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半導體技術的新能源 加速推進全球產業的下一輪競爭

由於俄烏戰爭的影響,加快各國去除過去幾十年對於石化能源的過度依賴,全球高科技產業競相加大投資、研發新能源相關的技術,太陽能發電、儲能電池、海水製氫等領域。
文•陳威霖
電動車和AI產業的崛起,讓全球清潔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成為全球盡快排除石化能源達成節能減碳目標的新挑戰。如果不能快速發展綠能,之前各個經濟體設定的減碳目標,必將滯後而無法達成。
新能源的經濟賽道
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
要贏得未來新能源的經濟競賽,必須具備下列幾項關鍵因素:
一、掌握核心技術的關鍵設備。
二、掌握製造過程的生產工藝。
三、掌握生產材料的供應鏈條。
四、掌握應用市場的開拓能力。
五、掌握研發資金的不斷投入。
以上幾個關鍵因素,不是一個單一企業,甚至是集團可以同時具備的能力。新能源的經濟賽道,跟半導體產業一樣,是國家長期的綜合實力培養、積累和展現,投入的資源十分巨大。然而,一旦哪個國家領先其他國家、或更早具備上述關鍵因素,該國必然在未來的國際產業競爭上取得領先的位置。
為了不斷推進新能源產品能夠超越傳統石化能源的轉換效能,位於產業頂端的研發人員,正在嘗試將昂貴的半導體技術進行轉換,並且將轉換的成本不斷降低,以期能將新能源應用到低廉的日常民生用途。需要攻克的難關,是另類的摩爾定律,也是人類為了兼顧持續經濟發展以及保護地球環境,非成功不可的不可能任務。
能源電力是推動今日幾乎所有人類生命體以外活動的動力來源。最近由輝達掀起的全球AI熱,就是一隻巨大的吃電怪獸。其GPU晶片的運算能力,以及維持其寄居其中的數據中心恆溫恆壓環境底下正常運轉,這兩項所需要的電能,就令人咋舌,相比逐漸取代油車,越來越被人們接受的電動車所需要的能源數量,有過之而不及。
新能源的發展與新科技
需並駕齊驅
所以新能源的發展速度,不只是取代石化能源,提供人類社會既有的需求,同時還需要趕上人類社會新科技出現的需求。新能源不足的國家,所有產業不僅會敗於碳關稅、ESG新國際遊戲規則底下,同時對於新科技衍生的新世代產品,可能也無法使用而逐漸落後。
台灣目前雖然在半導體晶圓加工和晶片設計領域領先全球,但是在能源領域確實缺乏先進技術和相關產業。如今在台灣媒體和社會引發一連串交相指責、莫衷一是的綠能產業爭議,其實都只停留在最終端應用市場,亦即光電、風電電廠建置和投資。在產品製造端,台灣幾家大型上市公司已經落後中國大陸幾個世代了,更別提是否具備領先技術的研發能力。
落後的製造能力和產能,意味著未來台灣新能源電力的成本會比其他國家更高;而更高成本的電力供應,註定了我們必須以比其他國家更高的成本生產,喪失國際競爭力的各種工業產品,影響所及是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大計,實在不能輕忽對待,否則將來全體國人必將追悔莫及!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國際風雲變幻更加劇烈,傳統的政治、軍事、外交的局勢日趨緊張。貿易和科技,也成了大國博弈棋盤上的棋子。能源更是俄烏戰爭帶給各國對自身國家安全最大的警惕,每一方面都需要政府各部會首長殫精竭慮,領導國人面對挑戰、積極努力,以保障過去幾十年來,台灣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子孫們的發展前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