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 「機器人理財」助攻退休投資績效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撰文:王儷玲】

自從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風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後,間接促使「機器人理財」發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提倡「零接觸」的機器人理財更是成長快速,直至今日,全球機器人理財的市場規模仍不斷擴大。

根據Statista統計,近年全球自動化投資顧問資產管理規模明顯上升,於2021年底已突破1兆4,300億美元,預估2026年將突破3兆1,000億美元,成長增幅逾120%。Insider Intelligence更預測,2022年全球機器人資產管理規模可達到4兆6,000億美元。

台灣金管會2017年通過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作業要點,機器人理財在金融業掀起一片熱潮。2021年金管會又放寬投顧業自動化投顧服務也能有自動再平衡機制,有助拉近台灣與國際機器人理財發展之差距。根據證期局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5月,台灣有15家金融機構提供機器人理財服務,分別是3家投信、4家投顧、8家銀行,機器人理財規模也從2019年的10億3,000萬元,到現今總規模49億7,200萬元,疫情期間翻了4.8倍。

最近許多投資人憂心變種病毒與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造成全球股債市震盪。此時,能克服人性弱點的機器人理財,便成為我們退休理財的好選擇。首先,在市場波動下,投資人易因情緒而追高殺低,機器人理財就無此問題,業者藉此持續研發新服務,協助民眾在市場劇烈變化下能穩住投資效益。而台灣也有銀行優化理財機器人性能,如透過大數據分析、篩選機制等建構投資組合,並透過再平衡機制降低投資風險,如國泰世華銀行的國泰智能投資「趨勢獨角獸」,或中國信託銀行2022年6月推出「智主投」,都以理財機器人幫投資人控管風險。

此外,機器人理財多鎖定小資族,只需千元即可使用服務。舉例來說,有銀行將定期定額投資門檻降至新台幣2,000元或僅35美元就可進行投資。也有銀行將投資理財與消費結合,如台北富邦銀行就推出「邊刷邊投」的無痛理財功能,只要信用卡回饋金累積到1,000元,就會自動從帳戶中扣除1,000元進行投資,讓小資族也有機會累積財富。

對小資族或沒時間研究市場的投資人而言,機器人理財是非常適合入手的工具。雖目前市場波動較大,卻是退休投資低點進場好機會,機器人理財透過數據分析、系統偵測,並以再平衡機制對抗人性,能有效對抗市場波動,提升投資績效,幫助投資人提早達成退休理財目標。(本《Smart智富》專欄作者現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台股失守「萬五」 國家隊進場

股市震盪 法人喊進美債

多元資產投資 盯三要點

猖狂!詐騙集團假冒元大投顧副董胡睿涵 連她老公也騙

相關新聞

如何成為股市贏家?Q4布局台股 專家看好「這4族群」

美股輝達(NVIDIA)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應用熱潮,帶動台廠供應鏈股價大漲,更推升今年加權指數最高攻至1萬7,463點,卻因外資逢高持續減碼,令台股失守萬七大關。

「生物多樣性」成永續新關鍵字 2議題出現正面成效

繼「氣候變遷」之後,「生物多樣性」將成為下一個全球無法忽視的永續關鍵字。

退休理財的雙贏選擇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預測,2033年台灣高齡人口將突破600萬人,如何做好退休理財規畫已成為近年來最受注目的重要課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際間強力推動綠色金融與永續投資政策,疫情後全球投資人更加認同在投資獲利的同時,最好能兼顧環境永續與社會責任的投資理念。因此,「永續投資」成為新顯學,市場上也陸續推出更多元的永續投資商品,其中符合ESG評鑑的個股、永續高股息基金(主動型基金)及永續高股息ETF都成為退休理財的熱門首選。

如何才能讓高齡金融剝削不再重演? 3面向預防人老財散

接連的社會新聞令人震驚與遺憾,其中一個是疑似輕微失智的高齡老翁,在贈與上億元房產給基金會後,因承諾生活醫療照護沒有兌現,引發爭議。我們都不是當事人,無從釐清事件緣由,更無法輕易判斷是非,也許真的是出於雙方誠心合意,僅旁人過於善意的揣測,但也可能是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常見的高齡金融剝削或詐騙事件。

對抗肥胖的「重量級」投資商機 3減重產業具潛力

全球正面臨「重量級」的煩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今年初的最新數據,全球已有超過8億人受到肥胖的影響。隨著大量人口城市化,加上人均GDP成長,預估10年內肥胖人口將再翻倍,並增加全球醫療保健系統負擔。也因此,瑞銀看好,從預防勝於治療角度出發的「對抗肥胖趨勢」投資題材,在未來將會有極佳的長線成長潛力。

中國需要雷曼!恒大傳破產危機已2年 專家:政府干預反而壞事

2年了!中國恒大集團2021年9月傳出破產危機,當時,市場就以「中國雷曼時刻」即將到來,評論這個地產泡沫一旦破滅對中國金融體系可能造成的影響。730個日子過去,不只恒大在美國聲請破產、房企龍頭碧桂園也無法支付債券利息,大舉投資地產的影子銀行中植系還跟著爆雷,所謂「中國雷曼時刻」的引喻再次重出江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