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交易」不再賠?全球央行狂吹升息風 股債雙跌恐再次上演

做空日本債券被稱作「寡婦交易」,因為過去20年,跟首創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對做,全都輸錢出場。路透
做空日本債券被稱作「寡婦交易」,因為過去20年,跟首創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對做,全都輸錢出場。路透

【撰文:朱紀中】

做空日本債券被稱作「寡婦交易」,因為過去20年,跟首創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對做,全都輸錢出場。不過最近1年,全球央行狂吹升息風,只剩日本央行堅持超低利率的寬鬆政策,看空日債的資金再次集結,因為它們認為通膨升溫,日本低利率政策必然導致資金外流、使日圓大貶,終將逼迫央行轉向升息。

2022年6月第一波遭遇戰,外資單週拋售4兆8,000億日圓(約合353億美元)債券,賣壓重到交易所兩度觸發熔斷機制,日本央行單週投入10兆9,000億日圓(約合808億美元)收購日債,未讓放空者攻破防線。

因央行不斷購債,50%日債籌碼轉由央行持有,10年期債券數度出現單日零成交的異狀。市場空單在12月初再度發動攻擊,單週外資拋售日債1兆1,000億日圓(約合80億8,000萬美元),10年期債券殖利率攻破0.25%的央行防守上限,逼使日本央行決定調升10年期公債控制目標區間上限至0.5%。

資金回流,日圓兌美元匯率過去2個月已升值13%。由於日本持有大量美債,日資回國,美債賣壓跟著加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3個交易日上升18個基點,若持續攀升,股債雙跌噩夢恐再次上演,必須小心。

延伸閱讀

高評等債券ETF大展鴻「兔」 短線美、台股反向ETF適度避險

1月17日多檔ETF除息最後買進日 關注ETF「折溢價」留意追價風險

固定收益型 美債受寵

甜死人了!公債殖利率達10年高點…市場聚焦台美「這八檔」債券ETF

相關新聞

「生物多樣性」成永續新關鍵字 2議題出現正面成效

繼「氣候變遷」之後,「生物多樣性」將成為下一個全球無法忽視的永續關鍵字。

資金行情再起 全球金融市場將展開「無基之彈」

對於全球絕大多數頂級富豪來說,2022年是財富大縮水的一年。這一年,美股3大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年線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股市和債市暴跌,直接導致全球頂級富豪們的財富大幅蒸發。

樂齡生活3大投資商機崛起

在通膨疑慮、升息政策和經濟放緩等利空不斷下,2022年的全球股、債市場陷入高度震盪;但其中,「樂齡生活」卻是少數表現較為平穩的投資主題之一。究其原因,是因為此主題下的投資板塊多屬於價值型(如金融),以及防禦型產業(例如必需消費或健康保健),所以在2022年整體表現相對優於MSCI全球市場股票指數。

2023年資產方向是「債優於股」 10年難遇的投資級公司債布局良機

債券市場在經歷數十年的多頭之後,去年遭遇了史上少見的修正,特別是投資級公司債更創下史上最重的單年度跌幅。但去年的修正並非長期趨勢的轉變,反而應視為投資級公司債投資甜蜜點的回歸,對過去想買入高品質債券作為核心資產,但又嫌收益太低且吸引力不足的投資人來說,千載難逢的入手時機已經浮現。

存對金控股 月光族也能翻身

想投資又擔心本金不夠,真的能靠投資翻身嗎?Facebook粉絲專頁「牛老闆×樂活人生」劉建鑫,常在網路上分享存股心得,很難想像他曾是入不敷出的月光族。出生於1984年的他出身平凡,因為太想「變有錢」,靠著開源節流、強迫儲蓄,硬是存下第一桶金;而後從上班族轉行從事飾品批發,讓收入更上一層樓,並再透過紀律的存股繼續累積財富,目標是打造退休後源源不絕的現金流。他已在38歲時成功存到了500張合庫金(5880),估計2023年將能領到超過130萬元股息。

矩陣式存股法 績效遠勝大盤

不到20歲就進入台股的投資達人雷浩斯,曾在股海翻船多次。25歲時終於從實驗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價值投資上賺到錢,還學到許多產業知識,因而接下來18年便專注在價值投資的策略沒變過。但對選股與操作方法,他仍在精進調整,為的是更有效地實踐巴菲特做的「買進好公司、分散長期持有」,當然,還有拉高長期績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