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魔獸」被目擊旗津牽手女伴約會 知情人士透露女方身分

雞排一片100時代來臨!名店哀「成本沒法度」 網喊:見證歷史

動物的命也是命:獸醫建議這些方法避免東非狒狒憾事重演

擁4關鍵 電動車產業受矚目

電動車,無疑是人類未來最具前瞻性與未來性的重點產業之一,也因電動車的發展迅速,讓它成為近百年來地表最大的移動新革命!(路透)
電動車,無疑是人類未來最具前瞻性與未來性的重點產業之一,也因電動車的發展迅速,讓它成為近百年來地表最大的移動新革命!(路透)

【整理:謝宜孝】

電動車,無疑是人類未來最具前瞻性與未來性的重點產業之一,也因電動車的發展迅速,讓它成為近百年來地表最大的移動新革命!未來10年,將是電動車產業的成長「黃金關鍵期」,電動車將出現躍進式的大成長,產值遠超過消費性電子的個人電腦、手機,甚至是含金量極高的晶圓代工產業數倍之多!電動車上兆美元的產值正在醞釀中。

根據最新出版的《人人都能學會投資電動車全圖解》歸納,電動車的發展能受到全球矚目,背後的原因來自4大關鍵:

關鍵1》全球油價上揚,便宜油價不再

雖然綠能的發展曾讓人以為油價會崩跌,然而事實上油價卻是不跌反漲。以近20年來看,油價常態性在每桶50美元以上。尤其在2003年以後油價就上揚到新的價格水準區間,只有在景氣低迷或金融風暴時期,因為短期供需扭曲,使油價短暫下跌到40美元以下,但多數時間都是處在50美元以上,甚至若碰到景氣過熱或地緣政治的衝突時期,還會一口氣帶動油價衝高到100美元以上,譬如2007年至2008年,以及2022年的疫後復甦期。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對電動車產業發展反倒是種利多。

關鍵2》環保法規趨嚴,環保需求增

燃油車是城市最嚴重的移動汙染源,由於愈來愈嚴格的環保法規,讓燃油車處境日益艱困,而電動車則享有淨零排放的優勢。過去因為汽車電池與充電樁技術的發展遲緩,導致車廠為了鞏固燃油車市場,須花費龐大經費在降低排放的研發與零件上,且燃油車的能源使用效率不佳,大約只有15%,也就是在產生動力的過程中,大部分都虛耗掉了,而電動車的能源使用效率卻可能在70%以上。

因此在淨零排放與能源效率的大趨勢下,全球主要國家開始力推禁售燃油車的法律。譬如美國加州,2022年8月宣布將從2035年起全面禁售燃油車。加州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市場,具有領頭羊效應,全美已有16個州準備跟進。

其他家全面禁售燃油車動作最快的國家,挪威,再來是英國、丹麥、瑞典、荷蘭、德國、新加坡等國。到2035年,日、韓、中、泰、義大利等會加入。台灣則預定在2040年加入禁售燃油車行列。

關鍵3》電動車量產化

因應趨勢,各大傳統車廠已在積極布建電動車產能,連電子大廠,如鴻海(2317)也加入製造行列,在重要的電子製造業龍頭加入這個產業後,一些有設計與行銷能力、但欠缺生產線的新興電動車公司,將得到重大助力,促使全球電動車產能與產值進入飛躍性的增長。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與調研機構IDC的總和預估,全球電動車的滲透率預計到2025年可來到18%,在2030年時將來到35%。屆時,電動車年銷量有望突破3,000萬輛,產值約9,000億美元,產值可望超越智慧型手機,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盤點目前全球重要的新興電動車廠商,包括特斯拉(Tesla)、路西德汽車(Lucid Group)、Rivian Automotive、蔚來汽車(NIO)、理想汽車(LiAuto)、小鵬汽車(XPeng)、菲斯克汽車(Fisker)、尼古拉公司(Nikola)、Proterra、Lion Electric、Hyzon Motors、卡努汽車(Canoo)、Hyliion Holdings。另外,各大傳統車廠包括福斯(Volkswagen)、BMW、賓士(Mercedes-Benz)、豐田(Toyota)等,也都在加速推進其電動車產品,整個市場可謂風起雲湧、熱鬧滾滾。

