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誰的鐵路節?從清國到民國的鐵道史「正統生日」問題

鍾沛君爆料文藏1細節 眼尖鄉民曝「有證據」:坐等畫面流出

滷味界LV!白冰冰、美鳳姐曾是座上賓!台北近50年滷味名店月底熄燈

「寡婦交易」不再賠?全球央行狂吹升息風 股債雙跌恐再次上演

做空日本債券被稱作「寡婦交易」,因為過去20年,跟首創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對做,全都輸錢出場。路透
做空日本債券被稱作「寡婦交易」,因為過去20年,跟首創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對做,全都輸錢出場。路透

【撰文:朱紀中】

做空日本債券被稱作「寡婦交易」,因為過去20年,跟首創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對做,全都輸錢出場。不過最近1年,全球央行狂吹升息風,只剩日本央行堅持超低利率的寬鬆政策,看空日債的資金再次集結,因為它們認為通膨升溫,日本低利率政策必然導致資金外流、使日圓大貶,終將逼迫央行轉向升息。

2022年6月第一波遭遇戰,外資單週拋售4兆8,000億日圓(約合353億美元)債券,賣壓重到交易所兩度觸發熔斷機制,日本央行單週投入10兆9,000億日圓(約合808億美元)收購日債,未讓放空者攻破防線。

因央行不斷購債,50%日債籌碼轉由央行持有,10年期債券數度出現單日零成交的異狀。市場空單在12月初再度發動攻擊,單週外資拋售日債1兆1,000億日圓(約合80億8,000萬美元),10年期債券殖利率攻破0.25%的央行防守上限,逼使日本央行決定調升10年期公債控制目標區間上限至0.5%。

資金回流,日圓兌美元匯率過去2個月已升值13%。由於日本持有大量美債,日資回國,美債賣壓跟著加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3個交易日上升18個基點,若持續攀升,股債雙跌噩夢恐再次上演,必須小心。

延伸閱讀

高評等債券ETF大展鴻「兔」 短線美、台股反向ETF適度避險

1月17日多檔ETF除息最後買進日 關注ETF「折溢價」留意追價風險

固定收益型 美債受寵

甜死人了!公債殖利率達10年高點…市場聚焦台美「這八檔」債券ETF

相關新聞

「生物多樣性」成永續新關鍵字 2議題出現正面成效

繼「氣候變遷」之後,「生物多樣性」將成為下一個全球無法忽視的永續關鍵字。

行情回暖 4步驟挑出獲利50%的成長股

今年以來,各行各業在疫後解封復甦下,從國際股市到台股全面上演「評價回升」行情。根據網站「StockQ」統計,2023年截至5月19日止,美國那斯達克指數(NASDAQ)大漲21.23%、台灣加權指數漲幅也達13.89%,表現十分強勁。

老年照護需求成經濟壓力 銀髮族安養信託的新選擇

台灣因為高齡化及少子化嚴重,老年照護需求成為家庭龐大的經濟壓力。且由於全台的「住宅自有率」達78.6%,有愈來愈多人會想要利用手中的不動產,作為養老金的來源。

沒做好理財規畫 別急著投資

去年3月迄今,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抵抗通膨,1年內升息9次,共計19碼,利率上升至5%,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同步走高,卻也在今年初引發金融市場震盪。

防疫險風暴將走入尾聲 為何保險公司增資前要先減資?

防疫險風暴在今年4月後即將走入尾聲,但是當大家紛紛解開口罩迎向新生活的同時,許多保險公司還在為鉅額虧損傷腦筋。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必須維持一定的資本適足率,因此在確定最後理賠金額後,就必須盡快在半年報出來前增資完成。

日股廣受國際矚目 「價值破壞」現象深具魅力

日股近期廣受國際矚目,包括黑石集團執行長史蒂芬・舒瓦茲曼(Stephen Schwarzman)、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華爾街大咖陸續造訪東京,對沖基金巨頭城堡投資(Citadel)還決定在日本開設據點。今年以來外資對日股更從賣超轉為買超,為何日股開始受到青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