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道施工慘劇…台電上空電纜掉落釀1死4傷 驚悚瞬間全拍下

台東一資源回收場傳火警…廢墟中驚見F-5E戰機機體 空軍司令部回應

出席洪孟楷競總成立大會 韓國瑜:他就像八寶飯

對抗肥胖的「重量級」投資商機 3減重產業具潛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今年初的最新數據,全球已有超過8億人受到肥胖的影響。示意圖/ingimage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今年初的最新數據,全球已有超過8億人受到肥胖的影響。示意圖/ingimage

【撰文:陳碩存】

全球正面臨「重量級」的煩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今年初的最新數據,全球已有超過8億人受到肥胖的影響。隨著大量人口城市化,加上人均GDP成長,預估10年內肥胖人口將再翻倍,並增加全球醫療保健系統負擔。也因此,瑞銀看好,從預防勝於治療角度出發的「對抗肥胖趨勢」投資題材,在未來將會有極佳的長線成長潛力。

當前肥胖已經是全球性問題,並被WHO描述為「公共衛生危機」,且由於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生活的方式改變,偏向更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率(編按:肥胖人數÷總人口數)預計將進一步上升。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預測,到2035年,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將超重,其中約24%的人口達到肥胖標;相較之下,2020年的肥胖率僅14%。且根據預期,到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更將達到19億人,肥胖人口的預期年增率為4.5%,將大幅高於全球人口預期年增率0.8%。

若以各國家來看,美國雖然人均肥胖率排名世界14位,但肥胖人數卻位居全球之冠。中國也因為人口眾多,總肥胖人數也是相當可觀,且人均肥胖率正由低位快速攀升中。肥胖率最高的國家則多為太平洋島國及中東國家,這些國家的肥胖率動輒超過30%,雖然說這些國家的經濟規模相對小,但若不採取行動,未來肥胖率的攀升也是令人相當擔憂。

全球肥胖衛生醫療支出

去年高達9900億美元

另外,隨著肥胖率攀升,相關的成本也在繼續上升。據WHO在2022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目前全球肥胖的年度成本,也就是用於肥胖的衛生醫療支出為9,9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衛生支出的13%左右。

依據《世界肥胖地圖集》(World Obesity Atlas 2023)最近的一項估計,如果不改善治療和預防措施,到2035年,肥胖的直接和間接成本將達到4兆3,000億美元,占全球GDP近3%。英國醫學雜誌近期的研究也預估,到2060年所有國家的平均肥胖年成本將上升到GDP的3.29%,而2019年為2.19%。

隨著全球醫療保健預算捉襟見肘,要求在政策上因應肥胖問題的呼聲也愈來愈高。由於肥胖在原則上是可以預防的,部分國家政府已經研擬了減少糖和脂肪相關攝取的財政措施和法規。另外,個人和社會層面也更加重視健康飲食,帶來了部分正面的跡象,例如千禧世代在糖和卡路里消耗量減少。不過,我們預計潛在的肥胖率將繼續上升。

健康意識提升

3減重產業具投資潛力

我們認為,「預防勝於治療」的趨勢投資題材將有長線的投資潛力,不過並非所有與減重相關的產業或業者都具備長線投資潛力,仍是需要依其獲利、定價能力評估。

例如,我們就不看好「健身和健身俱樂部」的投資機會。全球健身和健身俱樂部產業的年銷售額約為800億美元~900億美元。不過其市場較為分散,有許多私人和地方運營商,且進入門檻較低,限制了其定價機會。因此儘管它可以在預防和減少肥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在我們看來這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相較之下,我們更看好以下3種產業的投資潛力:

1.食品行業:

未來消費者將更專注於適合自己的食品。我們認為均衡飲食仍然是減少肥胖的關鍵方法之一。在對抗肥胖的趨勢下,當前全球保健食品(health and wellness food)市場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根據一系列產業預期,未來可能以5%~7%年增長率成長。部分食品生產商和零售商也正在轉型成為對抗肥胖的解決方案之一。

2.運動服裝:

健康意識的提高,可能會導致愈來愈多人需要負擔得起的設備和服裝來從事體育活動或運動。儘管很難區隔運動和休閒,但我們估計全球運動服裝產業的年營收約為3,000億美元,而該產業正在北美和新興市場蓬勃發展。雖然與肥胖沒有直接關係,但時尚在運動服裝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也有助於推動這一類別的發展,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運動服裝市場將以7%~9%的平均年增長率成長。

3.營養補充品:

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補充品產業也間接受益於健康意識的提高。我們估計該產業每年產生約1,500億美元的營收,且將以7%~9%的年增長率成長,愈來愈注重健康和健身的消費者族群將支撐其長期基本面。當然,最大的風險在於質疑這些營養補充品有效性的醫學研究。其中,高增長的子產業包括運動營養、代餐和其他特色產品。

總體來說,我們認為肥胖預防題材的投資主題是具防禦性的,對經濟週期較不敏感,對專注於優質成長類型的投資者具有長線投資的吸引力。

延伸閱讀

印度基金 熱力四射

光電板、下水溝致登革熱疫情嚴峻? 羅一鈞:畫錯重點無助疫情

江蘇宿遷突發強龍捲風釀5死4傷 受災人口逾5500人

全台長照人口達7萬 元智大學研發遠距傷口照護平台

相關新聞

如何成為股市贏家?Q4布局台股 專家看好「這4族群」

美股輝達(NVIDIA)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應用熱潮,帶動台廠供應鏈股價大漲,更推升今年加權指數最高攻至1萬7,463點,卻因外資逢高持續減碼,令台股失守萬七大關。

借鏡國際退休基金 永續投資策略

近年世界各國退休基金都重視永續投資,因永續投資的目的是追求長期穩健報酬,這與退休基金目標一致;由於退休基金是國家經濟成長與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助力,透過退休基金結合正向永續發展目標,可實踐永續目標,成改變環境與社會的重要影響力。

保單7功能 協助財富傳承

餐敘時,久沒見的老客戶創業有成,公司生意暢旺。因此手邊有餘裕,便跟我討論到想加強自身保險規畫與照顧家人想法,以及家中財務安排的擔心。

台灣退休金制倒數第9名!通膨升溫 退休制度須改變

「全球退休金制度評比,台灣淪倒數第9名」,這項評比由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美世(Mercer)與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共同編製,今年針對全球47個國家的退休收入體系進行評比,這些國家人口合計占全球64%,算是具有相當代表性。

外資轉進新世界工廠——印度

印度挾「人口紅利」和「政策支持」等利基,迎上去中化浪潮,外資狂吹「棄中轉印」風,強勢躍升成為新興股市的領頭羊。

中歐電動車貿易衝突恐加劇 關鍵原因曝光:有明顯的差距

歐盟委員會在10月份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涉嫌國家補貼的行動展開調查,歐盟認為中國國家補貼將對歐盟的電動車製造商造成「不均衡的貿易競爭環境」。瑞銀研究團隊認為,最壞情形是歐盟有可能對中國進口到歐盟的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至於雙方的貿易衝突是否升溫擴及到其他產業則仍有待觀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