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現場內衣照真的外流了 Lisa瘋馬秀遭違規偷拍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他們都在用這些學習神器!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仲毅涉賣逾期蛋、拿進口蛋假冒國產蛋 檢察官聲押蛋商遭法院駁回

資金行情再起 全球金融市場將展開「無基之彈」

對於全球絕大多數頂級富豪來說,2022年是財富大縮水的一年。報系資料照片
對於全球絕大多數頂級富豪來說,2022年是財富大縮水的一年。報系資料照片

【撰文:張真卿】

對於全球絕大多數頂級富豪來說,2022年是財富大縮水的一年。這一年,美股3大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年線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股市和債市暴跌,直接導致全球頂級富豪們的財富大幅蒸發。

2022年對於大部分投資人而言,也是難熬的一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通貨膨脹、各國央行升息、資金緊縮、股市重挫、終端需求跳水、電子業庫存過高等,就是連過去走路有風的不動產也出現嚴重疑慮。揮別2022年,迎接嶄新歲次癸卯兔年,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形容2023年景氣和投資策略,是再恰當不過了。

我們可以來盤點上述重挫2022年的利空因素,到了2023年消失了嗎?全球各國已經將新冠肺炎疫情視為流感化,連堅持「清零政策」的中國也全面開放。俄烏戰爭已經是勝負分曉了,只是用什麼方式來終結戰事。全球通貨膨脹趨於緩解,原物料價格也在下跌中。各國央行升息的腳步走緩,不像2022年那麼激進、各國股市紛紛落底,市場上有一些雜音,但是出現利空不跌的情形。不過終端產品的需求依然不振、大部分電子業庫存仍然偏高。整體來看,重挫2022年的利空因素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

也因此,現階段,投資人要隨時注意美元匯率的變化,因為這是金融市場最大的變數。美元自2021年起一路走強,主要原因是美國聯準會(Fed)激進的升息政策,使得各國貨幣與美元的利差加大,迫使資金回流美國,造成美元在2021年到2022年10月成為最強勢貨幣;之後隨著聯準會升息腳步放緩,美元開始走弱。美元走弱,新台幣相對應的走強。

新台幣的升貶對股市的影響有3個層面,分別為資金面、產業面與會計面。在資金面,匯率升貶直接影響境內和境外的資金動能,當美元升值、新台幣貶值,在台灣的資金會流出,境外的資金短期內不會流入,對股市是不利的。當美元貶值、新台幣升值,在境外的資金會流進國內,國內的資金短期內不會流出,此時國內資金存量增加,對股市動能產生正面影響。

在產業面,當美元升值、新台幣貶值,出口廠商會增加競爭力,對出口廠商有利;相反的,當美元貶值、新台幣升值,則對進口廠商有利。

在會計面,現在的廠商交易都有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的會計科目。當美元升值、新台幣貶值,出口廠商的美元應收帳款,可提列匯兌利得;進口廠商的美元應付帳款,會提列匯兌損失。當美元貶值、新台幣升值,出口廠商的美元應收帳款會提列匯兌損失;進口廠商的美元應付帳款,可提列匯兌利得。

由上述說明可知,新台幣升值和貶值對進出口廠商各有利弊,但對短期股價而言,只要掌握「新台幣升值,外資匯入、股票上漲」、「新台幣貶值,外資匯出、股票下跌」基本原則即可。

至於匯兌利得或損失、出口或進口競爭力的問題,則是長期投資考慮的因素。雖然產業面仍有不少利空因素,但是在基本面不再更糟糕、資金行情再起的影響下,全球金融市場將展開「無基之彈」。

(《Smart智富》專欄作者為財經作家,著有《外匯投資初學指引》、《十五天學會外幣買賣》等書)

延伸閱讀

ICC逮捕令增添習普會變數 習近平「如走鋼索」

大力援烏vs.美國優先 共和黨掀內鬨

名師看台股 Q2震盪走揚

低接金融股 三招教戰

相關新聞

退休理財的雙贏選擇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預測,2033年台灣高齡人口將突破600萬人,如何做好退休理財規畫已成為近年來最受注目的重要課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際間強力推動綠色金融與永續投資政策,疫情後全球投資人更加認同在投資獲利的同時,最好能兼顧環境永續與社會責任的投資理念。因此,「永續投資」成為新顯學,市場上也陸續推出更多元的永續投資商品,其中符合ESG評鑑的個股、永續高股息基金(主動型基金)及永續高股息ETF都成為退休理財的熱門首選。

如何才能讓高齡金融剝削不再重演? 3面向預防人老財散

接連的社會新聞令人震驚與遺憾,其中一個是疑似輕微失智的高齡老翁,在贈與上億元房產給基金會後,因承諾生活醫療照護沒有兌現,引發爭議。我們都不是當事人,無從釐清事件緣由,更無法輕易判斷是非,也許真的是出於雙方誠心合意,僅旁人過於善意的揣測,但也可能是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常見的高齡金融剝削或詐騙事件。

對抗肥胖的「重量級」投資商機 3減重產業具潛力

全球正面臨「重量級」的煩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今年初的最新數據,全球已有超過8億人受到肥胖的影響。隨著大量人口城市化,加上人均GDP成長,預估10年內肥胖人口將再翻倍,並增加全球醫療保健系統負擔。也因此,瑞銀看好,從預防勝於治療角度出發的「對抗肥胖趨勢」投資題材,在未來將會有極佳的長線成長潛力。

中國需要雷曼!恒大傳破產危機已2年 專家:政府干預反而壞事

2年了!中國恒大集團2021年9月傳出破產危機,當時,市場就以「中國雷曼時刻」即將到來,評論這個地產泡沫一旦破滅對中國金融體系可能造成的影響。730個日子過去,不只恒大在美國聲請破產、房企龍頭碧桂園也無法支付債券利息,大舉投資地產的影子銀行中植系還跟著爆雷,所謂「中國雷曼時刻」的引喻再次重出江湖。

供應鏈危機解除 新興主權債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後疫情時代全球通膨急速升溫,新興國家央行早早著手對抗通膨,經歷2年縮緊銀根後,終於得以「先進先出(Firstin, First out)」,2023年能提早展開降息行動,支持債市上演優異表現!加上新興主權債十年一遇的價值潛力顯現,可為投資人提供良好的切入點。

美債降評 股匯債該如何布局?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8月將美國債信評等自AAA調降至AA+,這是時隔12年,再度有國際信評機構調降美國債信評等,這波美債降評會有後遺症嗎?又會對美債、美股等美元資產造成什麼影響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