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幸運兒是誰?7-ELEVEN開出3張千萬發票 買御飯糰中千萬

馬英九赴陸祭祖倒數!陸各省「元首級警衛」 精心準備禮物曝光

狒狒又出現新畫面!「嘴叼食物逛大街」農業局集結人馬搜索

《台灣政策法》美國對台政策 是逐漸清晰還是戰略模糊?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備受美、中、台三方關注的《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初審,雖然後續仍需參、眾兩院院會通過,才送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最終是否通過、拜登簽署與否尚在未定之天,但已經掀起各方廣泛關注,也再度引發美、中之間最敏感的國家核心利益及國際霸權角力問題。

文•陳建維

當地時間九月十四日,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審議由主席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共同提案的《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事前雖然中國大陸官方透過各種外交管道向美國政府施壓,基於行政尊重立法原則,白宮並未介入此次審查,最終該案在會上以十七票同意、五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初審。雖然這不代表該案最終一定會修正通過,成為新的美國對台政策法案,但從法案審查再到拜登最近發言,必須了解美國對台政策的戰略是「維持模糊」抑或「走向清晰」?這場繼俄烏戰後新一輪的美中角力,又將走到何種地步?

大幅修正台灣政策法

美國顯示強化對台合作

此次台灣政策法的修正,大抵集中在外交、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四個面向。外交部份:重申《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和六項保證、解除雙方官員交流限制、台北經濟和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以同等邦交國方式看待台灣。軍事領域: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non-NATO ally,MNNA)地位、未來四年提供台灣四十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四一○億元)外國軍事融資資金、美台建立全面性訓練計畫、制裁中國大陸對台惡意侵略行為。經濟文化領域:促使台美強化經貿合作、協助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將台灣納入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促進美台學術交流。

但值得玩味的是,當大家聚焦在該法案是否可視為美國對台政策變動時,該法案也特別指出「此法不應被理解為美國恢復跟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也不代表美國政府改變對台灣國際地位的立場。」白宮發言人則不對法案內容多作評論,僅表示行政部門持續加深與台灣的往來與支持。

俄烏戰後的台灣政策

新一輪東西對抗

俄烏之戰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雖未直接派兵進入烏克蘭協防作戰,但透過各種外交、經濟、軍事援助等手段支持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其中尤以各項經濟制裁最為直接,但長遠下來我們觀察到俄羅斯的工業總產值雖出現下降,但降幅遠不如二○○九年全球經濟危機嚴重,而進出口國外產品受限卻也對其傷害不深,反而向來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天然氣)進口的歐洲國家開始面臨天然氣供應不足、能源價格暴漲導致急遽通貨膨脹的嚴峻問題。

據德國黑森─圖林根州立銀行的報告指出,西方對俄制裁可說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造成這種原因,當然跟一向與俄羅斯交好的中國大陸有極大關係,在各國制裁俄羅斯之際,中國大陸卻反而能以較優惠價格取得俄羅斯資源、持續推進興建中俄天然氣管道,其他貿易亦是如此。各國檯面上喊話中國大陸,希望其能扮演戰爭調停角色,私底下卻早視中俄為同一陣營,此次台灣政策法正是以美國為首,拉「北約」(NATO)涉入中國大陸對台問題,從大戰略來看,已形塑成新一輪的東(中、俄)西(北約)陣營對抗態勢。

拜登表態、白宮澄清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或清晰

美國總統拜登於九月十八日接受美國節目《60分鐘》專訪中針對主持人提問美軍是否會協防台灣,他以「如果(中國大陸)真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的攻擊的話,是的。」但隔天白宮發言人則再度澄清「對台關係沒有改變」。

這是拜登上任後第四次針對美軍是否會協防台灣做出發言,但綜觀這幾次發言,拜登及白宮發言人實際上都仍強調「一中政策」。而所謂台灣遭受攻擊,美國亦未談及「遭受攻擊的前提」,亦即挑起台海戰事的「原因」或是「誰在改變現狀」。可視為對美國而言,對台戰略是中、美乃至於東、西陣營角力的重要因子,但寧可「說破不戳破」,用模糊空間取得其最大利益。

延伸閱讀

美擬提供65億美元軍事援助 邱國正:建軍備戰方向不變

美防長未具體響應協防台灣 兩岸學者:避免刺激北京

美專家籲美助台升級軍力 建立豪豬防禦

波士頓駐處攜手哈佛 合辦台美經貿展望研討會

相關新聞

智慧科技生活化 再創明日未來

智慧生活提供「更便利的家電生活機能」以及「更有效率的生活管理秩序」,這種智慧型的科技功能,徹底改變現代人的傳統居家生活習性,智慧科技生活化的大時代即將來臨。

從慕尼黑安全會議 看新一輪的中美國際政治角力

歐洲年度最重要的國際安全政策會議─慕尼黑會議於二月十七至十九日登場,時值俄烏戰爭將滿一周年,遭排除與會的俄羅斯與被安排開場演講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明確揭示與會國家的立場。此外,全球的焦點無不放在中美外交的激烈交鋒上。

積極行動拚經濟 新內閣要讓國人過好日子!

千呼萬喚,內閣終於在今年一月底改組,由陳建仁所組成的新內閣標榜「溫暖堅韌」,宣示要強化經濟韌性、環境韌性與社會韌性為施政目標,達成疫後復甦、社會安全、基礎建設、核心產業等四項蔡總統所交付任務,讓台灣成為人民幸福生活、團結共好的國家。

年後轉職潮來襲 履歷開啟數衝上歷年新高

根據1111人力銀行數據資料庫統計,農曆年的收假日(一月二十九日)履歷開啟數衝上歷年新高,高達一五七萬筆履歷被打開,對比去年的一四九萬筆,成長五五.三%,顯見求職者轉職意願上升。

兆豐證券-投資人心目中最溫暖的領航者

《卓越雜誌》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進行卓越證券評比大調查,主要面向包括營業人員專業度、人員服務態度、營業據點市占率、客服人員是否滿足客戶需求及提供客戶資訊是否正確等,其中兆豐證券均獲得民眾的高度肯定,並榮獲此次「2022卓越證券評比」中「最佳服務品質獎」的殊榮。

安泰證券深耕高雄 專業經紀團隊追求極致

安泰證券三十年來的深耕與發展,以「創造投資人更多的財富」為職志,秉持專業知識與服務穩健經營,落實風險管理、保障客戶權益,為創造公司與客戶共同市場競爭優勢而努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