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明星賽/郭俊麟復刻12強求婚橋段騙到隊友 陳冠宇有先報備

漢翔、千附精密搶下軍工紅利

【文/方亞申】

美國為結束俄烏戰爭一度中斷供烏武器,歐盟國家突然驚醒,軍火必須自給自足不能任由其他國家控制,計畫投入超過一兆歐元於軍工產業。台灣面臨中國增加機艇繞台及軍演次數,也積極提高國防預算,相關供應鏈業績股價看好。

最近總統賴清德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還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主要就是在配合美國對付中國的鷹派抬頭,對中國來硬的!台灣在野黨卻大刪預算,美國政府官員點名批判,台灣要美國保護,還要砍軍事預算,就像美國選前川普所言,台灣在幾千英里外,為何要派美國子弟兵去保護?

台灣本體必須自我提升軍事實力,為此也傳出屆齡服兵役要從現在一年延長至二年,要求幾乎所有官兵都要會操作刺針飛彈及加強射擊。敵對勢力就在距離台灣一二○公里外,以現在的飛彈,隨時可攻擊;甚至中國加強在台海周遭巡弋、演習,哪天轉為藉演習為名攻擊,誰也說不準。

台灣國防支出逐漸增加

另一方面,保密防諜政策再次抬頭,尤其對於網路宣傳武統的台籍中國人,藉著言論自由宣傳武統,有可能傷害到台灣人民性命,當然為所不容。這不是言論管制而是牽涉到國家安全,態度不強硬,對於那些支持台灣的國家,人家何必幫助台灣;此外,恢復軍事審判是根除間諜問題的必要之舉,且強化反滲透作為是為了嚇阻及加強韌性,而非挑釁對岸,尤其在網路發達的今日。

對於台灣自我防衛,除了對於不友善言論管制有其必要;對內雖不必像是以色列全民皆兵,但是保持及訓練一定作戰實力應該落實。否則向美國或國際買更好的武器,不會用或操作不順暢等同於沒買。這次俄烏戰爭給予台灣很好借鏡,不好好珍惜、訓練各類兵種,未來若發生眾所不想見到的戰爭,主戰場在台灣,最近也傳出為了因應戰時支援,內政部和國防部將修正替代役演訓召集辦法,放寬召集年限與次數,也刪除全年受召集總日數,不得超過六○天的規定。尤其見到美國在日本駐軍已逐漸從日本本土或沖繩第一島鏈,移轉至第二島鏈關島及周邊島嶼,對中國近十年大舉投入建設陸海空以及太空軍事設備,連美國都不敢掉以輕心。

台灣近幾年國防支出金額的確也呈現增加趨勢,從疫情前的三千億元左右,到去年若加計特別預算,已接近六千億元,但此金額對於美國要求最基本的軍費占國民生產毛額(GDP)三%還有段距離。以台灣近兩年GDP金額超過八千億美元計算,三%約二四○億美元,折合台幣約八千五百億元,還差約二千多億元空間;而美國國防副部長還曾說必須提高至GDP的十%,也就是超過二.五兆台幣才夠。

德國恢復生產軍工不難

日本現在一年軍費支出逾六百億美元,韓國約三九○億美元,若台灣軍費支出達GDP十%,豈不超過八百億美元!當然距離中國近三千億美元、美國近九千億美元還有很大距離,但以人口而言,將名列全球前茅!當然這可能性較小。

現階段段受俄烏戰爭影響,不管是舊武器或是服役中乃至實驗性質武器都送上戰場,大幅度消耗全球武器庫存。而川普政府上台,一度祭出為壓迫俄烏和談,停止供應烏克蘭武器及情報。歐盟國家對此大為火大,這次歐盟非常注意烏克蘭是否被俄羅斯拿走,主要就是二戰前德國拿下波蘭,大家不以為意,而後德國開始攻城掠地,整個歐陸都陷於德軍作戰範圍,進而出現二戰。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45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川普調高非美製汽車關稅  分析師:馬自達、GM可能虧損、豐田少賺30%

川普助攻軍工!00965年內漲幅18.84% 遠超台、美股大盤!0050、QQQ都不是對手

非美製車款無一倖免!川普正式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Intel前執行長:台積電核心仍在台 美難成晶片龍頭

相關新聞

2柰米神助攻 材料、設備、封裝最賺

市場屏息以待台積電法說會,外資一邊下修毛利預估,一邊仍喊出加碼評等,顯示長線看多不變。隨著擴廠動能延續、供應鏈業績齊揚,台積電持續扮演牽動台股多空方向的關鍵力量。

謝金河:AI奔流仍方興未艾 新型態的產業革命帶動投資

這個禮拜世界的新焦點又落在黃仁勳身上!這次黃仁勳再度走訪北京,行前他先拜會川普及川普的團隊,說服川普團隊,他認為完全封鎖晶片,只會激發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決心,美國要讓中國持續美國研發的先進晶片,並且保持持續領先,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吸引中國AI人才,這個談話獲得川普認同,並且得到H20銷售中國。

前50大市值新面孔 輝達掀起巨浪 AI大吸金

上市櫃指數今年漲跌幅分別為-0.86%以及-9.19%,居全球股市末段班。不過AI伺服器及台積電股價漲幅卻明顯高於指數,且前50大總市值公司不少新面孔,正代表台股質的變化!

ETF除息潮 搶搭配息列車

七月掀熱潮,將有多達八五檔ETF除息,包含債券型、股票型ETF總共釋出逾三五六億元現金活水,這波資金回流將再度為台股注入動能。

歐洲軍火工業城欣欣向榮

北約國家的國防工業不只扮演著經濟火車頭角色,也成了激勵類股大漲的利多題材;此外,也使得不少原本黯淡無光的城市,恢復了活力。

企業瘋併購 擴張營運版圖

市場變化加劇,靠併購加速跨域整合,已成為搶占下一波成長曲線的關鍵武器;不少台廠近年亦透過收購切入新市場、補強產品線,加快擴張版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