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6次舉牌!北檢外聲援者遲不退散 是否驅離?警曝可能情況

黃呂錦茹移送北檢喊「冤枉」 疑主導罷免雙吳連署

從4大長線主流產業挖好標的

晶片。路透
晶片。路透

【整理:周明欣】

對此,甫出版《產業隊長張捷教你:從亮點產業挑高成長強勢股》的作者張捷表示,由於AI的成功,背後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半導體支撐,而這正是台灣公司的強項,所以AI與半導體,「是我相當看好的長線主流產業!」另外,電動車、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與綠能,同樣值得投資人關注。而他分別看好的原因如下:

產業1》AI

AI供應鏈包含上、中、下游各類企業,如原料廠、零組件廠、組裝代工廠、品牌廠、軟體服務廠等,整合上、中、下游業者成為一條龍供應鏈,終端消費者才能享受AI所帶來的各式產品及服務。其中居於AI供應鏈中重要地位的硬體設備就是伺服器,AI演算法的執行速度、精準度及AI系統穩定性均須靠伺服器「運籌帷幄」,至於下游方面,主要是軟體服務廠。

超微半導體(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2023年旋風來台時曾說,看好AI將帶動未來10年的產業發展,未來每一種產品、服務、業務都將受到AI的影響,而台灣的半導體生態系統令人驚豔,AI供應鏈概念股的未來注定很精彩。

產業2》半導體

半導體就像是電子產品的「大腦」,負責接收、處理和傳輸電子訊號。半導體供應鏈可以分為上游原材料(例如矽晶圓、光罩、化學品等)的採購和加工、中游晶圓製造和封測等,以及下游IC設計、應用產品製造等3個階段。

提到半導體,就不能不提到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2024年1月18日的法說會上宣告,AI帶來的機會,將從2024年開始長期推動台積電的下一波大成長。張捷表示,台積電是最純正的AI概念股,如果趨勢與產業前景都開綠燈,喜歡價值型投資的中長線投資人還是可以趁股價拉回時斟酌買進。

此外,台積電供應鏈上的好積友們,比方弘塑(3131)、萬潤(6187)、均華(6640),還有上品(4770)、兆聯實業(6944)、閎康(3587)、漢唐(2404)等各有題材,不用擔心未來股價會寂寞。

產業3》電動車

在氣候變遷、「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政府補貼政策、貿易戰等法規政策下,使電動車成另一個長線主流趨勢。而電動車供應鏈當然也包含晶片,故而台積電在這個主流趨勢裡也很有戲。

由於電動車產業與AI脫不了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與AI、半導體、電動車供應鏈互有聯結的個股,身價自然會加乘,投資人在選股時不妨從這個角度思考,當然也可以納入充電樁、特斯拉(Tesla)概念股、鴻海(2317)MIH電動車聯盟等題材,找尋潛力股。

產業4》ESG與綠能

ESG是一種新型態的評估指標,評估企業是否永續經營,故ESG概念股,如台積電、鴻海、聯發科(2454)、中華電(2412)、中信金(2891)、統一(1216)、兆豐金(2886)等;或是ESG ETF,如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永豐台灣ESG(00888)、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等,也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隨著愈來愈多企業重視ESG,綠能的重要性也隨之逐漸增加。綠能又稱為綠色能源、潔淨能源,是指在生產或消費的過程中對於環境相對友善、碳排放量極低的一種能源,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綠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碳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因此有利於企業提升ESG中的環境績效。

ESG延伸出的新能源,相關個股不少,例如森崴能源(6806),泓德能源-創(6873)、雲豹能源-創(6869)等,均有介入能源工程、太陽能光電、儲能等業務。另外,當新能源產生後,需要併入電網,會延伸到重電相關族群,相關概念股也將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例如華城(1519)、士電(1503)、中興電(1513)、世紀鋼(9958)、世紀風電(2072)、大亞(1609)、中鼎(9933)等;與太陽能相關的茂迪(6244)、聯合再生(3576)、碩禾(3691)等;與再生能源相關的綠電(8440)、再生-KY(1337)、中聯資源(9930)等。

預期未來3年~5年,上述4大長線主流產業都值得投資人留意。

延伸閱讀

德媒:歐盟推遲就大陸電動車關稅宣布決定

台積電論壇台灣場透露選股密碼

避免影響選舉 歐盟推遲決定中國電動車臨時性關稅

台積電大跌拖累大盤指數 加計鴻海、聯發科跌掉近百點

相關新聞

善用3大工具 打造安穩現金流

在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許多長者雖擁有自住房及退休儲蓄,仍擔心「活得太久,錢不夠」或「資產管理不當,遭詐騙」。因此,如何確保穩定的退休現金流,維持財務自主並兼顧資產安全,成為重要課題。對此,筆者認為,若善用以下3大工具整合規畫,就可以妥善因應上述課題:

女性退休理財的困境與解方

近年來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加上不斷攀升的通膨壓力,使得個人財務管理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大增。根據首度在亞太地區發布的《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亞太地區女性普遍對未來的財務前景感到憂心,僅有36%的女性對自己的整體財務狀況感到有信心,這一比率不僅偏低,亦遠低於對此持相同看法的男性比率。

雙赤字警報

今年以來,連漲2年的美股風光不再,新興市場重獲資金青睞。尤其是中港股市,在DeepSeek(深度求索)展現AI實力後,中國科技股又成為資金矚目焦點。不過,中港股強勢反彈,不僅驅動資金從美股移出,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也被攪動、變成受災區。東南亞股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今年以來在全球股市中敬陪末座,即是例證。其中,印尼因經常帳和財政「雙赤字拉警報」,股市一度單日大跌7.1%、觸發熔斷機制,過去半年合計已急挫19%,指數跌到比疫情前還低。

4步驟檢視損益表 挖掘成長股

你還在聽信明牌?Out了!學會自己分析財報,才能掌握投資主動權。暢銷書《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作者、曾在鴻海集團、台灣東洋集團擔任財務長與董監事的劉心陽,運用多年實戰經驗拆解財報核心邏輯,手把手帶你解讀財報,讓你輕鬆掌握獲利關鍵,投資更有勝算!

2策略波段操作 可轉債拉高勝率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劇,今年以來,台股加權指數一度下跌逾4%,美國標普500(S&P 500)指數更是跌超過6%。面對市場劇烈波動,投資人紛紛尋找防禦性的標的,而攻守兼備的「可轉換公司債」,將更能受到市場矚目。

台灣經濟將逐季走高

台灣2024年12月出口435億9,000萬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9.2%,寫下連14紅,主要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人工智慧(AI)等新興商機、旺季效應、農曆春節提前拉貨,以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前急單等5大利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