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愧「世界的大谷」!經典賽奪冠感言提「台灣」 要讓更多國家愛上棒球

國民法官上路仍無法提升司法信賴感?他點出關鍵問題

南台灣乾到不行!曾文水庫面臨水位10%保衛戰

不畏外資年賣超5400億元台股半導體市值10年暴衝 外資換手不變心偏好兩大族群

文/洪綾襄

上市櫃公司第3季業績表現再次刷新市場三觀,單季獲利可望突破台幣兆元,前3季累計營收達29.475兆元,然而外資卻持續大賣台股。今年截至11月5日,外資賣超台股達5408.64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5402億元,基本面被看好的半導體類股更是重災區。

外資股東結構 質量都改變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因疫情關係推升全球半導體缺貨潮,台灣因而被世界看見,外資卻連續兩年大幅賣超,持股比重掉了將近2個百分點,讓很多人懷疑外資是否不再青睞台灣半導體?

然而攤開買賣超數字來看,台股的外資持股比率仍在4成以上,外資持有台股部位的市值仍超過150億美元,「好像賣很多,但其實留下的部位市值還更大,」寬量國際(QIC)執行長李鴻基分析。

《財訊》與寬量國際共同檢視台灣半導體類股10年股權變化數據,發現台灣半導體產業與外資股東結構出現三大變化:第1,台灣半導體類股因為有外資的火力支援,10年來市值持續強勁成長;第2,產業新參者和轉型者,只要能引進外資力量,靈活槓桿變局,身價也能很快翻上好幾番;第3,油元基金退出後,台灣半導體的外資股東結構也出現質量上的改變。

李鴻基觀察,全球半導體龍頭在1990年的慘烈廝殺後,逐漸演化成全球下單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只剩南韓三星和台灣台積電擁有從低階到高階的完整供應鏈,推升台灣半導體代工廠成為外資簇擁標的。

在台灣半導體類股10強中,就有4家都是做晶圓代工(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其中台積電外資持股高達7成5,聯電和世界先進的外資持股也將近4成。

矽智財力旺 寫下股后傳奇

也因為全球主要產地在台灣,背靠生產基地,矽晶圓相關公司市值也因此水漲船高,包括晶圓材料供應商環球晶、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采鈺等。

《財訊》分析,不過外資特別偏好、願意給予遠優於同業估值的,當屬IC設計中的IP(矽智財)族群。IP過去被歸類於IC設計,本身沒有生產工廠,只是將設計方案授權給客戶,就能收取權利金,這兩年晶圓出貨量持續放大,營收幾乎就等於是淨利,因此特別受到外資的喜愛。

台灣矽智財類股有智原、力旺、創意、晶心科及M31,一般投資人嫌貴,外資卻持續追捧,導致平均本益比超過40倍,比IC設計高出1成。

(本文截自財訊646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相關新聞

蜜月行情雷大雨小投資人停看聽 新股掛牌賣壓就湧現近6成股價消風

根據《財訊》報導,投資人都希望參與到新掛牌股的蜜月行情,但積極在剛掛牌就搶進的投資人,往往事與願違;仔細判讀新掛牌股給出的訊號,才不會在蜜月期受傷。

信守承諾退出政壇沉潛三年忙募資 姚文智「自由說台灣故事」的電影夢

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失利後,姚文智退出政壇。根據《財訊》報導,這三年來他歷經辛苦籌資,描述綠島女性政治犯的故事《流麻溝十五號》,終於開拍,姚文智也跨出電影事業的第一步。

空頭走勢下籌碼看大也要看小 股價還會跌?2大訊號透端倪

籌碼在散戶手裡,再大利多也不會漲,因此散戶持股比率超過四成,或者近期散戶大幅增加持股的公司,投資前要先停看聽。

併購、合資、入股策略多頭並進 鴻海拚晶圓自製 2025如何達標?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主導下,半導體成為3+3的重點發展事業之一,力拚2025年車用小IC自製化。

一張防疫保單 意外讓裕隆、和泰也踩雷

根據《財訊》報導,防疫保單之亂蔓延,除了主管機關和產險業者,竟也燒向了裕隆、和泰兩大汽車集團,因為兩大集團轉投資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也身陷保單風暴。

疫情海嘯第一排 全國商旅大換手 飯店轉型求生 醫療業也成為新買家

疫情重創飯店業,出現結構性轉變,有業者轉型委託智能管理公司,或參與都更、危老,亦有建商和醫療業者搶市,未來將有不同氣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