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危機可望緩解 美股道瓊指數漲382點

美最新人權報告 控北京種族滅絕、監控民眾

跟著資金流向 挖掘波段飆股

台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撰文:呂郁青】

在台股上市櫃中有1,700多檔股票,如何找出當天做多或是做空的股票,是時機交易投資人最苦惱的事。靠追籌碼賺到上億元的麥克連,以獨創的三大法人籌碼表,以及類股的資金流向表,找出剛起漲的飆股,讓他在台股市場賺到逾億元。

麥克連表示,為了提前看出多頭與空頭的脈動,每月會同時觀察三大法人,也就是外資、投信以及自營商的籌碼,其中以外資與投信買盤最為連續,成為麥克連的追蹤重心,他在多頭時重壓法人剛買進的股票,搭配技術面進出,不斷來回操作。麥克連究竟是如何記錄類股資金流向進而找到股票的呢?以下將以做多為例,分4步驟解析:

步驟1》從各類股成交比重變化,找出資金變化大的類股

若資金流進同一類股,往往就是「打群架」,上漲力道會比較持續。麥克連解釋,上市股票有29類股、上櫃股票有19類股,但記錄時要扣掉重複的類股。

麥克連的方式是,先下載免費版的「XQ全球贏家(個人版)」,找到類股資訊,將上市與上櫃所有類股的「成交比重」與「成交比重差」2個數據下載到Excel檔案,每天記錄最新數據。

由於每個市場的各類股成交比重都不同,因此類股成交比重的變化,要跟自己比較才有意義。麥克連解釋,系統上的成交比重差,可以讓你看到近10日平均的變化,但麥克連認為,相較之下5日平均較易找出剛變化的類股。因此麥克連會在Excel上先計算5日各類股的比重與比重差,下面一列記錄最新一日的數據,再將最新一日的數據與平均的數據比較。

由於步驟繁複,早期麥克連會手工下載、計算,但現在都透過程式操作,投資人可以參考麥克連的操作精神,每日查看類股資訊,找出資金變化大的類股。

步驟2》觀察資金明顯流入類股,篩選值得做多者

每日類股既有成交金額又有成交比重,什麼樣的數據才有意義?麥克連說,如果要找值得布局的做多類股,他會選擇類股成交比重比前5日的平均增加10%、股價漲幅大於0.5%的類股,因這代表開始有資金入駐,且股價才剛開始上漲。

還有一種是主力資金瘋狂湧入,但因還沒「吃夠貨」,故尚未用力拉抬股價,這種成交比重比前5日的平均增加100%以上,且股價可能還沒什麼上漲的類股,也值得從中挖寶。

步驟3》檢視漲幅、技術面,挑剛起漲個股買進

找到資金明顯流進的類股後,他就會打開這些類股的成分股,把所有的成分股列出來,以「漲幅」排序,從漲幅最高的股票開始檢查,估計量超過5日均量者為佳、大於1.2倍到1.5倍者更佳。接著再搭配技術面,若有技術面剛起漲的股票,就會挑出此個股,作為當天可能買進的標的。

步驟4》以5日線或10日線,作為賣出訊號

從籌碼面挑出主力剛進駐的股票搭順風車,接下來要怎麼「下車」?麥克連建議2種賣出方式:1.只要上漲超過10%,達到漲幅滿足,或是上漲太快,漲離5日線乖離率10%,他就會賣出。2.等到股價跌破5日線或10日線時賣出。

另外,也可以參考個股過去的走勢,若股價是沿著5日線上漲,一跌到5日線就上漲或一直都在5日線以上,便可採取跌破5日線停利或停損的方式;若股價是沿著10日線上漲,一跌到10日線就上漲或一直都在10日線以上,便可設定股價跌破10日線就賣出。

若買進後上漲,遇到出場條件就要停利,遇到非預期風險則要停損,像是可能剛買進,就遇到大盤系統性風險,若跌破5日線或10日線,也要停損出場。最重要的是,要紀律操作,這樣才能在市場長長久久活下去並賺到錢。

Step4》以5日線或10日線,作為賣出訊號

若以生達為例,開盤為61.5元,在剛開盤時買進均價約62元,若上漲至68.2元,到達10%的獲利滿足點,或是上漲超過5日線的10%,也可以考慮先賣出一趟。以12月26日的5日線59.14元計算,約為65元,但5日線每日都會變動,故投資人需每日觀察。

延伸閱讀

左握屠龍刀 右持倚天劍的飆股電動車

期貨商論壇/金居期 盯5日線

外資買超102.51億元 買超最多的竟是它

兔年歷史統計漲92.5%最多! 專家:這「4大產業」有望成今年飆股

相關新聞

資金行情再起 全球金融市場將展開「無基之彈」

對於全球絕大多數頂級富豪來說,2022年是財富大縮水的一年。這一年,美股3大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年線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股市和債市暴跌,直接導致全球頂級富豪們的財富大幅蒸發。

樂齡生活3大投資商機崛起

在通膨疑慮、升息政策和經濟放緩等利空不斷下,2022年的全球股、債市場陷入高度震盪;但其中,「樂齡生活」卻是少數表現較為平穩的投資主題之一。究其原因,是因為此主題下的投資板塊多屬於價值型(如金融),以及防禦型產業(例如必需消費或健康保健),所以在2022年整體表現相對優於MSCI全球市場股票指數。

2023年資產方向是「債優於股」 10年難遇的投資級公司債布局良機

債券市場在經歷數十年的多頭之後,去年遭遇了史上少見的修正,特別是投資級公司債更創下史上最重的單年度跌幅。但去年的修正並非長期趨勢的轉變,反而應視為投資級公司債投資甜蜜點的回歸,對過去想買入高品質債券作為核心資產,但又嫌收益太低且吸引力不足的投資人來說,千載難逢的入手時機已經浮現。

存對金控股 月光族也能翻身

想投資又擔心本金不夠,真的能靠投資翻身嗎?Facebook粉絲專頁「牛老闆×樂活人生」劉建鑫,常在網路上分享存股心得,很難想像他曾是入不敷出的月光族。出生於1984年的他出身平凡,因為太想「變有錢」,靠著開源節流、強迫儲蓄,硬是存下第一桶金;而後從上班族轉行從事飾品批發,讓收入更上一層樓,並再透過紀律的存股繼續累積財富,目標是打造退休後源源不絕的現金流。他已在38歲時成功存到了500張合庫金(5880),估計2023年將能領到超過130萬元股息。

矩陣式存股法 績效遠勝大盤

不到20歲就進入台股的投資達人雷浩斯,曾在股海翻船多次。25歲時終於從實驗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價值投資上賺到錢,還學到許多產業知識,因而接下來18年便專注在價值投資的策略沒變過。但對選股與操作方法,他仍在精進調整,為的是更有效地實踐巴菲特做的「買進好公司、分散長期持有」,當然,還有拉高長期績效。

「保險金信託」為何很重要? 讓退休保障更加分

近年在金管會的「信託2.0」政策推動下,信託商品變得更多元,可配合人生各階段需求,發展出跨業結盟的生態圈創新服務。特別是保險金給付結合信託,可提供更完善的退休規畫、醫療長照、財富傳承等服務,也更貼近銀髮族全方位需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