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AI應用全面擴散

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謝金河】

但是對市場帶來更大衝擊的是元月二十七日中國的大型語言開發模型DeepSeek橫空問世,這個標榜只花了五八○萬美元打造的開放式平台,瞬間取得一億用戶,而川普入主白宮,他找來軟銀孫正義、甲骨文艾利森及OpenAI奧特羅共同成立Stargate,要集資五○○○億美元進軍AI形成一個非常強烈的對比。

美國用巨資打造AI生態系,中國卻用蒸餾的手段從GDP找到新的路徑,而且成本代價極低,二十七日DeepSeek問世,立刻對市場造成猛烈撞擊,這一天堪稱是AI產業大屠殺,首當其衝的Nvidia一天市值蒸發五八九○億美元,台灣全年GDP大約才七六○○億美元,輝達一天幾乎蒸發三分之二的台灣GDP,這個衝擊非同小可,台灣的TSMC ADR當天重挫十三.三九%,跌掉二九.五七美元,甲骨文、ARM二十日參與Stargate計畫的公司,股價都大跌逾十%以上。

台股慢慢填補跳空缺口

元月二十七日這一天,美股乍看平靜無波,但是AI供應鏈大跳水,都出現大跳空缺口,台股在二月三日開紅盤,過了一個新年,加權指數大跌八三○.七,留下一個大跳空缺口,在元月二十二日封關日收盤二三五二五.四一,經歷了一周的努力,加權指數最高來到二三四八五.五一,慢慢把元月二十七日的大跳空缺口回補回來,台股又回到龍年最後交易日附近,指數慢慢填補跳空缺口,技術面逐漸好轉。

回頭檢視一下,元月二十七日這個大跳空下跌似乎重新調整台股的生態系,而這一天對全球股市也帶來重大影響。元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台積電從一一三五急殺到一○六○元,這是指數下跌重要源頭,當天外資賣超台股七四三億元,賣超台積電一○二九八張,當天賣超集中在先前跟著輝達大漲的AI協力廠身上,外資賣超廣達二一六四○張、鴻海九五六四○張、緯創二四九一六張,台達電九一六九張,日月光六六七六張。

這一天台股堪稱豬羊變色,這兩年隨著輝達大漲的個股,在元月二十七日都出現重挫,黃仁勳去參加尾牙的緯創最低跌破一○○元、緯穎跌到二○○五元、鴻海跌到一六三.五元、技嘉最低到二三○元,當天散熱的雙鴻、奇鋐都殺到跌停,矽光子、CoWoS相關個股跌幅都很慘重。這些跟隨輝達創下驚人漲幅的個股都出現顯著回檔,而且如鴻海、廣達、技嘉、緯創、緯穎等都跌破年線,這個跌入空頭排列的現象十分值得留意。

聯發科市值追趕鴻海

不過過去一周,市場又誕生不少新強勢股,這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聯發科、華碩,聯發科在二十七日上漲三五元,華碩上漲四二元,漲幅六.九二%,已寫下六七五元新高,聯發科也漲到一五七○元,都寫天價紀錄。如今聯發科市值二.四一兆,已逐漸逼近鴻海的二.四八兆元,聯發科看起來有追過鴻海之勢。過去聯發科以手機晶片為主,這次和輝達合作GB10晶片,奮力在AI PC領域突圍,這是聯發科在AI新運用領域的機會,如果市值能拉升到一○○○億美元,這也是台灣IC設計產業走向國際的新開端,值得繼續往下看下去。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39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泰總理會習近平稱「台是陸不可分割一部分」 謝金河揭下場:這些產業關門

美對加、墨課重稅是拿刀砍自己?川普會保護台灣?謝金河:敵我不分是大麻煩

黃仁勳身價一天縮水逾6800億元 跌出富豪榜前10名

鋼鐵股變「慘業」 他批日是元兇、教會陸傾銷、產能過剩…謝金河:內捲全球化今年顯學

相關新聞

企業瘋併購 擴張營運版圖

市場變化加劇,靠併購加速跨域整合,已成為搶占下一波成長曲線的關鍵武器;不少台廠近年亦透過收購切入新市場、補強產品線,加快擴張版圖。

製鞋股利空出盡了嗎?

製鞋廠主要生產基地關稅大致底定,不確定因素終結,業者坦言品牌廠可望積極恢復拉貨,下半年起製鞋廠營運有望倒吃甘蔗!

晶片聖杯 台積電揭大而美法案助攻關鍵

隨著《大而美法案》過關,將半導體投資抵免提升至35%,有助加速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在美設廠,在產能擴大之下,也將帶動廠務、設備、耗材等需求增加。

謝金河:強勢領航股破繭而出 台股的三道柵欄

川普的關稅驚嚇又來了!大家記憶猶新的四月二日川普在白宮拿著手板唸出每一個國家將要被課徵的關稅,第一時間,全世界幾乎都崩潰,尤其是亞洲相關國家,從柬埔寨四九%、寮國四八%、越南四六%、緬甸四四%,到泰國三六%、印尼與台灣三二%,大家都被川普嚇到,隨之而來的是全球股市大暴跌。

站對Q3行情風口 AI概念股 誰領漲?

輝達、微軟頻創歷史高價,聯準會九月後有望轉降息,川普關稅、匯損利空卻抑制台股,在這個充滿轉折與機會時期,台股投資人該如何布局?

韓國斗山集團 擦亮金字老招牌

擁有將近一三○年歷史的斗山集團,子公司在核電、氫能與發電設備拓展到海外,加上本身在電子材料的競爭力被看好,造就上半年股價表現凌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