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溢保單為退休保障加分

金管會指出,截至2023年底,外溢保單的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07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33%,顯示在政府積極地推動下,市場給出了正面回饋。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指出,截至2023年底,外溢保單的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07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33%,顯示在政府積極地推動下,市場給出了正面回饋。本報資料照片

【撰文:王儷玲】

外溢保單結合保戶自主健康管理,透過增加保障額度或保費折減等回饋機制,鼓勵民眾維持良好的運動及規律飲食習慣,以降低罹病率、減少醫療支出。金管會指出,截至2023年底,外溢保單的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07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33%,顯示在政府積極地推動下,市場給出了正面回饋。

除了運動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外,保險業者也推出創新型的外溢保險商品。國泰人壽2023年推出了「樂齡守護長期照顧定期健康保險」,此保單結合長期照護和實物給付保險的特色,保戶只要加入「FitBack健康吧」計畫,即享首年度外溢保費折減,且持續晉升會員等級還可再享續年度最高10%外溢保費折減,未來若符合長照給付資格,可選擇使用長期照護服務,兼備實物給付與保險抗通膨的效果。

國泰人壽還推出了外溢型的投資型保單,投資標的結合多檔以永續及ESG為概念之共同基金,不僅結合了永續金融的投資趨勢,亦兼顧保戶的保障與社會外部效益。同時,國泰人壽也推出企業型外溢功能的團險保單,根據員工的健康等級提供企業團險優惠,除可降低團險保費外,還能協助企業促進員工身心健康,增進整體企業的效能,讓員工感受到雇主對於人才資本的重視。

富邦人壽則主打結合捐血的外溢保單「溢起樂血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除關注緩解醫療用血不足問題外,亦鼓勵保戶透過捐血機制定期健檢,促進新陳代謝,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之風險。在退休規畫上,高資產族群可透過回饋機制提高保額,做好資產規畫;即將退休的族群則可透過保險做好資產傳承與自身保障。

新光人壽更推出全國首張普惠金融保單「新光人壽Go普惠new定期保險」,商品設計參照小額終老保險及微型保險精神。這款保單免體檢,適合弱體保戶與高風險族群、每年走路達標即可領健康獎勵金。且繳費期間若罹患特定傷病,如急性心肌梗塞(重度)、末期腎病變、腦中風後重度障礙等即保費豁免,繼續提供保障,其給付範圍含身故、失能、意外及特定傷病給付金等。退休規畫上,由於此保單保額不高,故民眾須視自身需求安排補足保險保障。

外溢保單在退休規畫上已成新選擇,透過外溢機制與投資型保單、長照保險、團體健康險、實物給付等創新結合,保戶可提醒自己定期健康檢查、保持規律飲食與運動。民眾可多關注此類外溢保單,為自己的退休保障再加分!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媳婦怨婆婆「總是要滿意的生活費」 哭訴:連房子都要求過戶

外幣分紅保單 大樂退靠山

包租公、股民優先?石崇良:健保補充保費調整已啟動修法

保單強制執行「棺材本都沒了」 金管會提1彈性辦法

相關新聞

如何建立兼顧報酬與風險的投資組合?

2025年是重新評估投資組合中各項資產類別定位的絕佳時機!股票、債券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股債在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隨之改變。拆解這些資產的基本面,並考量總體環境,有助於以一個全新的框架,建立預備好迎向未來的投資組合。

看懂景氣循環 調整投資策略

每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狀況都有跡可循,且常會依循一定模式而演進,這個演進模式不斷地周而復始。就常理來說,經濟循環由大而小分為「景氣循環」、「產業循環」和「庫存調整循環」。其中,景氣循環是經濟活動的核心,會影響整體經濟榮枯。而景氣狀況又會影響產業需求強弱,進而影響企業的庫存調整。因此,投資人只要洞察景氣趨勢,便能預測產業榮枯,提前布局或避險,提升投資勝率與回報。

善用3大工具 打造安穩現金流

在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許多長者雖擁有自住房及退休儲蓄,仍擔心「活得太久,錢不夠」或「資產管理不當,遭詐騙」。因此,如何確保穩定的退休現金流,維持財務自主並兼顧資產安全,成為重要課題。對此,筆者認為,若善用以下3大工具整合規畫,就可以妥善因應上述課題:

女性退休理財的困境與解方

近年來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加上不斷攀升的通膨壓力,使得個人財務管理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大增。根據首度在亞太地區發布的《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亞太地區女性普遍對未來的財務前景感到憂心,僅有36%的女性對自己的整體財務狀況感到有信心,這一比率不僅偏低,亦遠低於對此持相同看法的男性比率。

雙赤字警報

今年以來,連漲2年的美股風光不再,新興市場重獲資金青睞。尤其是中港股市,在DeepSeek(深度求索)展現AI實力後,中國科技股又成為資金矚目焦點。不過,中港股強勢反彈,不僅驅動資金從美股移出,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也被攪動、變成受災區。東南亞股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今年以來在全球股市中敬陪末座,即是例證。其中,印尼因經常帳和財政「雙赤字拉警報」,股市一度單日大跌7.1%、觸發熔斷機制,過去半年合計已急挫19%,指數跌到比疫情前還低。

4步驟檢視損益表 挖掘成長股

你還在聽信明牌?Out了!學會自己分析財報,才能掌握投資主動權。暢銷書《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作者、曾在鴻海集團、台灣東洋集團擔任財務長與董監事的劉心陽,運用多年實戰經驗拆解財報核心邏輯,手把手帶你解讀財報,讓你輕鬆掌握獲利關鍵,投資更有勝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