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舉辦公投為選舉產業鏈注入活水

四大公投案有了結果,多數的民眾投下四個都不同意票,其中核四重啟與天然氣三接的提案,筆者一直認為這樣重大的能源政策,不應該由老百姓共同決定,應該將專家學者所提出的完整科學數據彙整,政府要做的事就是尊重專業,執行有利台灣全民福祉的政策,另外令筆者訝異的是,台灣用公投來向全世界證明是願意吃進口萊豬的。
文.安定亞
公投綁大選這個提案,看似是最容易讓民眾了解的事,最後公投的結果為何還是要有單獨的投票日,不跟大選綁在一起呢?筆者相信除了可以讓選舉相關產業活化之外,其實應該還有更深奧的秘密,未來執政當局是否要利用公投來改國歌或改國旗?還是有更大的目的在其背後?
公投宣傳期
趁機為今年大選造勢
自從公投提案通過後,各政黨為了政治立場不斷在各地進行宣講活動,甚至還有露宿街頭、絕食抗議等行為,甚至最後舉辦大型的造勢活動,這是因為台灣特有的選舉產業鏈不能停下來,恰逢今年底要進行地方民意代表的大型選舉,各政黨在公投案提出前後,包含各政黨的黨內初選還是提名作業,也紛紛在公投宣傳期間趁勢推出自家候選人,不論是在街頭舉牌宣傳演講還是搭帳篷或坐宣傳車,都可以看到各政黨今年要推出的候選人身影。
尤其執政黨大撒幣的大型公投宣傳活動,只要有選舉活動,支出包括一般的人事費用、宣傳費用、集會活動費用、雜支開銷等主要四種費用,除了人事費用之外,其他涉及各種行業,尤其動員造勢現場的民眾,難道宣傳戰車不用錢?不用租遊覽車?不用租場地?不用架設舞台、燈光音響?不用印文宣海報、送面紙口罩或小禮物?不用買便當、礦泉水?不用花任何錢嗎?不用請里長幫忙計算一下可以有多少人能來?候選人的廣告看板倒是掛了一堆,活動的現場周邊也多了許多攤販,可以趁機多少拚個經濟。
透過二○一六年台灣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朱浩指出,直接與競選相關聯產業(選舉產業鏈的基本構成)有服務業、社群媒體、民調產業等,另外還可以細分為活動場地服務、人力仲介服務、活動場地設計服務(舞台、燈光、音響、多媒體)、活動規劃服務、文化娛樂表演服務、競選總部租借、餐飲服務、公關、宣傳、網路媒體、促銷服務、印刷服務、專業技術服務、宣傳車租借、場地布置服務、宣傳人力、紀念品設計製作、其他服務(租用設備、清潔與汙染整治)等十六個行業,這些產業都可因選舉而受惠。
請問各政黨這麼用心花幾千萬辦這些活動,花的是你們黨的錢?還是老百姓的納稅錢?最終目的是真為老百姓謀福嗎?還是在維持這樣的選舉產業鏈,公投若不是綁著大選,在筆者看來比較像是替各政黨的黨籍候選人暖身的大型宣傳活動,就像是跳過中央選舉委員會制定的相關法規,直轄市長選舉活動為期十五天、縣市議員選舉活動為期十天,村里長選舉活動為期五天,各政黨是否已經違法?公投設立單獨投票日若是在每隔兩年的大選之前,這樣真的就是年年都在搞選舉活動,未來民眾在公投的議題還沒搞清楚之前,其實就已經為了隔年的大選提前開打。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