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加倍奉還自己的失分 雙安助道奇強壓教士

看Threads氣炸超容易被爆雷!防雷劇透新功能登場 發文1招遮好遮滿

Google發出鐵粉邀請!意外曝光Pixel 10新手機亮相上市時間

本益比偏低的機器人:亞光

◎賴建承CSIA

2025年COMPUTEX展將於5/20~5/23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展出,今年共約1400家廠商參加,聚焦三大領域:包括智慧運算和機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來移動等,故包括AI伺服器、 AI NB 、板卡、機器人、矽光子、2奈米、網通等族群將不可小覷。其中在機器人方面,台積電於2025年北美技術論壇中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會有更多先進矽(Si)涵蓋其中,從大腦的處理器、連接技術,甚至到感測器及電源管理,半導體產值上看1兆美元。此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於5/19登台演講為Computex開場,市場期待能再次聚焦AI機器人發展前景。

上銀、台灣精銳股價領先攀高

5月以來包括AI伺服器、2奈米、網通等股價已率先走揚,機器人與矽光子在台積電與輝達加持下,加上股價基期偏低,研判將成為AI族群的兩個箭頭,相關指標股值得留意。其中AI機器人是台灣產業的新機會,台灣AI機器人生態系和相關供應鏈將是今年Computex一大關注重點。機器人產業包括工業機器人本體、關鍵零組件、機器人製程系統整合等三大區塊,其中工業機器人本體包括直角座標型機器人、SCARA機器人、並聯結構型機器人、多關節型機器人、AGV自走車等。關鍵零組件則包括軸承/齒輪、線性滑軌、滾珠螺桿、夾爪、PC-Based、PLC、工控系統、馬達、減速機、驅動器、機器視覺、距離感測器等。至於機器人製程系統整合,則有製程系統E化、汽車及零組件領域、機械金屬加工領域、3C電子零組件領域等。指標股上銀(2049)近期股價已自谷底敲敲彈升,台灣精銳(4583)也自530元彈至705元,研判在龍頭股帶動下,跌深的機器人供應鏈股價將看俏,其中機器視覺的亞光(3019)可多家留意。

亞光今年EPS估7.5元,本益比19倍

機器人族群之一的光學鏡頭廠亞光(3019),第一季營收為54.09億,年增26.13%,稅後淨利2.2億元,年增約98%,單季EPS0.79元。公司表示在數位相機、無人機/運動相機、手機稜鏡及瞄準器四大產品同步驅動下,全年營收有望較去年雙位數成長,且因產品高階化,毛利率將維持高檔。4月營收20.75億元,月增4.68%、年增29.06%,累計前4個月營收約74.84億,較去年同期成長26.93%。亞光2024年EPS5.79元,將配發4元現金股利。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645期,訂購專線:02-6608-3998】https://www.marboweekly.com.tw

延伸閱讀

黃仁勳來台掀「仁來瘋」宜縣議員促縣府爭取輝達研發中心進駐

微星發表全新AI筆電、桌機與手持裝置 COMPUTEX 2025精彩亮相

剛好會來台北…邀請黃仁勳出席世壯運開幕? 蔣萬安:有表達

輝達落腳台北市?蔣萬安:飯沒熟鍋蓋不要急著掀

相關新聞

DRAM報價回升的受惠股─南亞科

穆迪評級5/16將美債從最高信用評級Aaa下調至Aa1,原因是歷屆政府都無力削減預算赤字,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4.52%,美國公債相關ETF 5/19全面跳水

輝達台灣總部確定北士科 還有誰受惠

美中貿易情勢緩和,加上美國總統川普中東之行提振,有重大斬獲相當多的大訂單,上周美股四大指數創波段新高。美國川普政府對全球貿易對立的姿態放緩,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穩度提高。

今年重啟大成長的AI飆股

台股在4/9測長期17306第一隻腳,就漲到4/14的20023,隨之回檔修正到17893打第二隻腳,自此漲到5/16的21854都沒修正,目前K值達83.93%、D值87.77%

漢唐第二設備股:信紘科

受惠AI需求不斷擴大,台積電持續擴大先進製程產能,今年資本支出380~42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若承諾美國設廠將再加碼1000億美元的規模下,未來幾年台積電資本支出將居高不下

老AI族群!具備低本益比 + 高成長性!

從中級反彈,將進入回升行情?! 不過加權指數已經來到半年線年線至季線之間進入震盪整理,但是行情看法樂觀,預估短期整理過後仍將持續向上挺進,因為目前走勢已經處於長波段24416以來的C波修正結束,我們即將進入全新多頭行情的起點

NVIDIA Inception 新創鏈結夥伴!華安醫學以 AI 找出老藥新用成功登記專利

新藥開發公司華安醫學首度參與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展示跨足AI應用的新藥策略;總經理陳翰民表示,今年將推動新商業模式,鎖定專利10年內到期且熱銷的藥物,進行新適應症探索,再搭配自身藥物開發經驗,提供AI藥物再定位解決方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