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衛營原則」:美日韓建構全新戰略夥伴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韓國總統尹錫悅於八月十八日在華盛頓近郊的總統度假地大衛營舉行了歷史性峰會,會後更發表了三份分別名為「大衛營原則」(Camp David Principles)、「大衛營精神」(Spirit of Camp David)與「三方協商承諾」(Commitment to Consult)的三份文件,為三國未來中長期合作訂下了明確準則。
文•陳建維
未來美日韓三國針對三方安全、經濟和技術領域面相將持續深化合作,文件中也表示未來三國領袖和外交、國防等國安層級幕僚將至少每年舉行一次會談,緊密美日韓於印太地區的全面合作。
三方歷史性峰會
美日韓開啟新夥伴關係
為了應對來自中國大陸、北韓及俄羅斯的威脅,美日韓三國元首於八月十八日齊聚位於馬里蘭州的華府避暑山莊大衛營並舉辦了歷史性的峰會,這場峰會之所以特別重要,在於美國雖與日本、韓國分別有同盟關係,但日、韓兩國長年因歷史、文化、領土爭議導致名面上及私底下的衝突不斷,也使得美日韓過去無法發展出三邊共同合作機制。
實際上早在二○一四年時,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極力促成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朴槿惠的三方會談,也促成了美日韓三邊聯盟的雛形,但最終由於二○一六朴槿惠因閨蜜干政案遭國會彈劾,韓國內部局勢動盪不安導致合作破局。
經過七年多,美國終在現任總統拜登的努力下,促成了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的三方峰會並正式確立「三方同盟」,能夠促成峰會及合作的順利開展,一方面當然與美國的新印太戰略有極大關係,二方面也凸顯各國對印太地區周邊局勢的擔憂,加速完成了包含三國元首、外交單位、國安幕僚的對談及合作機制,未來透過與第一島鏈最重要的日韓合作,美國將可提升對印太區域的情報蒐集,提升戰略判斷及戰略準備,更可擬定三方未來面對緊急情況的應變機制。
納入日韓
美國印太包圍網成功升級
實際上,美國政府為了落實其印太戰略以因應中國大陸崛起與其「戰狼」態勢所帶來的軍事與安全威脅,透過與周圍國家的多邊合作,逐步打造印太包圍網,如成員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和美國的「五眼聯盟(Five Eyes, FVEY)」,就在二○二二年日本與紐西蘭宣布啟動「情報保護協定」後,擴大成情報共享的「準六眼聯盟」,大幅增加聯盟於印太地區的情報蒐集、分析及共享的能力,讓聯盟成員對於區域形勢能有更精準的判斷。
接著,是被視為「小北約」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QUAD),該會談起源於二○○四年印度洋大海嘯時四國建立的人道救援和災難援助,二○○七年由日本正式號召成立QUAD,惟該會談一度沉寂,直到二○一七年為了因應中國大陸透過「一帶一路」政策日漸擴大的區域影響力才又重啟運作,更在二○二一年於華府展開領袖峰會。
該組織目標在深化四國間的經濟、外交和軍事關係,更在當年的聯合聲明「四方精神」中呼應了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二○一六年所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的共同願景,確保整體「公共區域」之安全與穩定。也因為四方安全對話進行了名為馬拉巴爾(始於一九九二年美印合作開始)的軍事演習,故被視為亞洲版的「小北約」。
最後則是於二○二一年九月十五日宣布成立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該聯盟目標為提升紐澳在太平洋區域的海上防禦力量,內容是美國將先向澳洲出售三艘核動力維吉尼亞級潛艦,後續更將由美國提供技術並以英國潛艦為基準,幫助澳洲構建一支核子動力潛艦艦隊。
該計畫將直接提升澳洲在印太區域的關鍵影響力,進一步彌補美國在處理太平洋與東協國家、南海及中國大陸問題上距離遙遠的不足。在實際軍事行動上更能派遣潛艦在南海及南太平洋進行巡弋,一方面可以監視中國大陸的潛艦,二方面更能透過與水、陸、空中即時分享情資,建立完整的作戰部署,並與包含美國在內的其他盟國的潛艦聯合作戰,強化聯盟在區域內的整體作戰能力。
