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薇帕颱風不侵台又距離遙遠 北部卻陣陣強風 專家曝原因

抽血霸凌案論文曝光 學者驚呼「很誇張」:這已經是世界級的醜聞了

AI神器BBU噴發 體積小、反應快、壽命長

【文/吳旻蓁】

當AI伺服器一機搭載上百顆GPU、功耗飆破數萬瓦,穩定供電便成為運算效能能否持續的關鍵一環。在此趨勢下,體積小、反應快、壽命長、可直接裝在伺服器內部的BBU,逐漸取代傳統UPS,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

AI應用百花齊放,在算力越跑越快的背後,如何穩定支持每一場高密度運算,是必須正視的一大問題。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資料中心最怕的問題就是「沒電」、「斷電」,一旦在高算力運作時遇上突發停電或供電不穩,輕則造成模型訓練中斷,重則資料遺失、伺服器主機損壞,這對AI應用與服務來說是無法承受的風險。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去年曾表示,AI超級電腦必須設置在電力充沛的地方,凸顯AI運算對電力的高度依賴,也間接說明,在AI晶片功率與部署密度不斷攀升的趨勢下,AI伺服器所需的電源供應與備援電力也就日益重要。

BBU替代UPS成新趨勢

因此,自去年底市場傳出GB300有望將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列為標配時,鋰電池模組族群股價紛紛啟動,包括AES-KY、順達、新盛力、加百裕、西勝等業者皆走出強勢波段。提及備用電源裝置,BBU普遍會與不斷電系統(UPS)做比較,事實上,兩者的主要目的皆為避免伺服器在不穩定的供電狀態下,造成資料遺失或伺服器設備毀損的緊急備用電源裝置。

過去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料中心多採用UPS,但近年來紛紛改以BBU取而代之,因UPS系統體積大、效率低,難以應對AI資料中心機架化的要求,且因其為獨立裝置需要能源房;反觀BBU,其體積小、反應快、壽命長,並能精確整合至每一個伺服器節點中,可提升空間利用率,成為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模組化備援方案。

根據Digitimes研究指出,假設市場滲透率達五○%,全球AI伺服器用BBU市場規模於二五年將達到約三.七億美元,且滲透率快速提升,成為伺服器電力備援的關鍵品類。另,EVTank報告指出,二四年全球BBU鋰電池出貨量已達○.五億顆,預計三○年需求將超過六億顆,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此外,法人指出,五.五kW的AI伺服器目前已經陸續出貨,預期下一世代的新晶片AI伺服器將搭載八kW的BBU模組;再者,未來單機櫃將搭載超過五○○顆GPU,意即功耗持續提升,將再推動BBU規格大幅升級,預估至二五kW以上,並同步使鋰電池模組內的電芯數、管理單元、熱設計等都需同步升級。

滲透率拉升、產業成長空間大

先前市場熱烈討論BBU是否會列為GB300的標配,對此,順達經營層就提及,雖沒有具體看到哪份文件有特別寫到BBU已經被列到標配,但AI伺服器在資料中心使用到BBU的機率相當高,在出貨需求的數量上的確有看到持續上升的狀態。由此可見,目前BBU已成為高性能運算部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元件,對於電力穩定性與數據安全性提高至標配層級,台灣相關供應鏈無疑進入戰略風口。

進一步來看,台廠在這波BBU風潮中可說擁有優勢,從電芯模組到連接器與系統整合多有涉獵,且在伺服器製造與電源管理領域早已深耕多年,具備快速導入與客製化能力。像是新盛力、AES-KY、順達等廠皆透過車用或儲能市場鍛鍊出高可靠度產品。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59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中小題材股 短多焦點

西勝 強攻BBU

AES、順達 四檔電力強

系統電、加百裕結盟 強攻BBU美國製造

相關新聞

2柰米神助攻 材料、設備、封裝最賺

市場屏息以待台積電法說會,外資一邊下修毛利預估,一邊仍喊出加碼評等,顯示長線看多不變。隨著擴廠動能延續、供應鏈業績齊揚,台積電持續扮演牽動台股多空方向的關鍵力量。

謝金河:AI奔流仍方興未艾 新型態的產業革命帶動投資

這個禮拜世界的新焦點又落在黃仁勳身上!這次黃仁勳再度走訪北京,行前他先拜會川普及川普的團隊,說服川普團隊,他認為完全封鎖晶片,只會激發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決心,美國要讓中國持續美國研發的先進晶片,並且保持持續領先,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吸引中國AI人才,這個談話獲得川普認同,並且得到H20銷售中國。

前50大市值新面孔 輝達掀起巨浪 AI大吸金

上市櫃指數今年漲跌幅分別為-0.86%以及-9.19%,居全球股市末段班。不過AI伺服器及台積電股價漲幅卻明顯高於指數,且前50大總市值公司不少新面孔,正代表台股質的變化!

ETF除息潮 搶搭配息列車

七月掀熱潮,將有多達八五檔ETF除息,包含債券型、股票型ETF總共釋出逾三五六億元現金活水,這波資金回流將再度為台股注入動能。

歐洲軍火工業城欣欣向榮

北約國家的國防工業不只扮演著經濟火車頭角色,也成了激勵類股大漲的利多題材;此外,也使得不少原本黯淡無光的城市,恢復了活力。

企業瘋併購 擴張營運版圖

市場變化加劇,靠併購加速跨域整合,已成為搶占下一波成長曲線的關鍵武器;不少台廠近年亦透過收購切入新市場、補強產品線,加快擴張版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