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理專不法挪用客戶資金 金管會開罰台新銀行800萬元

紐約暫時停止呼吸:籠罩全城的「橘黃霧霾」怎回事?

若烏克蘭未獲明確安全保證 北約前秘書長:部分成員國或願出兵

存對金控股 月光族也能翻身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整理:黃嫈琪】

想投資又擔心本金不夠,真的能靠投資翻身嗎?Facebook粉絲專頁「牛老闆×樂活人生」劉建鑫,常在網路上分享存股心得,很難想像他曾是入不敷出的月光族。出生於1984年的他出身平凡,因為太想「變有錢」,靠著開源節流、強迫儲蓄,硬是存下第一桶金;而後從上班族轉行從事飾品批發,讓收入更上一層樓,並再透過紀律的存股繼續累積財富,目標是打造退休後源源不絕的現金流。他已在38歲時成功存到了500張合庫金(5880),估計2023年將能領到超過130萬元股息。

經常與網友互動的劉建鑫觀察到,很多人不投資的理由是沒錢、本金不夠,其實是因為花錢如流水,只要願意正視財務問題,想辦法控管開銷,一定擠得出閒錢來儲蓄或投資。他在新書《月光族存到500張股票:超容易複製的存股法,讓股息自己流進來》就分享自己如何先學習正確理財觀念,進而鎖定存金控股以累積財富的歷程。

在台灣,金控股會受到廣大存股族的喜愛,無非是因為股價、獲利、股利都多半相對穩定,它很難讓你在短期內賺到價差,必須慢慢存、長久的耕耘,才能體會到它帶來的報酬。

劉建鑫剛開始存金融股時,是以5%殖利率作為買進條件,他希望每投入100萬元,可望帶來每年約5萬元的現金流。而因當時還不需要現金流,他便將股利再投入買股,以繼續累積存股資產。

雖然劉建鑫是以5%殖利率為買進條件,但存金融股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長期報酬率並不只有5%。就以存合庫金(5880)為例說明:

1.領現金股利+將股票股利變現:

多家金控股都會配發現金股利+股票股利,但是大家看到現金股利不高,難免興趣缺缺。以合庫金為例,如果只用現金股利計算當年度的殖利率,總是會低於5%;但是假設買進1張合庫金,然後把股票股利賣掉,加上現金股利後就會超過5%。以劉建鑫在2018年開始買進合庫金以來,將近5年都是如此。就算是在2022年4月,花費3萬1,500元,用最高價31.5元買進1張合庫金,殖利率還是超過5%。

2022年合庫金是配發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0.3元,投資人每持有1張可以領到1,000元、30股零股。假設將這30股用除權息後最低價23.4元賣掉,變現702元,加上現金股利1,000元,共可獲得1,702元的現金,再除以買進成本3萬1,500元,殖利率仍有5.4%。

2.領現金股利+保留股票股利:

那麼,假設保留股票股利不賣,讓股數慢慢增加,殖利率又會有何不同呢?

可以直接用現金股利除以買進成本,算出每年的「股息殖利率」,也就是單純用自己買進成本去計算現金股利帶來的現金流。由於包含合庫金在內,有多檔金控股是同時配股、配息,股票股利會讓投資人的持有股數慢慢增加,股息殖利率也會無形之中愈來愈高。

若再看長期的含股利總報酬率,有逾半數金控股是贏過大盤的。以2012年年底至2022年年底計算,台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累積報酬率是165.96%,而劉建鑫持有的合庫金總報酬率最高,竟達231.63%,其次的第一金(2892)總報酬率則有216.61%,而富邦金(2881)、華南金(2880)的總報酬率都超過186%。換算下來,年化報酬率都超過11%,代表存6年,資產就可以翻1倍了。

劉建鑫強調,存股前面幾年或許感覺累積得很慢,但他要的是最終結果,以終為始,愈早開始累積,後面就愈快達成。他說:「我自己雖然很樂於計算每年能領到多少股利,不過因為目前還不需要靠這筆現金流過生活,所以會把股利再拿去買股,才會有複利的效果。等到累積了足夠的財富並且退休後,即使不再投入新資金,也能單純靠著現金流過日子了。」

延伸閱讀

00878配息會被金融股拖累?專家曝:「選股邏輯」才是重點

金融股配息減少甚至發不出來…是典型的景氣循環股! 專家「三點提醒」

中信金預計能配發1元股息! 專家:目前價位屬歷史最低殖利率區間以下

金融股存到血虧怎辦?單一股票風險高 專家:不理解為何不存ETF

相關新聞

行情回暖 4步驟挑出獲利50%的成長股

今年以來,各行各業在疫後解封復甦下,從國際股市到台股全面上演「評價回升」行情。根據網站「StockQ」統計,2023年截至5月19日止,美國那斯達克指數(NASDAQ)大漲21.23%、台灣加權指數漲幅也達13.89%,表現十分強勁。

老年照護需求成經濟壓力 銀髮族安養信託的新選擇

台灣因為高齡化及少子化嚴重,老年照護需求成為家庭龐大的經濟壓力。且由於全台的「住宅自有率」達78.6%,有愈來愈多人會想要利用手中的不動產,作為養老金的來源。

沒做好理財規畫 別急著投資

去年3月迄今,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抵抗通膨,1年內升息9次,共計19碼,利率上升至5%,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同步走高,卻也在今年初引發金融市場震盪。

防疫險風暴將走入尾聲 為何保險公司增資前要先減資?

防疫險風暴在今年4月後即將走入尾聲,但是當大家紛紛解開口罩迎向新生活的同時,許多保險公司還在為鉅額虧損傷腦筋。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必須維持一定的資本適足率,因此在確定最後理賠金額後,就必須盡快在半年報出來前增資完成。

日股廣受國際矚目 「價值破壞」現象深具魅力

日股近期廣受國際矚目,包括黑石集團執行長史蒂芬・舒瓦茲曼(Stephen Schwarzman)、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華爾街大咖陸續造訪東京,對沖基金巨頭城堡投資(Citadel)還決定在日本開設據點。今年以來外資對日股更從賣超轉為買超,為何日股開始受到青睞?

投資陸股 機會大於挑戰

在美中兩大強權對抗的時代,為世界各國帶來新的影響,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影響,就是低物價的年代,短期內恐難以再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