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揚董座哽咽稱「想向消防員上香」 勇消賴俊儒父親回應了

亞運柔道/「抗韓」豪奪我本屆首金、史上百金 楊勇緯激動落淚

最後失聯者找到了!家屬靠佛珠辨認出身分「淚喊回家」 全案10死、98傷

半導體會成長7成 台積電揭發展路徑!高性能運算帶頭衝 先進製程投入車用晶片

【文/林宏達】

今年下半年,台積電將開始用3奈米製程為蘋果製造晶片,接下來2奈米製程也將在2025年推出。但隨著半導體線寬微縮愈來愈逼進物理極限,台積電還能繼續維持高速成長,甩開對手嗎?

後摩爾定律時代 局勢丕變

《財訊》報導指出,對台積電的長期投資者來說,另一個挑戰是,數十年來推動半導體產業前進的摩爾定律,效用似乎逐漸降低。過去,半導體產業每隔一段時間,生產同樣數量電晶體的成本就會下降一半,但近幾年半導體設備愈來愈貴,每片晶圓的售價不斷升高。

5月11日,台積電在技術論壇上,對許多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給出了答案。在後摩爾定律時代,台積電會持續高速成長,但從材料、技術到市場,都將出現重大改變。

根據《財訊》報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開幕演講裡明示改變將至。他說,雖然台積電努力降低成本,但烏克蘭戰爭讓台積電花比原本高6~7倍價格,才能買到生產晶圓用的氖氣;他半開玩笑地說:「你們老闆的腦海裡馬上會想,這小子是不是想漲價!」

魏哲家也提到,線寬微縮技術的空間已經愈來愈少,1台用來生產高階晶片的EUV(極紫外光曝光機),「價格可以蓋兩百棟房子」,這是他十幾年前想不到的。台積電用600美元把晶片賣給客戶,做成伺服器後,卻得花20萬美元買,價值增加了330倍。

《財訊》報導指出,會中,台積電打出一張投影片。根據台積電的估算,2030年時,全球半導體產值將達1兆美元;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因為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估計,2022年時,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為5741億美元,意指未來7年,半導體產業還會再成長逾7成。

台積電預期,未來需求最大的是高性能運算,其次是行動通訊,不過這兩種應用的占比和現在差不多,分別為4成和3成;但車用晶片的占比則將翻揚1倍,占市場需求的15%,物聯網也將占有整個市場10%的需求。

在這次大會中,台積電也揭露了2奈米之後的發展路徑。台積電的專家介紹一種稱為CFET的新型電晶體結構,改用這種新設計,台積電可以在同樣的面積生產出兩層電晶體結構,運算效能馬上多出1倍。同時,1奈米以下,矽的限制愈來愈大,就要改用奈米碳管、二維半導體材料來製造晶片,雖然還要一段時間,但半導體材料發展將出現新的轉折。…(本文截自財訊686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輝達AI造浪 台積電連帶受惠 7奈米及5奈米產能回升了

德國設廠傳爭取補貼50% 台積電:歐洲廠評估中

台積電與德洽商建廠補貼 爭取金額約工廠造價的50%

台積市值 六天飆增1兆元

相關新聞

從軍工斜槓到太空!亞航找新出路 力拚國產光纖陀螺儀

驕陽似火的5月,97歲的匡伯伯等了15年的老家都更,歡喜交屋;93歲的涂伯伯手拿新家權狀,一直不停地道謝。兩位耄耋之年的長輩,難掩如同烈日般的熾熱心情。

前手公司瀕臨破局邊緣!團隊神救援 一甲子老宅從爛尾樓變都更指標

歷經15年,美亞采吉經過前手公司經營不善、瀕臨破局邊緣,從不良債權完工交屋,成為都更案成功起死回生的典範案例,個中經驗值得學習。

保戶爭權益、醫院被盯怕、壽險公司很無奈…該不該住院?一張保單的三角習題

健保查癌友短期住院,卻引發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反轉實支實付醫療險當道的保險市場。在高齡化的年代,不僅健保和保險公司要轉型,民眾也該檢視商品是否符合需求。

台日交流推手!台隆黃教漳看好台積電效應 讓日本重新認識台灣產業

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善用自己在日本的體驗,加上對雙方文化和商務的了解,引進手創館、吉豚屋等日本品牌。在台積電帶動日本更重視台灣的趨勢下,預料未來商機無限。

8月賣超金額創下單月新高!自營商變心倒貨 AI族群慘淪靶心

今年前7月一直參與台股盛事的自營商,8月反手連續賣超,金額創下歷史新高;賣超背後的原因以及代表的意義,值得留意。

中國債務風暴會危及台資租賃業?前7月獲利成長衰退 中租保守分散風險

租賃龍頭中租因在中國業務規模最大,股價在兩週內跌了近20%,中國債務風險會不會危及台資租賃業,甚至擴散到台灣母公司?投資人都很擔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