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捷民權西路站有人落軌捲入車底 救護人員搶救中

OLED面板業需求復甦關鍵字 筆電、手機市場轉向

圖/財訊
圖/財訊

文/林宏達

根據《財訊》報導,面板整體需求跌跌不休,但明年開始,從筆電到手機,OLED面板滲透率將大幅提高,是台灣相關驅動IC供應鏈可期待的機會。

此刻,在卡達的足球場上,主題曲《Tukoh Taka》響徹雲霄,全場熱血沸騰的球迷竭力嘶吼,4年一度的世足賽再次吸引全世界數十億球迷的目光。

《財訊》分析,只可惜,走紅的只有足球。原本預期世足賽帶來的電視消費潮,這次只帶給面板產業有限的商機。不過,面板產業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正式觸底,同時,下一個顯示產業的新商機,正從大多數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逐漸萌芽。

《財訊》報導指出,今年,全球面板產業受消費性電子庫存上升影響,面板價格頻頻下探。今年第3季,各大面板公司幾乎全數交出虧損成績單。這1季,中國京東方由盈轉虧,是6年來首次陷入虧損,韓國LG、台灣群創、友達、中國TCL、彩虹股份也都交出虧損成績單。

4K反彈 電視面板將觸底

根據《財訊》報導,檢視面板產業各領域狀況,有助了解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整體狀況。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調查,全球面板廠過去兩季減產將逐步發生效果。今年9月,全球LCD電視面板出貨面積較去年同期下滑4.5%;8月時,電視面板出貨面積僅較去年下滑1.8%,但到今年10月,4K電視面板主流規格的面板價格終於反彈,較去年同期上漲1.2%,是15個月來首次上漲,電視面板價格有機會慢慢觸底。

與此同時,《財訊》報導指出,Bloomberg Intelligence也示警,電腦和筆電用的面板,由於相關需求仍然疲弱,明年仍將出現雙位數衰退,主因是居家辦公風潮退燒,以及明年經濟衰退風險浮現。因此,今年8月全球資訊用面板出貨面積較去年同期下滑23.7%後,9月,資訊用面板出貨面積仍較去年同期下滑23.1%,高階資訊面板價格10月也仍較去年同期下滑2.4%。

至於手機,Bloomberg Intelligence指出,全球手機市場較去年下滑6%,全球手機市場規模今年約為5130億美元,雖然這股下滑趨勢正逐漸觸底,可是明年全球經濟展望不佳,因此,估計明年全球手機市場規模只會微幅成長1%,達5170億美元。明年手機出貨量約為13億支,略低於疫情前14億支左右的水準,看來手機用面板市場整體需求也難有大成長。

不過,《財訊》分析,在景氣低迷之際,技術更替的速度將會加快。多家研究機構指出,OLED面板的市占率將快速增加,提早布局OLED技術的公司將會率先成長。

DIGITIMES分析師蕭聖倫觀察,雖然筆電市場相對飽和,但蘋果開始在高階機種改採OLED面板,將帶動筆電廠商大量轉向OLED面板,OLED在筆電市場的滲透率將上升至17%,「傳統非晶矽面板被取代的速度將加快,2027年時占比將降至66%。」。…(本文截自財訊674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世足賽/犧牲進攻改扮演攻守核心 法國格里茲曼:欠德尚很多

世足賽/英法8強大戰前 英球星:堅信能奪冠!

世足賽/8強面對阿根廷 荷蘭隊長:不擔心梅西

世足賽/德國教頭弗利克保飯碗 續掌兵符備戰歐洲盃

相關新聞

踩紅線!三立張榮華、萬海陳致遠買中嘉涉5大爭議 NCC竟不知股東大風吹

中嘉是台灣第2大有線電視系統商,4年多前,郭冠群打敗眾多出價者買下中嘉,同時喊出「10年不退場」的承諾,如今卻傳出上層股權易手,又引爆多項爭議。

「Linbay好油」翻車易查 假訊息藏鏡人難追...拆解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產業鏈

認知作戰在台灣已形成一條產業鏈,由中共出資指揮,台灣的親中企業、公關公司與網軍負責執行;過去已有很多案例製造台灣社會的對立與矛盾,未來仍會有層出不窮的事件再上演。

為台灣國際地位打拚35年!獲「大綬景星勳章」 荷蘭人昆布勞:台灣人別再拍勢了

荷蘭人昆布勞,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全職工作,就是任職於台灣人公共事務會;他把長達35年的歲月精華,都奉獻在台灣前途的遊說工作上。

跟時間賽跑的AI實踐家!中華電總座率主管考證照 組團隊挑戰新科技

林昭陽在中華電信任職長達36年,從研究員到總經理,深感資通訊進展神速,因此中華電信將加速建立自己的算力,打造自己的生成式AI。

囤房稅苦了誰?虛坪改革可打房?購屋族注意!新制上路改寫房市規則

健全房市政策陸續登場,從限貸、《平均地權條例》陸續上路,嚴格控管預售屋,再到囤房稅2.0、虛坪改革,若全部上路,台灣房市結構將有重大改變,買房不得不慎。

比亞迪台廠供應鏈有遠慮!陸拉高汽車零件自製率 相關族群能繼續沾光?

中國正積極提高電動車的電子零件自產比率,半導體與汽車零配件製造能力也日益茁壯中,面對新的趨勢變化,相關台廠供應鏈必須認真面對近憂遠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