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欣盈捲國籍疑雲…若屆時變成藍綠對壘?趙少康這樣看

台電承包商疏失釀國道1死4傷悲劇 高公局:施工未核准也無通報

國道施工慘劇…台電上空電纜掉落釀1死4傷 驚悚瞬間全拍下

供應鏈危機解除 新興主權債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後疫情時代全球通膨急速升溫,新興國家央行早早著手對抗通膨,經歷2年縮緊銀根後,終於得以「先進先出」。(美聯社)
後疫情時代全球通膨急速升溫,新興國家央行早早著手對抗通膨,經歷2年縮緊銀根後,終於得以「先進先出」。(美聯社)

【撰文:張繼文】

後疫情時代全球通膨急速升溫,新興國家央行早早著手對抗通膨,經歷2年縮緊銀根後,終於得以「先進先出(Firstin, First out)」,2023年能提早展開降息行動,支持債市上演優異表現!加上新興主權債十年一遇的價值潛力顯現,可為投資人提供良好的切入點。

全球通膨在疫情期間央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滋養下,於2020年開始大幅攀升,並在2022下半年見頂,後疫情時代下全球央行面臨的一大共同課題便是:收回寬鬆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問題的同時,還要兼顧經濟成長。

2021年初,當美國還在堅持「通膨是暫時性現象」時,新興國家央行早已著手對抗通膨,由巴西引領,拉開全球央行升息的序幕,緊接著智利、祕魯等國家亦迅速步上升息之路。

在經歷2年緊縮銀根後,通膨已明顯受控。因此,新興國家利率政策得以「先進先出」,於今年即可提早展開降息行動。目前巴西與智利已經宣布結束升息循環並啟動降息,其餘新興國家亦可望在通膨受控後,優先於已開發國家,陸續回歸寬鬆之路,此結果可望激勵整體新興債市表現。

成熟市場通膨雖然正在逐漸回落,然而核心通膨仍然高於央行目標,且其僵固性依然受央行關注,在接近升息終點的同時,保持停、看、聽的政策以調整步伐,使得成熟國家央行恐得讓利率維持在高原區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以美國為例,7月份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雖降至4.7%,距離聯準會可接受的水準仍然有一段路要走。而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反轉上升並超出市場預期,也為通膨降溫增添變數。通膨指標出現分歧,市場雖預期9月份FOMC會議將按兵不動,但也提升11月升息的機率。由此可見,通膨要持續穩定,並且達到聯準會可以接受的通膨水準,使聯準會確定結束升息循環,還需要時間等待。

供應鏈危機解除後

新興市場通膨快速緩解

然而,新興市場由於商品通膨貢獻度更高,在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危機解除後,通膨緩解幅度相對已開發國家明顯,加上新興市場央行早一步著手對抗通膨,新興國家通膨早在2022年底就降至市場預期之下。當已開發國家通膨才正剛剛步入低於市場預期的水準,新興國家通膨早已低於預期,且通膨下降超過預期的程度持續加大!

2023下半年,新興國家較有餘裕得以率先採用寬鬆貨幣政策,多數央行目前已暫停升息,部分甚至開始降息,寬鬆貨幣政策對新興債市帶來的好處即將顯現。

8月2日宣布正式結束升息循環、啟動降息的巴西,為本輪決戰通膨的領先國家,最早於2021年3月開始升息,經歷2年貨幣緊縮後,通膨明顯受控,CPI自2022年4月到達12.13%的最高點後,最新發布的今年6月份數據顯示通膨已經降至3.16%,正式進入央行的舒適區。自通膨見頂至今(2022.04.30~2023.08.11),巴西美元債上漲5.16%,對比同期摩根大通新興市場強勢貨幣主權債指數僅上漲1.61%,顯示巴西債市在貨幣政策步入寬鬆後,立即上演優異表現。

其他新興國家例如中國,不但沒有通膨問題,甚至已面臨通貨緊縮,更給中國政府刺激經濟理由,且寬鬆貨幣政策施行的空間更大。先前人行已經全面降息降準,未來貨幣政策可望持續寬鬆以支持經濟發展,可望帶動整體新興市場投資氛圍向好。智利則是類似於巴西先進先出的模式,通膨在2022年8月見頂後迅速回落,目前已正式步入降息循環,市場預期後續哥倫比亞、祕魯亦可望搭上寬鬆列車。

新興市場主權債正處於投資極佳位置,除了較早進入降息循環,有利新興市場債後市行情之外,當前殖利率仍高,適合投資人布局領取債券孳息。

另外,2022年由於市場氣氛不佳引起的過度反應,使新興主權債價格遭到錯殺,資產價格的下跌幅度已遠遠超過對基本面的實質影響,經濟成長早已落底且仍相當具韌性,目前處於總經回升階段。在基本面有撐下,新興債券的投資價值面顯得相當誘人,現在進場布局新興美元主權債的下檔風險相對較低,提供投資人很好的買入契機,中長期可望迎來可觀的投資回報。

延伸閱讀

Fed利率決策/點狀圖為何嚇到市場?預測明年不是降4碼而只降2碼

英國央行會升息?為什麼與美國走不同的路 原因在此

巴西降息2碼 暗示利率進一步調降利率

Fed決策和鮑爾記者會說了什麼?六大重點一次看

相關新聞

如何成為股市贏家?Q4布局台股 專家看好「這4族群」

美股輝達(NVIDIA)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應用熱潮,帶動台廠供應鏈股價大漲,更推升今年加權指數最高攻至1萬7,463點,卻因外資逢高持續減碼,令台股失守萬七大關。

借鏡國際退休基金 永續投資策略

近年世界各國退休基金都重視永續投資,因永續投資的目的是追求長期穩健報酬,這與退休基金目標一致;由於退休基金是國家經濟成長與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助力,透過退休基金結合正向永續發展目標,可實踐永續目標,成改變環境與社會的重要影響力。

保單7功能 協助財富傳承

餐敘時,久沒見的老客戶創業有成,公司生意暢旺。因此手邊有餘裕,便跟我討論到想加強自身保險規畫與照顧家人想法,以及家中財務安排的擔心。

台灣退休金制倒數第9名!通膨升溫 退休制度須改變

「全球退休金制度評比,台灣淪倒數第9名」,這項評比由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美世(Mercer)與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共同編製,今年針對全球47個國家的退休收入體系進行評比,這些國家人口合計占全球64%,算是具有相當代表性。

外資轉進新世界工廠——印度

印度挾「人口紅利」和「政策支持」等利基,迎上去中化浪潮,外資狂吹「棄中轉印」風,強勢躍升成為新興股市的領頭羊。

中歐電動車貿易衝突恐加劇 關鍵原因曝光:有明顯的差距

歐盟委員會在10月份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涉嫌國家補貼的行動展開調查,歐盟認為中國國家補貼將對歐盟的電動車製造商造成「不均衡的貿易競爭環境」。瑞銀研究團隊認為,最壞情形是歐盟有可能對中國進口到歐盟的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至於雙方的貿易衝突是否升溫擴及到其他產業則仍有待觀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