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琉球店家傻眼!澳門遊客叫救護車疑為搭便車裝病 車抵衛生所又不看病

血腥星期六!川普裁員大刀砍向美國之音 自由亞洲電台合約也喊卡

AI股行情重啟的2個條件 全新投資思維

【文/林麗雪】

DeepSeek對資本市場帶來的衝擊仍餘波盪漾,不僅牽動AI硬體供應鏈的評價調整,機構法人亦啟動中長期部位調整,今年投資AI股要有全新思維。

無可否認,DeepSeek的出現,是AI股在奔騰多時後,碰上的最大亂流,不僅牽動AI股的重新評價,土洋法人也針對手上AI股的部位進行中長期的調整,至今DeepSeek帶來的衝擊仍餘波盪漾,尤其對硬體股的調整甚鉅,今年針對AI股的投資要有全新的投資思維。

硬體股成長預期已見頂

蛇年一開年,AI股就因為DeepSeek迎來驚滔駭浪,雖然市場一致評估,更強大的AI模型有助降低整個AI應用市場的終端成本,進一步加速AI普及,加上北美四大CSP廠針對AI的資本支出仍高掛,軍備競賽持續不停歇,且長期來看,隨著AI應用的普及和新應用場景的出現,對算力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AI產業將因DeepSeek開啟全新的應用紀元,無礙於長期的發展動能。

然市場擔心,DeepSeek低成本的模式勢必迫使CSP廠或AI模型公司重新評估其成本結構,進而降低硬體的使用量,加上大型外資券商近期考量GB200 NVL72生產良率不如預期,且產業鏈生產學習曲線仍長,陸續下修GB200 NVL72今年的出貨量,讓過去一段時間大漲的硬體股,紛紛在出貨預期下修下劇烈修正。

繼摩根士丹利將輝達GB200NVL 72今年的出貨量從原預估的三~三.五萬櫃大舉下修至二~二.五萬櫃後,美林證券也跟進將今年GB200 AI伺服器的出貨量從原先預估的五萬櫃下修至三~四萬櫃,主要考量NVL 72製造良率低,認為今年主要AI伺服器出貨將以GB200 NVL36為主要貢獻。

AI伺服器全年出貨量下修,過去一段時間大漲的硬體股,出貨成長動能也勢必受到衝擊,第一金投信投資長曾志峰就坦言,AI硬體廠今年的業績雖仍會不錯,但由於成長預期到頂,市場是否願意像過往願意再給予二○~三○倍的本益比,就值得商榷,而這勢必會使得硬體股未來一段時間的表現相對疲弱,短中期進入籌碼整理及評價調整已是確立。

不僅僅AI硬體股如此,法人也指出,過去一段時間因應CoWoS產能擴張而受益的半導體設備股,同樣也將面臨評價修正的壓力,以萬潤、辛耘為例,在去年營收年成長率分別高達三六○%及四○%後,營收基期墊高後,雖然短期營收表現還是很強,但能否維持去年的高成長,就有待考驗,一旦營收開始趨緩,評價就可能會再進一步向下調整,建議投資人仍應避開,不要隨意逢低承接。

變數多 衝擊不可不慎

再者,川普關稅戰恐波及台積電的變數亦尚未排除,雖然川普不見得會對台積電加徵關稅到一○○%的程度,但一般評估,課徵關稅的可能性極高,一旦有所動作,台積電股價勢必會受到影響並導致台股嚴重波動,這個變數仍不能夠過度輕忽。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39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台股開盤下跌26點 台積電開低10元

台積電(2330)股價破1100元反而不吵要分割?網勸「做1事」更實在

台積大投資9,000億銀彈上膛 在美召開董事會通過七大議案

相關新聞

精選5%殖利率的優質股

台股進入股息宣布旺季,一般只要股息殖利率超過四.五%,就屬於相當不錯;當然還要看景氣位於何處,填息機率高是率先選擇標的。

全球AI資金重整旗鼓

川普關稅政策持續干擾金融市場,重量級機構法人投研內部已陸續出現調降股市投資預期聲音,資產配置也大挪移,究竟土洋操盤人如何因應川普變局?

換手再攻

川普總統並未排除美國經濟萎縮甚至進入衰退的可能性,美國三大指數今年報酬率皆轉為負值,台股亦向下回測年線,電子類股為重災區,擁業績、殖利率等題材的低基期個股,相對較具抗跌力道。

謝金河:尋找台股新生態系

二○二五年世界因為川普而改變,而川普揮舞大刀,也正在重塑世界的秩序,但是權力再大,也掌控不了金融市場的變化。從權力的角度來看,川普及Tesla的馬斯克無疑是當今世上權力最大的兩個人,川普可以決定別的國家生死存亡,馬斯克可以揮舞大刀裁人,他們的權力無限大,但是他們兩人代表性的公司今年在華爾街最慘。

GTC 2025來了!

在今年的GTC大會上,市場預期輝達除了展示GB300、CPO交換器之外,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與推理運算模型興起,將推動高效能GPU的需求持續成長。

巴菲特擬加碼日本五大商社 首重現金部位

巴菲特青睞投資日本五大商社,除了本益比不高外,這些商社的現金部位、現金/淨利的比值都很高,也高於其他產業,凸顯他們的財務體質相當健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