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李政昊的下一個挑戰!電子紙應用不斷創新 台積電、BMW都是客戶...

【文/楊喻斐】
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技狂熱分子,熱中於嘗試各種新功能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根據《財訊》報導,早期PDA(個人數位助理)盛行時,他與朋友研發了一個可以讓PDA上網、講電話的接口設備,毛遂自薦獲得客戶青睞,沒想到客戶後來被其他品牌打敗,只能另起爐灶。
開發電子紙 岳父眼光獨具
後來,李政昊又看到智慧瓦斯表的商機。他說,傳統瓦斯表只能計量,而日本的瓦斯表有5大功能,還能偵測地震自動關閉,1台要價10000元,但「如果是他來做的話,只要兩千多元的成本,一定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惜,李政昊隨即進入元太科技工作,只好把智慧瓦斯表的生意交給當初的創業夥伴。
《財訊》報導指出,如今,元太科技2022年靠著電子貨架標籤大放異采,李政昊希望打造「E Ink」的電子紙品牌的夢想已前進了一大步。他希望,就如同當衣服標示著「Gore-Tex」一樣,「E Ink」也能呈現獨特的技術品牌價值。
回顧2005年,永豐餘集團大家長何壽川把李政昊從美國找回來,以「駙馬爺」的身分進入到元太科技,並被賦予開發電子紙。他從元太的研發單位做起,剛好是他的所長相關;只是,當時電子紙在元太還是一個不起眼的部門,對他而言,一切從零開始。
《財訊》分析,元太發展電子紙的契機,是何壽川1999年參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時看到電子紙的技術,讓他眼睛為之一亮;但在那個年代,電子紙的技術既不成熟,也沒標準化,何壽川卻眼光獨到在美國籌組一個聯盟,制定了EPUB電子書規格。
「剛開始真的很辛苦,元太科技為了轉型剛買下的飛利浦電子紙模組事業,良率卻只有3成。」李政昊回憶,那時元太科技有99%以上的營收是LCD面板,所以要做新產品時,很難拿到資源,這也是轉型過程中最大挑戰。不過,李政昊卻很享受那段時光。他說:「儘管手上大部分都是失敗的案子,但能夠做很多新的嘗試很吸引我。」
《財訊》也發現,從2005年到2022年,熬過17個年頭,元太科技曾在2008年代靠著亞馬遜的Kindel輝煌一時,之後面臨到蘋果iPad大舉搶市後陷入一蹶不振的低潮。李政昊感慨地說:「電子紙又不賺錢,韓國又有一個大窟窿。那時的想法就是要轉型,要活下去。」…(本文截自財訊681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