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效應…海空運有亮點 報價持續高檔

【文/黃俊超】

貨櫃航運報價持穩高檔震盪,空運已提前出現拉貨需求,帶動相關業者業績表現亮眼,下半年展望相對樂觀。

台灣出口金額連續九個月正成長,七月出口三九九.四億美元,月增○.一%、年增三.一%(若按新台幣計算增八.二%)。財政部表示,出口主要受惠AI應用浪潮,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一二九.六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三八.六億美元、四二.四%,不過電子零組件、運輸工具、基本金屬及其製品,都較去年同期衰退。

八月出口續增機會濃厚

累計前七月出口二六四九.五億美元、年增十%(按新台幣計算年增十四.八%),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增幅九三.四%為最高。主要出口國方面,台灣對美國出口六三五.七億美元,增加二四三.八億美元、年增六二.二%,對東協出口四九○.八億美元,增加七七.七億美元、年增十八.八%,不過對中國與香港年減三.九%、對日本年減二○.八%、對歐洲年減九.八%。

財政部對下半年的出口展望仍維持樂觀,除了AI應用進入終端用戶產品,對台灣相關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外,也認為隨著豬肉季節的到來,出口將逐步向上攀升,預期八月出口年增速將加速至六~九%。不過必須留意的是美國的經濟狀況,荷蘭金融公司ING集團報告指出,台灣出口強勁主要由電腦相關產品推動,其他領域則顯出一些脆弱跡象,若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則對台灣的影響將會比正常狀況更嚴重。

中東戰爭恐越演越烈,背後擁有伊朗支持的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Hamas,領袖Haniyeh遭暗殺身亡,伊朗揚言對以色列進行報復,美國國防部長Austin重申將致力於一切可能措施保衛以色列,除核能動力潛艦七月起以駐守地中海之外,近日公開航空母艦打擊群加速開赴中東部署。以哈衝突自去年十月至今未見停歇,則紅海危機也難有轉圜,海運業者持續繞道而行,恐怕是短期內不得不的選擇。

除了紅海危機之外,北美的美國與加拿大也都分別出現狀況。加拿大兩家鐵路公司取得罷工權,若最終罷工或停工,則將使得更多海運改走美西線,對於運價將帶來更正面的影響;美國則是美東碼頭勞資談判陷入膠著,現有合約至九月三十日到期,若出現罷工或停工,也可能會引發搶運潮,畢竟之後接著傳統的購物旺季,零售商建倉需求勢必增溫。

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自七月初高點已是連續五周下滑,根據八月九日最新數據顯示,四大主要航線都下跌然跌幅收斂,仍處於三二五三.八九點的相對高檔。台驊投控法說會上表示,原先預期海運運量高於供給將近一成,但因紅海危機而繞行而抵銷大部分,近期回檔主要是因為運價短線漲幅過大,非屬聯盟的小型船公司(俗稱野雞船)低價競爭,及終端零售商心態偏向觀望。

長榮七月營收年增逾倍

長榮七月營收五四三.九億元,月增二八.六%、年增一三二.二%,第二季獲利超過一個股本、EPS十三·七元,上半年二一·八六元,累積前七月營收成長五八.二%。由於運價五月起出現一波漲勢,加上北美新一輪航線換約價格優於去年,帶動貨量與平均運價雙雙成長,法人預估第三季營運將可望持穩正向。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13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台科大將成立半導體聯盟 攜手美國共創印尼人才培育地

出賣以色列釋善意?美國疑密派代表團赴伊朗 提供暗殺哈尼雅特工名單

00957B登場 兆豐投信:聚焦美國前500大企業公司債 參與債市領息契機

加薩停火能阻伊朗報復以色列 拜登:這是我的期望

相關新聞

企業瘋併購 擴張營運版圖

市場變化加劇,靠併購加速跨域整合,已成為搶占下一波成長曲線的關鍵武器;不少台廠近年亦透過收購切入新市場、補強產品線,加快擴張版圖。

製鞋股利空出盡了嗎?

製鞋廠主要生產基地關稅大致底定,不確定因素終結,業者坦言品牌廠可望積極恢復拉貨,下半年起製鞋廠營運有望倒吃甘蔗!

晶片聖杯 台積電揭大而美法案助攻關鍵

隨著《大而美法案》過關,將半導體投資抵免提升至35%,有助加速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在美設廠,在產能擴大之下,也將帶動廠務、設備、耗材等需求增加。

謝金河:強勢領航股破繭而出 台股的三道柵欄

川普的關稅驚嚇又來了!大家記憶猶新的四月二日川普在白宮拿著手板唸出每一個國家將要被課徵的關稅,第一時間,全世界幾乎都崩潰,尤其是亞洲相關國家,從柬埔寨四九%、寮國四八%、越南四六%、緬甸四四%,到泰國三六%、印尼與台灣三二%,大家都被川普嚇到,隨之而來的是全球股市大暴跌。

站對Q3行情風口 AI概念股 誰領漲?

輝達、微軟頻創歷史高價,聯準會九月後有望轉降息,川普關稅、匯損利空卻抑制台股,在這個充滿轉折與機會時期,台股投資人該如何布局?

韓國斗山集團 擦亮金字老招牌

擁有將近一三○年歷史的斗山集團,子公司在核電、氫能與發電設備拓展到海外,加上本身在電子材料的競爭力被看好,造就上半年股價表現凌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