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由受凍?

【撰文:朱紀中】
烏俄衝突持續,美國和歐盟制裁俄羅斯力道升高,傳聞歐盟將對俄羅斯石油全面禁運。倡議此做法的歐洲政客高喊「為自由受凍!」不過德國卻有59%民眾反對。
從俄國石油出口統計來看,到4月16日為止,石油出口也確實影響不大。因為7天平均的每日原油出口量只比烏俄開戰前2月均量減少4%。結果是俄羅斯最新公布的經常帳餘額(迄3月底)不但沒減少,還創歷史新高達582億美元。因為經常帳餘額創高,支撐盧布匯率,歐美經濟制裁效力等於是大打折扣。
但歐盟若全面禁運俄羅斯石油,有分析師估,油價將暴漲到每桶185美元。真會這樣嗎?
事實上,在美國宣布釋出戰備儲油後,搭配美國原油鑽井數迅速增加,西德州原油期貨1個多月來已下跌近20%。短線油價漲勢已被壓抑。不過,天然氣則繼續飆漲,為什麼?原來歐盟已規畫年底前要將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減少2/3,還與美國達成採購協議,年底前要從美國多進口150億立方米天然氣。因為要出口支持歐洲需求,美國天然氣價格已創2008年以來新高,較年初上漲超過100%,看來同樣在制裁,天然氣比石油真實!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