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漢、京鼎私募 引進策略夥伴

【文/劉瓊雯】
代工大廠鴻海除了自身積極轉型之外,也帶領旗下子公司一起往前推進,近期備受關注的樺漢、京鼎兩大私募案就是實例。
鴻海近年來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結合「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為的是要翻轉外界對鴻海的印象。然而除了自身的轉型,鴻海其實也發揮了母雞帶小雞的實力,帶領旗下子公司一同前進,不僅能使集團持續壯大,對子公司來說,也能發揮綜效,在各自領域走得更穩健,而董事長劉揚偉在去年八月下旬就曾經預告:不僅只有鴻海要轉型升級,集團其他子公司也都會出現調整變化。在近期備受熱議的兩大私募案件中,便可看出並非隨口說說。
工業電腦大廠樺漢的私募案,由科技巨頭谷歌(Google)旗下的Google International以每股二二六.九二元取得樺漢四八八○張私募股票,總金額約十一.○七億元;在交割完成後,估計Google International將持有樺漢四.六%股權,成為僅次於鴻海以及富邦人壽的第三大法人股東,預料雙方將進一步在軟硬整合平台服務以及工業元宇宙等領域深化合作,布局全球市場。
樺漢與Google深化合作
事實上,Google旗下公司與樺漢合作已不是首例,旗下Google Cloud在二一年十月中旬已與樺漢達成策略合作,並簽署合作備忘錄,除了結合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AI)演算之外,另外還包含了生產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2,專攻免手持工業穿戴式電腦,以及開發符合 Google Meet標準的硬體設備與相關周邊裝置等,以滿足跨產業的客戶群,積極拓展「產業元宇宙」龐大商機。
樺漢其實在去年便開始積極引進策略結盟,在與Google Cloud深化合作之前,八月就發行私募可轉債引進聯發科、威盛及旗下威鋒電子認購,樺漢是Google、Microsoft、Amazon等國際雲端服務商的主要工業電腦供應廠,且擁有包括零售、金融、博弈、製造等產業通路,此次再與Google合作,即展現其組建完整「智能製造生態鏈」的企圖心。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178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