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過年求「錢母」聚集財氣!1禁忌別觸犯…求財恐變散財

整理包/漢他病毒今年首例確診!有何症狀、如何治療、是否人傳人…6大關鍵一文看懂

再創生肖年封關點位史上最高!金龍年漲30% 台股上漲225點、收23,525點

貨櫃航運Q3亮眼 Q4小高潮

【文/黃俊超】

貨櫃航運進入傳統淡季,不過歐洲線十一月起進入密集換約期,有望拉開現貨運價與合約運價價格差距,或將提高簽約意願與長約價格。

上海航交所十一月二十二日報價,連續兩周走低,美西線跌幅較重、歐洲線相對平穩,雖然與七月上旬高三七三三.八點有段差距,不過優於去年同期。進入淡季運價仍相對穩定的原因之一,來自市場擔憂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祭出高關稅政策,目前已直指墨西哥、中國與加拿大,台灣也曾被點名,而中東戰事依舊是人間煉獄,紅海危機短期之內仍是難以獲得舒解,供需之間的平衡未見好轉跡象。

每年第一季中後段與十一月,是貨櫃航運產業需求相對較為平淡的時期,最旺的時間點則落於第三季(今年提前),主要為因應第四季的消費旺季,歐美通路商建置安全庫存而提前備貨,於中國農曆年前也會有提前拉貨的小旺季,二五年農曆春節在一月下旬,因此預估今年小高潮將會稍微提前。此外,若為川普當選,在就任正式宣布關稅行政命令之前,也可能帶來搶運潮。

農曆春節前的小旺季

美東碼頭十月初罷工事件,顯得雷聲大雨點小,雖然碼頭自動化議題暫時擱置,不過在薪資方面已有共識,衝擊相對可控,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有太大影響力。去年底、今年初巴拿馬運河因水位過低,造成可通過船舶大幅降低,目前已接近完全解決,整體約當回到二三年的正常水準,其中貨櫃船過境量已較二三年平均水準高出十二%。預估短期內暫時不會再遭到這兩大因素干擾。

但是核心關鍵在於中東戰火造成紅海危機延續,是消化過剩運力、維持運價的主要原因,Clarksons Research報告中指出,紅海危機等同提升整體海運需求三%,其中貨櫃船高達十二%,蘇伊士運河船舶過境量較二三年平均值下降達七○%,目前多數船公司二五年規劃依舊是採取繞道策略為主,而另外一個要留意的部分,則是基於國際海事組織(IMO)強制性減碳措施,船舶汰舊換新速度也與供需平衡有直接連動。

馬士基航運第三季財報亮眼,不僅優於市場預期,且上修二四年EBIT至五二億~五七億美元,為過去六個月內第四度上調年度獲利預估,另也預期紅海衝突影響將會延續到二五年。三大機構預估報告初估,Clarksons預期二五年全球運力年增率為四.六%、需求成長○.八%,Drewry預期運力成長四.四%、需求成長二.三%,Alphaliner預期運力成長五.八%、需求成長二.五%。

新聯盟帶來的影響性

三大研究機構皆預期新增運力供給將會呈現趨緩,需求則維持溫和成長,整體供過於求幅度將有望呈現收斂,其中最大關鍵在於紅海危機解除時間點。根據Drewry表示,二五年即將交付約三○○萬TEU新造船,不過很可能因市場擾亂抵銷,導致運價仍維持相對高檔,且也預估就算紅海重新恢復航行,可能釋放約二五%運力,然運費也不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Drewry預估紅海危機解決時間點恐將持續到二六年。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28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航運業者稱不會冒然返回紅海 貨櫃三雄撐盤

紅海危機仍在 海運業者不會冒然返回紅海

英國再制裁30艘「影子艦隊」船舶 打擊俄國石油收入

貨櫃第4季船舶歲修期 運力更緊俏

相關新聞

晶片王者 聯發科

聯發科去年營收創下歷史次高,今年除了智慧手機市場可望持續復甦之外,與Nvidia合作推出的超級晶片,可望為營運成長帶來新的動能。

謝金河:在巨變中尋找投資線索

時間飛逝,一下子二○二四年再見了,跨入二五年,全世界迎來川普的新時代,其實這對大家並不陌生,二○一七年川普上任就試圖改變世界,二○一八年三月他祭出貿易戰,正式揭開美中角力的序幕,全球供應鏈在接下來的川普、拜登時代,也面臨更巨大的衝擊。

備戰川普式動盪

川普總統是否再說出一些驚世駭俗言辭或政策,市場正觀望,眼前美元指數震盪走升,亞洲主要股市普跌,台股選股策略須有基本面當靠山,方可持盈保泰!

台積電重磅法說前夕 法人喊進

春節前重頭戲的台積電法說會登場,為科技產業及台股定調新一年的趨勢與方向。今年在二奈米及CoWoS帶動下,相關概念股業績可望有好表現。

全球債市殖利率大噴發

美國經濟數據比預期強勁,十年期美債期限溢價創近年新高,債市對利率市場前景與去年九月有很大的變化,還有籌碼面與市場面的風險,引發殖利率走高。

封測、測試介面廠靜好歲月

受地緣政治的影響,全球封測版圖正在重組,而台灣封測廠掌握產業優勢,持續加強深耕先進封裝技術,鞏固在AI GPU等高階晶片領域的競爭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