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開高走高!道瓊收漲415點、那指季漲16%創2020年來最佳

不斷更新/清明連假首日國道清晨紫爆 籲避開7地雷路段

智慧醫療新藍海 生醫+ICT商圈已成形

【文/徐玉君】

最近幾年,全球科技富豪大舉進軍醫療市場,台灣有很強的電子業、優秀的醫療水平,兩大高智商領域的聰明人匯聚一起,已在智慧醫療領域擦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二○二三年全球景氣將延續二二年下半年疲弱態勢,還面臨地緣政治、金融波動、氣候異常,全球供應鏈的「友岸外包」…等因素影響下,使得經濟趨緩抑或衰退,可以肯定的是,為抑制通膨所進行的升息,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疑慮;在所有產業鏈中,最不受經濟景氣影響的生技醫療業,成為近來投資市場的避風港,也彰顯了生醫股的投資機會,而疫情所帶動的智慧醫療落地應用,更成為投資趨勢中的趨勢。

全球智慧醫療市場驚人

隨著科技進步,醫療產業數位化應用已成為趨勢,而數位醫療領域又包含醫療AI、遠距醫療與照護、行動醫療、穿戴式裝置、醫療資訊、數位藥房、AI藥物發現等應用;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統計,二○二○年數位醫療市場規模已達一四一八億美元,預估至二七年將達四二六八億美元,二一~二七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十七.四%,而這個成長來源主要為:一、智慧型手機滲透率高,醫療App創新應用推動產業發展;二、遠端患者監測的需求增加,且COVID-19的大流行更刺激遠端醫療應用的發展;三、創投資金投入的金額持續成長;四、無線通訊技術、雲端數據中心的發展下,個人醫療數據量測與收集變得更加容易所致。

且近年來由於科技巨頭的投入與異業合作,加上數據的儲存成本降低,CPU/GPU/ASIC運算能力提升,使得AI市場從一九年的三八九億美元,到二七年將成長到四二九二億美元,一九~二七年CAGR將高達三五%。而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對AI應用在醫療保健市場的報告指出,二○二○年市場規模僅為六七億美元,但預計到二八年市場規模將成長到一二○二億美元,二一~二八年的CAGR年更高達四一.八%。

醫療AI年複合成長率逾四成

工研院分析指出,台灣健康產業預估二○二五年將可達二八一九億台幣,全球智慧健康市場規模在二○二二年可達二二五五億美元。政府全力扶植生醫產業,推動精準醫療、創新科技醫療,力拚二五年生醫產值達兆台幣,工研院根據Stratistics MRC資料指出,一七年全球智慧醫療市場為一八二六億美元,預計到二六年將達到六六五四億美元,CAGR達十五.四%,台灣醫療市場將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31-2232合刊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登世界前3智慧醫院 中國附醫獲HIMSS數位健康指標認證

急診、手術室清消都靠它 工研院今與中國附醫簽MOU

工研院與中國附醫簽MOU 打造醫院機器人服務

好羨慕!員工想看五月天 仁寶請來尾牙「跨年」嗨翻

相關新聞

晶圓代工廠資本支出不喊卡

儘管受景氣影響,今年半導體業者投資縮手,但在新興應用帶動長期需求看漲下,半導體廠雖看似保守,但布局腳步並未停下,明年資本支出可望復甦。

缺電議題下的電力股 一路綠燈

隨著電價調漲勢在必行,缺電議題再次推升再生能源發電以及電網智慧化商機,包括重電三雄的中興電、士電、華城,及亞力、東元、華新都是可關注重點。

權值股撐盤 中小型股挾題材表態

國際銀行連環爆風波可望暫歇,聯準會升息也接近尾聲,短線台股面臨反彈過後與連假前賣壓,除了趨勢性個股隨題材奮起外,預期個股股價將逐漸回歸基本面展望調整。

謝金河:新的潛力股如何找?放眼台股第二季的新天空

時間過得真快,二○二三年才感覺剛開始,但第一季已經結束了,今年金融市場依舊充滿不安與變數,例如,Fed在三月二十二日完成一碼升息,假如從去年三月十六日起算,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Fed升息九次,共計升十九碼,這是暴力升息的極致表現。

盤點Q2滿血復活產業

最早進入庫存調整的面板產業,在TV面板報價已開始反彈,IT面板報價也即將展開反彈;另外,在手機、記憶體方面也開始有觸底反彈的訊號出現。

低軌衛星戰國時代 誰稱英雄?

即將有第三家低軌衛星營運商Kuiper邁入商轉,將挑戰SpaceX、OneWeb的地位,而今年的衛星展更是眾「星」雲集,台灣參展業者比往年更熱絡,凸顯出台廠競爭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