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產業小奇兵 就是它!

【文/周佳蓉】

國防預算逐年提高,無人機被視為不對稱作戰制敵的關鍵利器,軍民聯手打造商用軍規無人機,將為產業注入量能,神耀科技可望從中竄出頭!

政府近年在國防政策的推展頗受各界關注,更成為台灣航太產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尤其開打的俄烏戰爭雙方均大量部署無人機規模,執行監視與攻擊雙重任務,成為台灣相當重要的歷史借鑑。

國防部提交二○二四年的預算高達六○六八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有一三○六億元的軍事投資,較二三年大幅成長三三六億元,重點在購置勇鷹號高教機、國造潛艦、各式彈藥和無人機系統建置,且將用來採購一七七九架軍用商規無人機。暌違四年後,在九月舉辦的航太國防展,無人機亦為展會的重頭戲之一,當中更匯集了中光電、雷虎、亞航、未上市公司經緯航太、碳基科技等相關業者積極參展,展現台灣無人機製造實力。

微型無人機採購年終決標

無人機(UAV)是指不需要駕駛員的飛行器,能透過無線通訊系統從遠端操控或完全自主飛行,目前已供軍方使用並量產的機型包括銳鳶、摩羯、紅雀、劍翔等無人機,中科院還正研發五款六型機,會依照軍方提出需求,以強化台灣不對稱對戰實力,中科院曾表示軍規軍用無人機國產自製率已達八成。

而結合了各式軟硬體的感測器、控制系統、通信系統等無人載具系統,過去數年就已在製造業、物流業、農業被廣泛運用,用來提高作業效率和生產力,已有不少業者切入其中,而為了強化國軍無人機戰力,政府近年除了透過中科院開發多款機型外,也組成無人機國家隊引進民間廠商參與,其中國防部二二年就將軍用商規無人機分為微型、目獲型和監偵型的陸用型、艦載型五款開發案類型,分別讓雷虎科技、經緯航太、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神通資訊科技、佳世達、自強工程顧問、長榮航太、富蘭登科技、智飛科技等九家公司,成為主導開發商,並陸續於七月底繳交原型機測試,配合國防部標案的採購合約,最終由七家業者脫穎而出與經濟部簽約,成為商用軍規無人機供應商。

關注其中已獲得實績的無人機領導廠商,雷虎今年首度將無人直升機T-400、商用無人機TM-450於航太展展出。T-400由碳纖維及鋁材輕量化結構製成,可搭載相位陣列雷達及高倍率雙光攝影機,更具備「群飛通訊」功能,在通訊中斷情況下,可迅速恢復災區及戰區通訊網;自行研發的TM-450八月底通過國防部軍用商規的無人機測試,結合以色列軍用科技,鏡頭甚至具備AI技術計算目標經緯度的能力,包括國防部在內TM-450在手訂單已達三千架,隨著國防部將釋出一四五八架「微型無人機」採購案,年底前將決標,雷虎若順利爭取到訂單,最快可於明年第一季出貨、貢獻營收。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73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葉門叛軍出手!擊落美軍MQ-9死神無人機 造價9.6億元

座頭鯨母子脫隊迷路「海面上緊張狂繞圈」 海豚群現身1舉動連學者都驚呼罕見

奧賽特無人機應用嘉年華 百隊好手齊聚高雄

紐時:美國無人機盤旋加薩上空 協助解救被哈瑪斯綁架人質

相關新聞

資安國家隊 成員一次看

隨著政府、企業數位轉型持續,伴隨而來的網路攻擊、資安事件也隨之增加,台灣身為遭受網路攻擊最頻繁的國家之一,企業、政府對於資安的需求持續增加。

台積電法說威能減弱 原因揭曉

台積電法說會雖稍來好消息,但在關稅、需求等不確定因素籠罩下,股價利多不漲;不過因川普壓力,美國擴廠腳步加速,可望挹注漢唐、帆宣營運。

直擊Touch Taiwan

半導體封裝設備商在股價回檔後,基本面會受到嚴格檢視;第三類半導體則在中國廠商過度生產下,看不到產業未來希望;電子紙的元太每年的攤位規模越來越大,象徵電子紙發展欣欣向榮。

謝金河:美中關稅戰的底氣

川普發動的對等關稅戰左右全球投資視野,從四月三日迄今,全球股市都被川普的拳風擊倒,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巨大變化,全球股市除了中國、香港股市外,大多數市場跌幅都在兩成左右,具代表性的道瓊指數從四五○七三跌到三六六一一,最慘的是費城半導體指數從五九三一.八三跌到三三八八.六二,川普揮舞關稅大刀,科技七雄市值蒸發逾十兆美元,半導體成了重災區,從輝達、台積電、AVGO、AMD到ARM都是受災一族,台灣更是受到衝擊最激烈的國家。

熊市裡的鑽石股 這些族群正在悄悄回春

從關稅到聯準會,千言萬語都比不上川皇開金口,市場縱然恐慌氛圍已漸緩解,然仍持續隨之劇烈波動,短線上指數有望延續反彈,可留意領先強勢表態個股。

急單+豁免 Q2台股萬七就是低點

川普政策朝令夕改,市場動盪不安,從無差別對等關稅到突然延後90天,暫時替市場帶來喘息空間與急單潮。但這場「關稅攻防戰」尚未落幕,不僅考驗供應鏈韌性,也牽動台灣出口命脈。未來90天,是世界經濟秩序的緩衝期,抑或另一波風暴前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