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情況是在股價下行時辦籌資」國泰金下猛藥自救 三大外資潑冷水

文/洪綾襄
受「股匯債罕見全面性動盪」重擊,國泰金啟動金融資產重分類、史上最大規模增資以自救。但增資勢必稀釋獲利,3大外資對此發出看壞報告,讓股價跌破10年線。
根據《財訊》報導,重要子公司國泰人壽成立滿60年,總資產高達11..58兆元、客戶數超過1400萬人,員工人數達5.7萬人,台灣最大的民營金融機構—國泰金控,近來卻連番受到外在環境劇烈變動的大挑戰,甚至影響到多年累積下來的穩健形象。
《財訊》報導指出,受美國聯準會今年急遽升息、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回檔,以及防疫保單的理賠衝擊下,業界模範生、壽險龍頭國泰人壽淨值卻是腰斬再腰斬,從去年底的7421億元,9月底直直摜穿2000億元大關,自結淨值資產比跌破3%監理紅線,僅剩2.64%。
產險與人壽 子公司受重傷
不顧外界對其清償能力與財會依據的強力抨擊,國泰人壽以「股債匯罕見的全面性動盪」為由,跟在南山人壽之後,以10月1日為基準日,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一舉讓淨值較9月底增加2426億元,拉升淨值比至5.78%。
《財訊》分析,不僅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10月20日,國泰金再加碼啟動史上最大現金增資案,籌資規模達450億元,用來挹注國泰產險與國泰人壽等兩大受傷最重的子公司。
招招財務操作,都是國泰金力圖自救,但增資勢必稀釋獲利,資本市場也立即做出反應。21日,3大法人聯手大賣國泰金,單日淨賣超2.15萬張,外資就賣出19000張,當日國泰金盤中一度重挫近4%,最低下探36.25元,創兩年半來新低。累計半年來外資持有國泰金張數大砍56萬張,整體持股水位降了4個百分點。
《財訊》報導指出,國泰金的股價大幅修正,近來有不少投資達人對此看法樂觀,認為以國泰金從2014年以後,配息穩定在2~2.5元推估,若以35~36.55元進場布局,殖利率可達5.5%,是時候抄底國泰金。
利空尚未出盡 下看30元
不過,根據《財訊》報導,3大外資卻是同步發出看壞報告,大砍國泰金目標價。其中,以花旗看得最差,直接將國泰金目標價下修至30元,評等維持「賣出」,主要認為此次現增將使每股盈餘造成5~10%的稀釋。摩根大通(J.P. Morgan)也不手軟,將目標價砍至31.5元,預期國泰金股價將低於壽險同業,評等維持賣出。…(本文截自財訊671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