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險停賣 用4方式轉嫁風險
【撰文:林育賢】
40幾歲的馬先生倒臥在床上,日常生活都仰賴別人的照護。曾任金融機構高階主管的他,薪水優渥、工作壓力繁重,最後患上腦中風而難以重返職場,除了每個月少了10幾萬元的工作收入,還需額外花費照護支出!所幸當初他有買失能險,可以依失能程度做給付。但今年7月失能險已經正式停賣,尚未買到失能險的民眾又該怎麼辦?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蔡政良表示,失能險是一種用來保障生理失能後、日常生活得以無虞的險種。而無論是因為跌倒意外、癌症還是中風等狀況失能,失能險皆只看「結果」,理賠條件相對簡單。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蔡皆得也認為,失能險的保障相對全面,能同時涵蓋「疾病失能」與「意外失能」。
只是,失能險因理賠條件簡單,卻又理賠「疾病失能」風險的設計,導致此險種損失率太高,最終保險公司紛紛停售的結局。在此情況下,專家表示,還可評估用以下方式轉嫁「疾病失能」與「意外失能」風險:
方式1》長照險
第一個可考慮的轉嫁方式是,長期照顧險(以下簡稱長照險)。長照險是針對民眾生活難以自理、需要長期照顧狀態所設計的保險。
在理賠方面,長照險的長期照顧狀態,可以劃分為「生理功能障礙」與「認知功能障礙」2類。前者使用巴氏量表定義,後者則使用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評估。
雖然長照險能有效轉嫁疾病失能風險,但有2個缺點須留意:
①保費較昂貴。
②理賠條件較嚴苛,例如需符合巴氏量表的標準。此外,就算長照險理賠成功,被保險人每年還需要專科醫生重新認定處於需要「長期照顧狀態」,才得以繼續獲得理賠。
方式2》意外險
若發生意外失能的情況,則透過投保意外險就可彌補。有些保險公司的意外險會提供意外失能扶助金,部分則需另外附加附約。意外失能扶助金會依照意外險投保額度,以及「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所載的比例來做理賠。
蔡政良建議,在評估意外險投保額度時,最保守也要有百萬元的一次性失能理賠金來作為應急金,每月最好預估能有5萬元~10萬元的定期給付的意外失能扶助金,才有餘裕面對失能後的龐大費用。而職業等級較高的民眾還須考慮投保額度限制。
若是預算不足的民眾也可以考慮產險公司的意外險,但由於並無保證續保,有停賣的風險,要特別小心。
方式3》勞保失能給付
除了商業保險外,勞保是政府所提供的社會保險,若勞工因為意外或疾病而失能時,可請領「勞保失能給付」以彌補部分失能缺口。
會依被保險人的保險年資計算,每滿1年,發給平均月投保薪資的1.55%。勞保失能年金給付的計算公式為「平均月投保薪資x年資x1.55%」。
雖然勞保失能給付能彌補部分失能風險,但是對於低薪族群、年資較淺者不利,因能請領的年金恐將不足以負擔照護費用,且此方式僅適用還具勞保身分的民眾,要特別注意。
方式4》長照2.0
蔡政良提醒,除了保險外,有效利用政府的補助,也可減輕長期照護的負擔。長照2.0主要提供4項服務: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喘息服務。
上述服務依照「長照2.0失能等級」的不同,與一般戶、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身分,會各自有不同比例的自負額額度。若能有效利用長照2.0的補助,就可分攤輔具、復健、照服員等費用的開支,達到減輕照護壓力的目的。
失能險停售後,民眾除了可以利用上述4種方式轉嫁失能風險,若現售商品真的不符需要或考量費用問題,也可透過其他理財工具如自存醫療帳戶、投資理財等方式及早準備長照基金,了解風險、有方法控制風險,才是最適當的策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