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消防公安罰款差食安很大 基層消防員嘆:人命比不上雞蛋

台積3奈米傳奪高通5G大單 技術狠甩三星、英特爾

夏普大虧拖累鴻海 堺工廠成賠錢貨

圖/財訊
圖/財訊

文/楊喻斐、孫蓉萍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夏普買回堺工廠引發外界質疑,果不其然,夏普財報虧損達2608億日圓,關鍵就在堺工廠;持股34%的鴻海也受拖累,成為第1季業外認虧達200億元的主因,讓人好奇決策考量究竟為何?

2022年夏普前會長戴正吳在交棒之後,夏普便終止連續6年獲利的表現。

《財訊》報導指出,5月11日夏普公布2022會計年度(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財報,集團出現淨損失2608億日圓,為史上第3高。更拖累持股34%的大股東鴻海,成為鴻海首季業外虧損高達201億元的主因。

這次出現重大虧損的關鍵,就是去年6月27日成為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的堺工廠(SDP),堺工廠提列液晶生產設備資產減損高達1884億日圓,其他包括三重縣工廠等處生產的OLED設備則損失212億日圓,合計減損的損失高達2205億日圓。

當初郭董為買夏普布局 堺工廠營運虧多賺少

堺工廠2009年4月於日本大阪成立,原本是夏普主要的面板供應商,也是全球第1家10代面板廠。2010年全盛時期,營業額達到2400億日圓,營業利益259億日圓,無奈受到中國面板廠大舉擴產以及價格競爭影響,導致堺工廠第2年就陷入虧損,長期以來虧多賺少,營運表現一直未見明顯起色。

根據《財訊》報導,早年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積極推動眼球計畫、八屏一網一雲布局,看上了陷入財務危機的夏普。不過當時日方反對聲浪巨大,郭台銘決定繞一圈,先以個人的名義投資,成為堺工廠的大股東,再主導鴻海收購夏普。這一場鴻夏戀喧騰4年之久,終於在2016年拍板定案,創下鴻海有史以來最高的併購價金。

當時收購夏普的總金額達3888億日圓,由鴻海持股26.14%、鴻海開曼子公司FFE持股18.41%、鴻準新加坡子公司FTP持股13%,郭台銘個人持股8.45%,合計持股66%。後來為了達到垂直整合的綜效,夏普也決定同時投資堺工廠,持有約兩成股權。

然而,《財訊》分析,郭台銘對於面板事業的野心不僅如此,2017年決定赴廣州增城設10.5代廠超視堺(SOI)。由郭台銘、堺工廠以及廣州市政府合資而成,並於2017年風光舉行動土典禮,當初還派任群創董事長王志超出馬管理超視堺。

但郭台銘於2019年決定退休參選總統後,夏普馬上對外宣布,郭台銘已出清堺工廠個人持股,被外界解讀是要切割超視堺投資案。

World Praise巧賣堺工廠 夏普買回就大虧

不過,堺工廠股權結構並不透明。最令外界不解的是,原本夏普在2021年2月宣布,將出清持有的堺工廠23.44%股權,當時並未透露買家與價格。沒想到,短短兩週後又改口,說買家反悔取消交易,整個交易不了了之。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去年2月,又在戴正吳的主導下,夏普竟又反過來買回堺工廠近8成股權,讓堺工廠成為夏普的全資子公司。…(本文截自財訊686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王不見王?侯友宜27日高雄行見韓國瑜有變數 郭台銘取消行程

林為洲:強力建議藍列郭台銘不分區第一、選立法院長

林為洲拱郭台銘列不分區第一 爭立法院長整合非綠陣營

國民黨:4月就已告知郭台銘、侯友宜5月17日會徵召

相關新聞

從軍工斜槓到太空!亞航找新出路 力拚國產光纖陀螺儀

驕陽似火的5月,97歲的匡伯伯等了15年的老家都更,歡喜交屋;93歲的涂伯伯手拿新家權狀,一直不停地道謝。兩位耄耋之年的長輩,難掩如同烈日般的熾熱心情。

前手公司瀕臨破局邊緣!團隊神救援 一甲子老宅從爛尾樓變都更指標

歷經15年,美亞采吉經過前手公司經營不善、瀕臨破局邊緣,從不良債權完工交屋,成為都更案成功起死回生的典範案例,個中經驗值得學習。

保戶爭權益、醫院被盯怕、壽險公司很無奈…該不該住院?一張保單的三角習題

健保查癌友短期住院,卻引發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反轉實支實付醫療險當道的保險市場。在高齡化的年代,不僅健保和保險公司要轉型,民眾也該檢視商品是否符合需求。

台日交流推手!台隆黃教漳看好台積電效應 讓日本重新認識台灣產業

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善用自己在日本的體驗,加上對雙方文化和商務的了解,引進手創館、吉豚屋等日本品牌。在台積電帶動日本更重視台灣的趨勢下,預料未來商機無限。

8月賣超金額創下單月新高!自營商變心倒貨 AI族群慘淪靶心

今年前7月一直參與台股盛事的自營商,8月反手連續賣超,金額創下歷史新高;賣超背後的原因以及代表的意義,值得留意。

中國債務風暴會危及台資租賃業?前7月獲利成長衰退 中租保守分散風險

租賃龍頭中租因在中國業務規模最大,股價在兩週內跌了近20%,中國債務風險會不會危及台資租賃業,甚至擴散到台灣母公司?投資人都很擔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