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羅斯出兵攻打烏克蘭逾一年 普亭終於改口說「這詞」

鍾沛君控朱學恒強吻且還有其他被害人 徐巧芯、黃捷、雞排妹這樣說

金融市場股債雙殺 退休投資計畫別半途而廢

退休示意圖。報系資料照片
退休示意圖。報系資料照片

【撰文:王儷玲】

今年以來通膨高漲,各國央行接連升息,金融市場股債雙殺,令許多投資人驚心動魄,尤其是進行退休理財的投資人,可能因面臨退休金嚴重縮水,有意中斷退休計畫。但投資人此時更該冷靜思考,是否真要中斷退休投資計畫?

面對動盪的金融走勢,一般投資人為了停損,會馬上想要手抱現金、認賠殺出,但其實以退休投資而言,這樣反而會錯失低點加碼的投資機會。此時應繼續投資,重新評估投資布局,盤點投資趨勢並汰弱留強,不要過度調整,甚至停損出場。若真的不知如何因應,也可以先詢問你信任的理財專家,或找專業認證的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諮詢。

想要做好退休投資,民眾一定要了解,退休理財是長期投資。目前投資市場正處於震盪盤整狀態,是退休理財長期投資、逢低進場的好時機,投資人應繼續定期扣款。而此時不中斷投資,正可避免低點賣出、高點買入,若行有餘力也可以適時加碼投資,如此更容易降低投資成本。

以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為例,那時全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退休基金平均約有10%~20%的跌幅,過了1年,2009年股市平均回漲大約12%~25%,3年後平均約漲50%~60%。2008年金融海嘯,總共造成美國退休市場個人退休帳戶(IRA)與401(k)計畫損失超過3兆美元,但當時那些沒有中斷投資、持續退休投資的人,後來退休資產的整體投資報酬率表現,都比那些停損出場,將資金存到定存的人更早攤平投資損失,甚至獲利更多。

再看看台灣的「私校退撫自主投資」與「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2019年疫情開始肆虐,投資市場大跌,好享退與私校退撫制度自主投資的退休投資平台,都有提醒機制通知投資人低點加碼投資,協助克服退休投資迷思。

以好享退為例,2020年民調發現,參與好享退的投資人選擇逆勢加碼投資基金比率(48.3%)高於全體國人(28.3%),且各年齡加碼投資比率都超過40%,同時也發現,有低點加碼的投資人明顯獲利比率是減碼者的2.5倍。可見低點加碼投資,有機會提升投資績效。

為了協助勞工在勞退新制下多加碼自提,政府也應盡早開放勞退自選投資機制,開放後讓選擇政府保證機制的勞工權益完全不受影響,如此也能讓勞退新制仿效私校退撫與好享退,透過更專業的投資平台與服務協助民眾做好退休投資,提升整體勞工退休投資績效。

(本《Smart智富》專欄作者現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逾30家企業響應 國泰世華綠色存款規模破百億

教師少、學費無上限 教團批碩士職專班淪「學店溫床」

公教退撫新制上路、私校退撫未跟進 全教總籲同步改15%

櫃買永續債發行 衝3,847億

相關新聞

「生物多樣性」成永續新關鍵字 2議題出現正面成效

繼「氣候變遷」之後,「生物多樣性」將成為下一個全球無法忽視的永續關鍵字。

行情回暖 4步驟挑出獲利50%的成長股

今年以來,各行各業在疫後解封復甦下,從國際股市到台股全面上演「評價回升」行情。根據網站「StockQ」統計,2023年截至5月19日止,美國那斯達克指數(NASDAQ)大漲21.23%、台灣加權指數漲幅也達13.89%,表現十分強勁。

老年照護需求成經濟壓力 銀髮族安養信託的新選擇

台灣因為高齡化及少子化嚴重,老年照護需求成為家庭龐大的經濟壓力。且由於全台的「住宅自有率」達78.6%,有愈來愈多人會想要利用手中的不動產,作為養老金的來源。

沒做好理財規畫 別急著投資

去年3月迄今,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抵抗通膨,1年內升息9次,共計19碼,利率上升至5%,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同步走高,卻也在今年初引發金融市場震盪。

防疫險風暴將走入尾聲 為何保險公司增資前要先減資?

防疫險風暴在今年4月後即將走入尾聲,但是當大家紛紛解開口罩迎向新生活的同時,許多保險公司還在為鉅額虧損傷腦筋。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必須維持一定的資本適足率,因此在確定最後理賠金額後,就必須盡快在半年報出來前增資完成。

日股廣受國際矚目 「價值破壞」現象深具魅力

日股近期廣受國際矚目,包括黑石集團執行長史蒂芬・舒瓦茲曼(Stephen Schwarzman)、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華爾街大咖陸續造訪東京,對沖基金巨頭城堡投資(Citadel)還決定在日本開設據點。今年以來外資對日股更從賣超轉為買超,為何日股開始受到青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