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羅斯再傳內鬨?瓦格納首腦:俄軍試圖炸死我的手下

體操/新加坡公開賽 「鞍馬王子」李智凱鞍馬摘金

傅崐萁被爆性騷…侯友宜發聲了 呼籲黨中央絕不能輕忽此事

歷經飯店燒錢、旗艦店遭解約收回風暴 吳旻潔:誠品生活已經不一樣了

圖/財訊
圖/財訊

文/林苑卿

根據《財訊》報導,疫情衝擊商場及誠品行旅營運、數位轉型折舊攤提,造成誠品生活連續兩年虧損;而最具指標的台北信義店年底也將熄燈,董事長吳旻潔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財訊》報導指出,2022年,誠品生活可說是多事之秋,包括疫情衝擊賣場與誠品行旅的營運、數位轉型折舊攤提較大等挑戰,2022年確定無法獲利,這已是連續兩年陷入虧損窘境;再加上,旗艦型的台北巿誠品信義店也續租無望,大家都在問:「誠品生活怎麼了?」

疫情衝擊非虧損主因 布建物流與電商才是關鍵

1月初,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在誠品行旅接受《財訊》的獨家專訪。她坦言,誠品轉型的確比較慢,數位外包更曾歷經失敗;但同時,外界也有很多誤解。在3個多小時的採訪中,吳旻潔完整說明失去信義店的衝擊、為何不結束誠品行旅、海外布局、數位轉型,以及公司何時獲利等外界質疑。市場則推估,至少要到2024年,誠品生活才有機會轉虧為盈。以下為《財訊》專訪內容:

問:疫情逐漸趨緩,但誠品生活在2022年仍然虧損,主要原因為何?

答:我想讓大家理解的是,2021年之後的誠品生活,已經不是10年前上櫃時的純實體通路本質,它已經開始數位轉型。其實歷經疫情的衝擊,不至於讓公司2022年前3季虧近兩億元,關鍵在於物流與電商仍處於投資期。

我們從2018、2019年建置廠房、投資物流等,到2021年上線,前面兩年就是建置期。物流與平台已投資超過5億元,物流成本與營運費用1年大約2億元,未來估計可以做到百億元營收,但是現在電商才十來億元的營收,還沒有經濟規模,租金與折攤會比較辛苦。誠品生活已明確投入OMO虛實融合經營,這是外界還沒了解的。

另外,誠品線上含技術開發養了上百人,2018年要做電商時,起初不懂所以採外包,結果失敗;後來我們發現必須自建團隊,核心know how和會員數據才能留在內部,但也還在建置期,才會影響整體獲利。

疫情發生前,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跟Jerry(財務長吳立傑)說:「上了第2曲線(指數位轉型),這幾年可能不太能像以前賺這麼多錢,但我們不可能等快不賺錢的時候才做這件事,因為已經感受到大環境壓力。」沒想到疫情一來,又把原本獲利的第1曲線(賣場營運)打下去,雙重夾擊下才會造成虧損。

問:外界質疑,少了信義店將對誠品生活造成重擊,你會如何因應?

(本文截自財訊678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遼寧衝交通基建 今年是首戰之年

精誠 代理Sophos資安產品

技嘉子公司輸出2台平板電腦到伊朗判有罪!法官:傷台灣國際形象

抖音按讚、電商搶單在家上班輕鬆賺? 網路求職詐騙陷阱

相關新聞

鴻海加碼買地蓋廠、緯創卻把3座工廠全賣掉 脫蘋退出印度 林憲銘其實早有盤算?

根據《財訊》報導,在一片看好印度市場與製造前景之際,2016年即布局印度的緯創卻反向操作,傳聞將退出印度市場;產業人士分析,其背後有兩大關鍵因素。

兩大報老闆力挺、走過藝文策展30載!林宜標3個不得已 逼出時藝拚掛牌野心

根據《財訊》報導,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浸淫台灣藝文商業策展30餘年,見證台灣文創產業的發展。如今他挺過疫情逆境,要帶著更多文創品牌走出台灣、走向全亞洲。

半導體會成長7成 台積電揭發展路徑!高性能運算帶頭衝 先進製程投入車用晶片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台積電技術論壇上,揭露了2奈米後的發展路徑圖,特殊製程和先進封裝將扮演更重要角色;未來幾年,半導體新一波大成長即將出現。

一件黃金地段危老案 地主集結抗議的背後 釐清3大關鍵避開重建分配爭議

根據《財訊》報導,被視為台北市東區百億危老大案的「連雲玥恒」,意外傳出地主集結舉牌抗議事件;為避免爭議發生,未來不論是地主或住戶,都應釐清攸關重建分配的3大關鍵。

夏普大虧拖累鴻海 堺工廠成賠錢貨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夏普買回堺工廠引發外界質疑,果不其然,夏普財報虧損達2608億日圓,關鍵就在堺工廠;持股34%的鴻海也受拖累,成為第1季業外認虧達200億元的主因,讓人好奇決策考量究竟為何?

考察團吸均豪、帆宣大咖朝聖?馬國再掀半導體投資潮 從設備熱到封裝

根據《財訊》報導,美中科技戰,讓馬來西亞再次掀起半導體投資熱,今年初第一次開辦的馬來西亞半導體設備考察團,不但名額被搶光,還有多名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參加,準備搶進馬國商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