關鍵4》充電樁布建快速

第4是全球政府推動布建基礎設施。電動車的基礎設施,最基本的就是充電樁與充電站。據國際能源總署預估,到2030年全球充電樁將可達1億5,020萬座。其中,美國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設置500萬座充電樁,歐盟預計2030年建置350萬座公共充電站。

要達到上述目標,還有龐大的工作待執行,以全球來看,在2021年可供公共使用的充電樁,約有超過180萬座,其中1/3是快充(直流電),進度仍落後甚多。從2015年至2021年,公共使用的充電樁數量快速成長,其中又以快充成長最快,到2021年已逼近60萬座,若以占比來看,中國的占比最高、近85%。歐洲與美國其次,但數量與中國差距甚大,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電動車整體產業,在如此強勁的成長趨勢下,值得投資人持續觀察,追蹤產業內最具競爭力的公司,以參與成長商機。

延伸閱讀

天人永隔!婦騎電動車自撞號誌桿 15歲子目睹母身亡

電動車供不應求 澳民眾籲自產電池

林志穎違停「卸貨停車格」被開單 已停產百萬BMW i3電動車意外曝光!

Netflix合作通用汽車 透過原創節目宣傳電動車使用體驗

相關新聞

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趁早規畫高齡長照保障

台灣在2025年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了,屆時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根據衛福部資料估計,2026年台灣長期照顧需求人數將超過100萬人,而老人平均需要照顧時間約8年至10年,有65%需仰賴家人照顧。

大陸經濟再成全球焦點 如何將儲蓄轉作消費成難題

中國經濟再成全球焦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月初調高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估至2.9%,主因中國經濟年度增長預估值一口氣調高0.8個百分點,加上印度,總計貢獻全球經濟年度增長的一半。反映中國內需消費的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1月就直接跳升至榮枯線50以上。

資金行情再起 全球金融市場將展開「無基之彈」

對於全球絕大多數頂級富豪來說,2022年是財富大縮水的一年。這一年,美股3大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年線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股市和債市暴跌,直接導致全球頂級富豪們的財富大幅蒸發。

樂齡生活3大投資商機崛起

在通膨疑慮、升息政策和經濟放緩等利空不斷下,2022年的全球股、債市場陷入高度震盪;但其中,「樂齡生活」卻是少數表現較為平穩的投資主題之一。究其原因,是因為此主題下的投資板塊多屬於價值型(如金融),以及防禦型產業(例如必需消費或健康保健),所以在2022年整體表現相對優於MSCI全球市場股票指數。

2023年資產方向是「債優於股」 10年難遇的投資級公司債布局良機

債券市場在經歷數十年的多頭之後,去年遭遇了史上少見的修正,特別是投資級公司債更創下史上最重的單年度跌幅。但去年的修正並非長期趨勢的轉變,反而應視為投資級公司債投資甜蜜點的回歸,對過去想買入高品質債券作為核心資產,但又嫌收益太低且吸引力不足的投資人來說,千載難逢的入手時機已經浮現。

存對金控股 月光族也能翻身

想投資又擔心本金不夠,真的能靠投資翻身嗎?Facebook粉絲專頁「牛老闆×樂活人生」劉建鑫,常在網路上分享存股心得,很難想像他曾是入不敷出的月光族。出生於1984年的他出身平凡,因為太想「變有錢」,靠著開源節流、強迫儲蓄,硬是存下第一桶金;而後從上班族轉行從事飾品批發,讓收入更上一層樓,並再透過紀律的存股繼續累積財富,目標是打造退休後源源不絕的現金流。他已在38歲時成功存到了500張合庫金(5880),估計2023年將能領到超過130萬元股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