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商務艙乘客吃到「發霉草莓」多次腹瀉 長榮航空道歉了

在TVBS服務32年 詹怡宜拋震撼彈!退休轉任台大教授

新北人倫悲劇…疑日籍前夫猝逝 重度殘障台女活活餓死

台股2萬點 該如何布局?

台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撰文:楊明峰】

台積電(2330)領軍台股狂飆,加權指數頻創新高,不僅「軋空手」,抱股的投資人更是深怕漲多回檔修正,如今台股還能進場嗎?各產業類股輪動上漲後,還有哪一個產業最值得布局?

有「財報魔法師」之稱的《投資家日報》總監孫慶龍,擅長透過財報分析,篩選出被低估的價值好股。在人工智慧(AI)浪潮下,台灣半導體類股具備長線成長潛力,是孫慶龍心目中萬中選一的好產業,他認為投資人若能秉持長線布局,將有不錯的投資回報。

美國聯準會(Fed)暗示今年下半年將啟動降息,雖然從2023年12月所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預測,今年預估降息3碼,但以保守狀況降2碼來看,孫慶龍按照內在價值法推算,本益比將從原有的10倍提升至10.34倍;接著,再以本益比估值法推估今年台股加權指數,將較去年成長約24.08%,上看2萬2,248.5點,「加權指數目前在2萬點大關前震盪,並非是終點。」孫慶龍說。

選產業》半導體2030年規模估破兆美元 看好長線成長潛力

2024年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美股代號:BRK)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致股東信中寫道:「發現一個真正美妙的事業時,就堅持下去,耐心會帶來回報。」而孫慶龍認為,台股中的半導體類股,就很值得堅定持續投資、耐心等待豐收,目前此類股占他台股投資比重已高達68%,關鍵原因如下:

根據全球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估,全球半導體市場2030年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新台幣逾31兆5,000億元),2023年~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13%。其中伺服器、車用、工業等3大應用就占去1/2以上。「以前只是電腦、手機需要晶片,未來汽車需要晶片,每樣東西連上物聯網也都需要晶片,因應AI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更需要高效能晶片。而伺服器年複合成長率達15.5%,成長率優於車用、工業,顯示高階伺服器將受惠AI應用,保持高度成長。」孫慶龍說。

挑個股》台積電及供應鏈 營收與獲利表現可期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台積電,擁有領先全球的先進製程技術外,更是全球晶圓代工業的王者。根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台積電2023年第3季在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業者中,以57.9%市占率穩居龍頭。

除了看好台積電在晶片應用成長趨勢以外,孫慶龍同樣瞄準台積電的本土供應鏈廠商,2項看好的理由如下:

1.台積電強化扶植本土供應鏈:台積電因應未來半導體的擴張,預估2024年資本支出為280億美元~320億美元,並將持續推展海內外的擴產計畫,同時強化扶植本土半導體供應鏈。2030年目標為原物料在地化採購比率達50%、零配件在地化採購比率達68%、後端設備在地化採購比率達38%。

經寬量國際(QIC)研究調查,49家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市值目前為249億美元,預估2033年將成長近10倍至2,57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6%,市值在未來10年可望成長近10倍。

2.外資持有比率仍低:外資持有台積電股票比率達74%,但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外資持股比率中位數僅有7%,不到台積電的1/10。

寬量國際認為,外資圈中有21家券商研究覆蓋台積電,但市值小於10億美元的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卻少有外資券商研究覆蓋,預期未來國際資本市場隨著台積電的展望正向,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的投資部位與了解程度可望逐步增加。

除了獲利能力提升外,市場也預估,若外資加碼或買進這些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將提升本益比評價,推升股價向上成長的空間。

既然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具備長線成長力道,那麼如何從其中挑選潛力股?向來專注於產業面與基本面的孫慶龍,以3月11日統計數據,依「高成長、高殖利率、低本益比」選股原則,亦即本益比14.14倍以下、預估殖利率4.43%以上等條件,篩選出京鼎(3413)、捷流閥業(4580)、聖暉(5536)、華立(3010)、崇越(5434)、帆宣(6196)等6檔潛力股,其主要核心業務包含半導體設備、機械零組件、機電工程、IC通路商等等。

自從台股叩關2萬點大關後,許多股民不禁擔心加權指數會出現回檔修正,孫慶龍建議投資人應做好資金配置,以保持投資部位的韌性。

延伸閱讀

張忠謀不解台積美國廠缺工因年輕人一態度 台網友感嘆:奴性不夠

國泰證券數位力+創造力 打造投資生態圈

4月台股期指漲10點

台股賣壓出籠開高走低 AI概念股漲跌互見

相關新聞

如何建立兼顧報酬與風險的投資組合?

2025年是重新評估投資組合中各項資產類別定位的絕佳時機!股票、債券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股債在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隨之改變。拆解這些資產的基本面,並考量總體環境,有助於以一個全新的框架,建立預備好迎向未來的投資組合。

看懂景氣循環 調整投資策略

每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狀況都有跡可循,且常會依循一定模式而演進,這個演進模式不斷地周而復始。就常理來說,經濟循環由大而小分為「景氣循環」、「產業循環」和「庫存調整循環」。其中,景氣循環是經濟活動的核心,會影響整體經濟榮枯。而景氣狀況又會影響產業需求強弱,進而影響企業的庫存調整。因此,投資人只要洞察景氣趨勢,便能預測產業榮枯,提前布局或避險,提升投資勝率與回報。

善用3大工具 打造安穩現金流

在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許多長者雖擁有自住房及退休儲蓄,仍擔心「活得太久,錢不夠」或「資產管理不當,遭詐騙」。因此,如何確保穩定的退休現金流,維持財務自主並兼顧資產安全,成為重要課題。對此,筆者認為,若善用以下3大工具整合規畫,就可以妥善因應上述課題:

女性退休理財的困境與解方

近年來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加上不斷攀升的通膨壓力,使得個人財務管理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大增。根據首度在亞太地區發布的《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亞太地區女性普遍對未來的財務前景感到憂心,僅有36%的女性對自己的整體財務狀況感到有信心,這一比率不僅偏低,亦遠低於對此持相同看法的男性比率。

雙赤字警報

今年以來,連漲2年的美股風光不再,新興市場重獲資金青睞。尤其是中港股市,在DeepSeek(深度求索)展現AI實力後,中國科技股又成為資金矚目焦點。不過,中港股強勢反彈,不僅驅動資金從美股移出,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也被攪動、變成受災區。東南亞股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今年以來在全球股市中敬陪末座,即是例證。其中,印尼因經常帳和財政「雙赤字拉警報」,股市一度單日大跌7.1%、觸發熔斷機制,過去半年合計已急挫19%,指數跌到比疫情前還低。

4步驟檢視損益表 挖掘成長股

你還在聽信明牌?Out了!學會自己分析財報,才能掌握投資主動權。暢銷書《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作者、曾在鴻海集團、台灣東洋集團擔任財務長與董監事的劉心陽,運用多年實戰經驗拆解財報核心邏輯,手把手帶你解讀財報,讓你輕鬆掌握獲利關鍵,投資更有勝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