易被弱化,而多出10年的貸款期限與寬限期延長至5年,雖確實減輕了真正自住買家的負擔,但也無形中助長了高房價趨勢的持續。

除了新青安政策,近期如果多觀察一下台北市的預售建案,會發現超過500坪的大基地不少,且其建案的交屋時間點多落在2029年到2031年,再加上當前新青安5年寬限期滿,便可推測市場屆時將有一波大量的房屋供給,是否會成為買點,也許值得等待。而台灣房市現以有就業人口聚集的園區,及高鐵、捷運等交通設施周邊為發展重心區位。

期待每個人都能從上述的個體面與總體面思維,多方評估自己的購屋能力、資金預算、空間需求、買賣時間點、持有時間與處分方式等。

就像本文案例的這位朋友跟我聊完後,就決定從完全不貸款到貸款部分比例,當然這樣的貸款負擔在她的收支面是完全沒問題的,而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暫時保留未來看漲看好的金融資產,不用全數贖回來買房了。(本文作者為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成員、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

延伸閱讀

蛇轉乾坤!4生肖會開運但要注意…鼠防小人、2生肖請潔身自愛

公銀房貸目標 穩健低度成長

春節長假、新青安退燒影響 1月房市再吹冷風、買氣驟減逾三成

每月有1.5萬可投資單身未滿30歲…選ETF還個股? 老牛:時間有限選它更合適

相關新聞

善用3大工具 打造安穩現金流

在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許多長者雖擁有自住房及退休儲蓄,仍擔心「活得太久,錢不夠」或「資產管理不當,遭詐騙」。因此,如何確保穩定的退休現金流,維持財務自主並兼顧資產安全,成為重要課題。對此,筆者認為,若善用以下3大工具整合規畫,就可以妥善因應上述課題:

女性退休理財的困境與解方

近年來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加上不斷攀升的通膨壓力,使得個人財務管理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大增。根據首度在亞太地區發布的《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亞太地區女性普遍對未來的財務前景感到憂心,僅有36%的女性對自己的整體財務狀況感到有信心,這一比率不僅偏低,亦遠低於對此持相同看法的男性比率。

雙赤字警報

今年以來,連漲2年的美股風光不再,新興市場重獲資金青睞。尤其是中港股市,在DeepSeek(深度求索)展現AI實力後,中國科技股又成為資金矚目焦點。不過,中港股強勢反彈,不僅驅動資金從美股移出,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也被攪動、變成受災區。東南亞股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今年以來在全球股市中敬陪末座,即是例證。其中,印尼因經常帳和財政「雙赤字拉警報」,股市一度單日大跌7.1%、觸發熔斷機制,過去半年合計已急挫19%,指數跌到比疫情前還低。

4步驟檢視損益表 挖掘成長股

你還在聽信明牌?Out了!學會自己分析財報,才能掌握投資主動權。暢銷書《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作者、曾在鴻海集團、台灣東洋集團擔任財務長與董監事的劉心陽,運用多年實戰經驗拆解財報核心邏輯,手把手帶你解讀財報,讓你輕鬆掌握獲利關鍵,投資更有勝算!

2策略波段操作 可轉債拉高勝率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劇,今年以來,台股加權指數一度下跌逾4%,美國標普500(S&P 500)指數更是跌超過6%。面對市場劇烈波動,投資人紛紛尋找防禦性的標的,而攻守兼備的「可轉換公司債」,將更能受到市場矚目。

台灣經濟將逐季走高

台灣2024年12月出口435億9,000萬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9.2%,寫下連14紅,主要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人工智慧(AI)等新興商機、旺季效應、農曆春節提前拉貨,以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前急單等5大利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