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漢光演習再傳意外!志航基地憲兵V150輪型甲車側翻 2兵送醫

買了!iPhone 17 Pro傳增「全新罕見顏色」 相機鏡頭照片洩端倪

12星座「錢包破洞」在這…牡羊刷太多、獅子亂請客、他忘記取消訂閱

NVIDIA Inception 新創鏈結夥伴!華安醫學以 AI 找出老藥新用成功登記專利

撰文/陳澤樂

新藥開發公司華安醫學首度參與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展示跨足AI應用的新藥策略;總經理陳翰民表示,今年將推動新商業模式,鎖定專利10年內到期且熱銷的藥物,進行新適應症探索,再搭配自身藥物開發經驗,提供AI藥物再定位解決方案。

陳翰民表示,華安(6657)會優先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並熱銷的藍海藥物市場,加速找到新適應症,並透過細胞與動物驗證,進行專利 IP 智財布局與授權,目前已有 2 個潛力新適應症,預計今年進一步推動商業合作模式。

陳翰民指出,AI 可望突破傳統新藥「開發冗長、高成本與低成功率」等瓶頸,其中 AI 開發新成分藥物雖能優化分子設計,使成功率提升至 15~20%,但仍面臨數據與技術挑戰,相比之下,AI 驅動老藥新用因已具安全資料,有助成功率提升至 40%,可大幅縮短時程與降低成本。

陳翰民分享,運用多種大型醫療知識資料庫,如 PrimeKG、DrugBank、ChEMBL、PubChem,結合陽明交大語言模型與群聯 aiDAPTIV+ 平台進行新適應症探索,再搭配自身藥物開發經驗,提供精準可靠的 AI 藥物再定位解決方案。

華安 AI 輔助新藥開發的首席顧問許銀雄表示,今年的四大目標,分別為導入 NVIDIA Clara及 BioNeMo 工具套件,針對市面 1,760 種藥物進行大規模藥物重新定位與新機制探索,再與合作夥伴共建 AI 驅動老藥新用平台,並推動落地。華安將加速新適應症項目的推進,進行動物或細胞實驗驗證與專利申請,最後將研究成果申請專利,爭取授權與合作機會,以展開人體臨床試驗與後續的商業化開發,華安會先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終端銷售金額數值大的明星藥物,進行潛在新適應症的開發,期望一年有 10 個潛力案件。

許銀雄,以 AI 發展新藥的商業模式,華安將聚焦多個策略,第一是聯合開發,主要與藥廠或學研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滿足臨床需求的新適應症,第二是新用途專利授權,申請多國專利後授權藥廠進行後續的商業化發展,第三是 AI 平台授權與服務,第四是臨床合作,攜手醫療機構小型試驗。

陳翰民強調,華安醫學(6657)於 COMPUTEX 展示核心 ENERGI 平台與多項候選藥物,包括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異常性落髮、靜脈潰瘍、表皮水皰症與巴金森氏症,其中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已進入美台三期臨床試驗,預計2025年底完成收案與解盲,巴金森氏症也已完成一期試驗收案。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646期,訂購專線:02-6608-3998】https://www.marboweekly.com.tw

延伸閱讀

廣運 打入輝達水冷鏈

Nvidia為中國客製陽春版AI晶片 不用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 6月量產 售價砍半

搭上輝達就安心!這家半導體公司一宣布成供應商 股價一天翻倍

離台前再訪500盤名店「三六食府」!黃仁勳:有夠賀呷

相關新聞

機會來了!注意AI 拉回首選的重點黑馬

對等關稅將於本週出結果,預估股市短線將因此遭遇震盪,不過如果把時間拉到下半年的長度,那麼我們該注意下半年的重點成長產業即可

擁三引擎的AI軟體股:意騰-KY

美國對全球貿易夥伴的關稅談判已進入尾聲,在截稿日前,美國陸續向14國發出稅率信函,關稅大致與4/2一樣,南韓、泰國不變,日本從24%調升至25%,市場擔憂恐引爆全球貿易戰疑慮

切入AI、HPC有成的飆股

台股上漲到7/4的22842,因KD處在高檔,我認為會修正8天,但低本益比的AI伺服器、業績股拉回約3~5天在年線的22245~22150可落底,此回檔是因為川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

輝達GB300即將出貨 CCL先賺先贏

儘管川普公布的第一波關稅名單中沒有台灣,不確定因素引發台股回測月線,指數短線上再高檔震盪,但是強勢族群仍然可以脫穎而出,其中以銅箔基板最值得期待。

手握AI伺服器大單的ODM股─鴻海

川普宣布將對包括日本、南韓在內的14個貿易夥伴國實施高達25%~40%的進口關稅,並於8/1正式生效,這個稅率比起市場預期還來得高,甚至比起4/2公布的24%,還要多出1%來到25%

瞄準台積電2奈米受惠股!

台積電2奈米製程良率突破90%的天花板,五大客戶輝達、蘋果、高通、超微以及博通等五家搶進台積電2奈米訂單,而據傳輝達及比特大陸預計在2026年初率先應用2奈米製程,那麼,我們即將進入2025年下半年,相關台積電高階製程供應鏈個股就值得期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