此次透過美日韓三國峰會,可說以美國為樞紐,將與日韓的合作納入美國與印太地區其他國家的安全合作,補足東北亞防衛網,也讓美國主導的印太防禦戰略全面升級,打造民主陣線與專制集權國家的戰略包圍線。
三方全面深化合作
影響力從印太遍及世界
此次美日韓三方峰會,最重要的是將三方合作全面升級為「戰略夥伴關係」,在會後聲明中,特別將「促進區域和全球和平與安全」及「促進民主和保護人權」納入共同目標。在外界關注的區域安全面向上,聲明中嚴厲譴責中國大陸在南海的相關行動及關注台海安全和平、敦促朝鮮放棄核武和彈道導彈計畫,並且強調「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印度太平洋地區海域現狀的企圖」。
而在這次的峰會中,三方未來將針對以下幾個面向展開緊密合作:
一、三方定期會議:聲明中明確表示三國政府承諾透過磋商,協調應對影響其集體利益和安全的地區挑戰、挑釁和威脅。三方領導人決定至少每年舉行一次面對面會議,就三方合作及地緣政治看法進行協商。政府官員部分將召開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工商部長、國家安全顧問層級的年會,加強跨領域的三邊關係,最後則表示將辦理外交部長級別的年度三邊印度─太平洋對話。
二、強化軍事安全合作:加強三方常態化安全演習,首先是未來將舉辦每一年的三方共同彈道導彈防禦和反潛戰演習,並啟動數據共享交換實時導彈預警數據,強化改善彈道導彈防禦合作。同時成立新的對北韓工作小組,以因應協調應對朝鮮的加密貨幣使用、盜竊和洗錢等非法活動,最後則是加強三方軍事情報訊息共享及打擊外國虛假訊息。
三、強化三方經濟合作:三方決定啟動供應鏈預警系統(EWS),預警系統未來將針對優先產品和材料如礦產、電池等關鍵材料供應鏈是否有重大異動進行共同預警。同時三方將啟動國家實驗室級別的高階運算、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氣候和地震建模等技術領域合作。亦將在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技術上啟動保護措施,並強化三方技術標準合作。
四、加強印太地區合作:為了加強應對中國大陸藉由「一帶一路」深入印太地區基礎建設的資源掌控,三方決定通過在「藍太平洋夥伴(PBP)」、「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倡議(PGII)」以及「湄公河之友(FOM)」等東協國家及太平洋島國論壇既有合作架構的基礎上,強化與印太區域的國家合作。將由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韓國輸出入銀行(Korea Eximbank)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設立美日韓開發金融機構,同時協助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國夥伴能力建設及海上安全,也將針對包含印太區域在內的人道主義及援助進行政策對話。
五、強化全球環衛領域及民間交流合作:針對癌症重啟美國早年提倡的「抗症登月計畫」,啟動三方高級抗癌合作,並共同促進印太地區乃至全球衛生安全。最後三方也同意將舉辦美日韓三邊全球領袖青年峰會,並開展三邊技術領袖培訓項目。
從以上三國峰會所提出的會後共同聲明來看,雖然這次的峰會是奠基在「日美相互合作與安全條約」和「美韓共同防禦條約」,但美日韓三國已將三方合作由東亞的「共同防禦」升級至三方擴及印太地區乃至於全世界的全面向合作,並與美國既有的區域合作進行接軌,以應對來自於中國大陸、北韓、俄羅斯的安全威脅。但這樣的合作模式仍存在相對隱憂,如三方合作仍是過度以西方民主國家立場看待印太問題,忽略東協國家角色地位。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布局已久,美日韓三國是否有同樣的決心及資源投入經營印太地區,還是僅打著民主對抗極權的大旗要求他國扈從,都將決定三方合作的成功與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