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速度再放慢!彭啟明:中颱瑪娃現在小跑步 北轉最新路徑曝光

越南組裝電腦價格好心動!過來人勸退「零件貴20%」還有這1因素

【早晨財經速解讀】 AI市場真有那麼大?聯準會和市場 到底誰錯了?

世界棒球經典賽2》豪砸2.6億壓制韓國 悍創張運智:辜仲諒絕對是我的大貴人

世界棒球經典賽。本報資料照
世界棒球經典賽。本報資料照

【文/洪綾襄】

根據《財訊》報導,世界棒球經典賽,是由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和世界棒壘球聯盟(WBSC)共同策劃的國際棒球大賽,由於有大量大聯盟職業球員參與,在2011年世界盃棒球賽停辦後,已成為棒球界最高規格的一級賽事。

台灣曾在2013年時,悍創運動行銷公司便與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合作,主辦第3屆分區預賽。那一屆中華隊在一片不看好的狀況下贏了澳洲與荷蘭,以預賽第2名之姿前進東京複賽,雖然最後不敵日本古巴,鎩羽而歸,但當時中華隊先發投手王建民伸卡球的精采表現,仍深深刻畫在老球迷的腦海中。

《財訊》報導指出,今年所舉辦的賽事為第5屆,原訂於2021年舉辦,卻遇上COVID 19疫情延賽兩年,最後敲定於今年3月8日到21日舉辦;但參賽隊伍增加至20隊,整體賽事規模與規格大躍進,張運智估計,權利金加上場館修繕、球員食宿、行銷宣傳等費用,總成本上看850萬美元、超過2.6億台幣。

悍創創辦人張運智回憶,2013年那一屆悍創第一次辦經典賽,便與大聯盟建立良好關係;也因掌握林智勝、周思齊等明星球員經紀約,結識了不少球隊老闆和對運動商機有興趣的企業家。

「之前爭取第四屆主辦權時,被韓國以剛落成的高尺天空巨蛋為賣點搶走,但我也和大聯盟表示,台北大巨蛋即將落成,2019年底去就日本提案競標原訂2021年舉辦的第5屆經典賽,」他說。

《財訊》分析,當時悍創已被製鞋大廠寶成旗下寶勝國際併購、要在中國經營通路YYSPORT勝道與運動IP,但由於中職、棒協沒辦法一次拿出那麼多錢投標,張運智決定還是以他個人出面爭取,得標後再和棒協與中職合作。

他回憶,投標過程也相當有趣。張運智估計250萬美元為門檻,因此第一次先丟275萬美元試水溫,大聯盟當然不回應,他再加到300、350萬元,但韓國都緊追其後。「我的底線是400萬美元,要是韓國出更高,就只能拱手讓他,沒想到400萬一丟出去,就拍板了,」於是就在2020年,台灣取得第5屆經典賽A區預賽主辦權。

但值此同時,張運智自己的職涯也面臨重大轉折。《財訊》也發現,2020年中國嚴守清零政策,寶勝通路業務完全停擺,寶成本業也需大量裁員而自顧不暇。張運智便決定與寶成和平分手,回台灣以「悍創」重起爐灶。第一件事就是與創業夥伴胡瓏智邀集一群企業家好友,合資成立新竹首支在地職籃球隊「新竹街口攻城獅」,成為台灣職籃聯盟P. LEAGUE+第四隊。…(本文截自財訊681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經典賽/張育成登大聯盟官網 紅襪教頭:他強壯了許多

經典賽/韓國兵敗東京 KBO正式道歉:虛心接受各種譴責

經典賽/靠球迷應援化解壓力 張育成雙手長滿了繭更令人心疼

經典賽/棒協聲明未向悍創收補助費 都是賽務必要費用

相關新聞

鴻海加碼買地蓋廠、緯創卻把3座工廠全賣掉 脫蘋退出印度 林憲銘其實早有盤算?

根據《財訊》報導,在一片看好印度市場與製造前景之際,2016年即布局印度的緯創卻反向操作,傳聞將退出印度市場;產業人士分析,其背後有兩大關鍵因素。

兩大報老闆力挺、走過藝文策展30載!林宜標3個不得已 逼出時藝拚掛牌野心

根據《財訊》報導,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浸淫台灣藝文商業策展30餘年,見證台灣文創產業的發展。如今他挺過疫情逆境,要帶著更多文創品牌走出台灣、走向全亞洲。

半導體會成長7成 台積電揭發展路徑!高性能運算帶頭衝 先進製程投入車用晶片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台積電技術論壇上,揭露了2奈米後的發展路徑圖,特殊製程和先進封裝將扮演更重要角色;未來幾年,半導體新一波大成長即將出現。

一件黃金地段危老案 地主集結抗議的背後 釐清3大關鍵避開重建分配爭議

根據《財訊》報導,被視為台北市東區百億危老大案的「連雲玥恒」,意外傳出地主集結舉牌抗議事件;為避免爭議發生,未來不論是地主或住戶,都應釐清攸關重建分配的3大關鍵。

夏普大虧拖累鴻海 堺工廠成賠錢貨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夏普買回堺工廠引發外界質疑,果不其然,夏普財報虧損達2608億日圓,關鍵就在堺工廠;持股34%的鴻海也受拖累,成為第1季業外認虧達200億元的主因,讓人好奇決策考量究竟為何?

考察團吸均豪、帆宣大咖朝聖?馬國再掀半導體投資潮 從設備熱到封裝

根據《財訊》報導,美中科技戰,讓馬來西亞再次掀起半導體投資熱,今年初第一次開辦的馬來西亞半導體設備考察團,不但名額被搶光,還有多名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參加,準備搶進馬國商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