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債券配置 無懼黑天鵝

美國聯準會(Fed)於2023年12月奏響耶誕「鴿」聲,因此市場預期美國基準利率已經觸頂,新一輪的降息循環即將重啟,2024年在資金寬鬆環境下,有機會股債雙漲。(本報系資料庫)
美國聯準會(Fed)於2023年12月奏響耶誕「鴿」聲,因此市場預期美國基準利率已經觸頂,新一輪的降息循環即將重啟,2024年在資金寬鬆環境下,有機會股債雙漲。(本報系資料庫)

【撰文:楊明峰】

美國聯準會(Fed)於2023年12月奏響耶誕「鴿」聲,因此市場預期美國基準利率已經觸頂,新一輪的降息循環即將重啟,2024年在資金寬鬆環境下,有機會股債雙漲。

不過,投資美股逾18年的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吳盛富特別提醒,在每次的歷史利率循環中,從升息轉換至降息的階段,通常很難躲得過經濟衰退,甚至會伴隨黑天鵝事件,重創金融市場。

吳盛富表示,每次從升息循環切換至降息循環的過程中,資金雖會逐步從國庫重新流向市場,理應能激勵股市有所表現,但是回顧過往歷史,在距離利率轉折的最後一次升息日400天~800天內,發生股市崩盤的機率並不低,故投資人不可不慎。他特別提醒,應觀察美國非農就業人數,當此數據上升3個月~6個月後,失業率往往也會隨之上升,意味著經濟寒冬將至。

「無論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此時投資債券,比起股票相對安全。」吳盛富指出,當經濟硬著陸發生時,避險買盤會湧入債市,推升債券價格,投資人將有機會賺到價差;另一方面,暴力升息後的經濟軟著陸一旦實現,在降息的趨勢下,債券價格則將呈現緩漲格局,以長線來說投資人可立於不敗之地。

過往在美國長期量化寬鬆的環境下,每年3%的固定收益即可滿足退休族期待,如今利率雖然仍處於高水位,但未來將隨降息循環逐步向下,此時若透過公債搭配投資等級債,將能有近5%的殖利率,只要將投資週期拉長到5年~10年以上來看,如今仍是配置債券的好時機。

不過,以目前股市漲多、債市跌多的環境,吳盛富認為,要從股債之間的機會成本與風險考量做配置。以機會成本來看,美國標普500(S&P 500)指數年化報酬率約10%,未來2年預期上漲空間約有20%;如果真的發生不可預期的金融負面重大事件,股市往往會重挫20%以上,恐將造成投資人重大虧損,因此投資股票的風險與報酬比約是1:1。

而當長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約有4%殖利率時,獲益率相當於25倍本益比,目前美國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也約在25倍上下,兩者獲益率相當,但大多數時候美國公債價格波動小於股市,因此現階段,公債配置部位可占到50%,而股票、非公債的債券等資產則占50%,以平衡波動風險。

「當長線降息趨勢確立時,如今要布局債券,只需避免孤注一擲,透過分批購入、做好適度分散,就是很好的策略了。」吳盛富說,投資人可依規畫想買的部位,在確定降息前分批買完。舉例來說,假使預計聯準會在2024年6月即將宣布降息,可分為5批,每個月購買1筆,達到個人理想部位配置。

至於非公債的債券資產,如投資等級公司債,吳盛富觀察,這一類標的雖遇股市風暴時,波動也很大,但長線而言,殖利率相對高,值得布局。像是谷歌(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美股代號:GOOG)、蘋果(Apple,美股代號:AAPL)、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美股代號:BRK.A/BRK.B)等美國龍頭公司的長天期公司債,其殖利率超過4%。

若是信用評等為BBB級或以上的公司債,或是如美國市政債類型的封閉型基金(CEF),部分會有5%以上的殖利率;另外,債券ETF如iShares iBoxx投資等級公司債券ETF(美股代號:LQD),或是國內的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其殖利率也都有4%、5%以上,雖然債券ETF並不像一般債券有到期日,但若將投資週期拉到5年以上,同樣有接近4%、5%的到期殖利率水準,若搭配美國公債,將會是有不錯殖利率的固定收益組合。

延伸閱讀

CIA局長伯恩斯投書外交事務:美國應持續援助烏克蘭

經濟表現強勁 聯準會今降息?現在估計僅約五五波

美國1月消費者信心 創2021年12月以來最高水準

他00933B價差賺10%想將配置拉升…因預估配息3.5個月!網曝:現高點等崩盤

相關新聞

如何解決財富傳承3挑戰?

當提到「家族財富傳承」,許多人第一時間會認為,這是屬於金字塔頂端富人的議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妥善規畫財富傳承不僅能保障資產價值,還能避免家族紛爭,確保財富的長久延續。所以財富傳承,不只是億萬富翁的專利,以下族群和資產狀況的人,也應該認真預做評估:

AI戰局亂 如何調整投資策略?

中美戰場2025年延燒至AI領域。1月20日就在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投資5,000億美元大搞人工智慧(AI)基礎建設的隔天,中國AI低成本模DeepSeek問世,一時之間全球市場震盪。

62%年輕族群都選擇的理財工具

近年來台灣被動型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投資市場蓬勃發展,規模已躍居亞洲第3大,成為過去5年來全球成長最迅速的ETF市場。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與中山大學財管系最新的投資意向調查,高達62%的20歲至29歲年輕族群會選擇投資ETF,比率超過投資股票。另外,中國信託銀行發布《2024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也發現ETF已超越儲蓄險,尤其是年輕族群更是接近5成,顯見ETF已成為民眾投資與理財的重要工具。

陸股上「牛背」?

看好陸股的呼聲再次響起!過去半年,國際資金陸續轉進估值相對偏低的中國股票,從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買到香港掛牌的國企股。亞洲外資買超陸股金額甚至連續3個月超越近2年最被外資青睞的印度股市,港股短線(3個月、半年、1年)漲幅因此拿下亞洲冠軍,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近1年漲幅更達台股漲幅的2倍。

創辦人領軍 長期績效勝大盤

近年來,瘋買美股的國人不斷激增!根據證券商公會統計「海外複委託有效開戶數」,從2022年379萬8,100萬戶,在2024年底達到近590萬戶;而複委託全市場交易更火熱,2024年全年交易金額高達超過7兆8,300億元、年增率近75%,創下歷史新高。在其中,投入美股市場的資金就獨占逾7成之多。

用高息型ETF 打造月月收息組合

因應近年來高息型ETF的百花齊放,《Smart智富》「真.投資研究室」推出《人人都能學會靠高息ETF年年加薪全圖解》,其中不僅帶領股市新手認識ETF基礎概念、分類與投資眉角外,更針對具代表性與討論度的人氣高息型ETF進階介紹,並加入獨家的「峰哥點評」,讓你輕鬆掌握每檔標的的重點攻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