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五月天假唱疑雲持續燒 阿信出手了:不必為任何事辯解

柯文哲存款比去年多288萬元 陳佩琪也驚訝給答案

比價效應 勤誠明年AI營收上看4成

【撰文/賴建承CSIA】

聯準會在9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今年將再升息一碼,2024年僅降息2碼,利率中位數落在5.1%,此舉讓市場擔憂利率長期間在高檔恐衝擊經濟,美股陷入動盪,美元轉強造成亞幣貶值,台股也在外資大賣下,失守半年線且一度破前低16264點,所幸AI股經過修正後逐步回穩,具有業績的個股更是處於高姿態整理,例如建承於本刊1552期介紹的營邦(3693),股價自350元漲至642元,波段漲幅高達83%,隨著8月EPS4.1元,7+8月EPS達7.6元之激勵,股價依舊站穩所有均線,這對於AI伺服器相關機殼廠將會啟動比價效應,其中明年業績大爆發的勤誠(8210)可望跟進。

勤誠明年AI營收上看4成

勤誠第二季在產品組合改善與匯兌收益助陣之下,呈現三率三升,單季EPS2.07元優於預期,累計上半年EPS 2.3元,但自結7月稅後盈餘0.72億,EPS 0.6元,營運尚未表態,累計前7月EPS2.9元。8月營收7.4億元,月增3.96%,年減27.8%,公司表示,現有AI相關專案陸續出貨,英特爾、AMD新平台第三季末小量出貨,第四季放量。至於第一款AI伺服器機殼將在第四季初進入量產階段,雖然部分客戶對於搭載輝達L40S之伺服器傾向採用通用、而非AI伺服器機殼,但勤誠第四季營收季增仍可達15%以上。展望2024年,勤誠AI營收占比將擴大接近40%,相較2022年的5%~10%、2023年的20%顯著增長。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561期,訂購專線:02-6608-3998】

延伸閱讀

南亞科市場喚起多頭記憶 威剛、品安、創見獲利逐季成長

兆豐金、富邦金、國泰金…14家金控股8月EPS整理! 專家:中信金有望刷近年新高

金融股「6金1銀」較去年達成率大於100%! 專家:14家獲利動能持續推升中

散熱旋風再起指標:奇鋐

相關新聞

作夢行情啟動

每年的年底到隔年第一季都是行情多頭的重點時刻!

Wi-Fi 7的受益股:宏捷科

根據中國信通院指出,今年九月中國手機出貨3,328萬支月增75.28%,年增59.05%,是去年一月至今最高的出貨量,先前市場對中國整體需求疲弱狀況第三季即出現改善跡象的看法,此外,媒體報導中國十一長假期間手機銷售量也有明顯的成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第四季當地手機銷售表現就已經有好的開始,雖然十一長假期間熱銷機種以華為Mate 60等旗艦款為主,另外近期中、低階機種需求亦受旗艦機種帶動而增溫, 預估宏捷科第四季受惠程度也會隨之提升,表現將優於先前市場預期。

集團作帳雙箭頭~南亞科、華邦電

國際記憶體大廠減產保價策略奏效,加上華為Mate 60新機銷售暢旺,業者提前推出新機,帶動行動DRAM需求,且三星控制出貨量,造成PC業者補庫存時間延長,配合伺服器、網路攝影機、網通等需求升溫,啟動了記憶體庫存回補,進而讓第四季合約價優於市場預期。

最獨佔鰲頭趨勢股

想像一下2024大趨勢是什麼?「低軌衛星」跟「摺疊手機」!從聯發科(2454)發表地表最強的手機晶片「天磯9300」手機迎來十年大轉變!作為IC設計龍頭領導趨勢,華為衛星手機秒殺,兩大指標揭開2024年序幕。而馬斯克的「星鏈」SpaceX明年營收將增至150億美元,大膽假設,手機透過低軌衛星與世界連接,世界上沒有最遙遠的距離,近期馬斯克 SpaceX 的星鏈積極連續試發衛星非常密集,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部署 5000顆星到軌道上,連亞馬遜Kuiper計畫部署3236顆衛星,到底誰能兩邊通吃?

博晟擴大抗生素產能 因應黴漿菌疫情缺藥風險

博晟生醫(6733)宣布將提前放大旗下抗生素產品產能,以因應國內抗生素短缺情況及可能爆發之黴漿菌疫情。曾任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及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的董事長陳德禮指出,中國近期爆發的黴漿菌疫情,國內感染症專家預測很有可能被經常往返兩岸的民眾帶回境內,可能引爆下一波傳染症疫情。

集四大產業皆復甦的大飆股

先前台股底部我估16162~15973、最低點來到15975,在周KD牛背離交叉向上,我判斷有1200點行情,結果11/21漲到17424約略漲1400點,由於短期漲幅過大,我判斷將介於17463~17043呈選股不選市,高本益比股會做拉回整理,如PA、矽光子、國防航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