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防長出面滅火!遭爆將聽取機密簡報 馬斯克撂重話:會找出洩密者

自稱「懷孕日女」 金髮YUKI假義消身分成謎!法院認證「男兒身」

套著配都舒服? 美經濟呈現「不著陸」狀態

美國聯準會(Fed)。  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 美聯社

【撰文:朱紀中】

9月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但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不但沒有「硬著陸」風險,甚至呈現「不著陸」狀態,市場降息預期因此縮減。同時,川普(DonaldTrump)勝選呼聲拉高,由於他主張「個人與企業減稅、但拉高政府關稅」,市場擔心通膨將會再起。

在上述兩股力量疊加力,引爆債券拋售賣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3.62%低檔起漲,不到1個月回到4%以上,華爾街分析師甚至喊出「1年內重回5%」的目標價。妙的是,債券價格愈跌、逢低買進者愈多,根據Koyfin統計,iShares-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TLT)10月第3週吸引14億5,000萬美元資金流入,過去12個月則大增175億美元。這些資金應該有不少來自國內投信發行的20年期長債ETF,因為多家投信近期都陸續申請追加長債ETF募集額度,網路上「套著配(息)都舒服」的論述更引來不少按讚聲。

不過,若你認同「美國總有一天會降息,只要降息、長債價格就會大漲,等到降息才買會來不及」的說法,不妨看看TLT走勢,以目前92.07美元價位往回看,要回到疫情前的120美元,或是疫情時因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噴出的171美元天價,恐怕真的要「長期套牢」才能等到。相反,若想賺較高配息,此刻布局天期較短的投資等級債,就能享有比長天期公債更高的殖利率,風險是否相對較低?值得追買長債ETF的投資人思考。

延伸閱讀

美公司債ETF 買點到

買債潮開始了?10年期美債殖利率躍上4.5%激出買盤 市場對降息信心減弱

00969B追求「價差」極致就選它!專家:當前波動最高的債券ETF

14家金控10月自結獲利月減2.3% 法人看好這四檔

相關新聞

62%年輕族群都選擇的理財工具

近年來台灣被動型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投資市場蓬勃發展,規模已躍居亞洲第3大,成為過去5年來全球成長最迅速的ETF市場。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與中山大學財管系最新的投資意向調查,高達62%的20歲至29歲年輕族群會選擇投資ETF,比率超過投資股票。另外,中國信託銀行發布《2024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也發現ETF已超越儲蓄險,尤其是年輕族群更是接近5成,顯見ETF已成為民眾投資與理財的重要工具。

陸股上「牛背」?

看好陸股的呼聲再次響起!過去半年,國際資金陸續轉進估值相對偏低的中國股票,從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買到香港掛牌的國企股。亞洲外資買超陸股金額甚至連續3個月超越近2年最被外資青睞的印度股市,港股短線(3個月、半年、1年)漲幅因此拿下亞洲冠軍,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近1年漲幅更達台股漲幅的2倍。

創辦人領軍 長期績效勝大盤

近年來,瘋買美股的國人不斷激增!根據證券商公會統計「海外複委託有效開戶數」,從2022年379萬8,100萬戶,在2024年底達到近590萬戶;而複委託全市場交易更火熱,2024年全年交易金額高達超過7兆8,300億元、年增率近75%,創下歷史新高。在其中,投入美股市場的資金就獨占逾7成之多。

用高息型ETF 打造月月收息組合

因應近年來高息型ETF的百花齊放,《Smart智富》「真.投資研究室」推出《人人都能學會靠高息ETF年年加薪全圖解》,其中不僅帶領股市新手認識ETF基礎概念、分類與投資眉角外,更針對具代表性與討論度的人氣高息型ETF進階介紹,並加入獨家的「峰哥點評」,讓你輕鬆掌握每檔標的的重點攻略!

用「一線投資法」平均年賺20%

近5年來,台股加權指數頻創新高,但震盪更加劇烈,尤其在2022年空頭來襲時,不少股票重挫超過20%。

投資美國股市的優勢與風險

當今的市場環境,許多預測者常隨著調查和數據公布起舞而改變看法——導致市場波動度提高。因此,當我們考慮投資時,「掌握我們已經知道的、釐清我們需要知道的,以及找出我們可以依靠的」,是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基礎,也才能做出合適的資產配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