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存款比去年多288萬元 陳佩琪也驚訝給答案

散熱指標股成長後勁強

【撰文/王榮旭 CSIA/CFTA】

今年以來,許多和AI相關的題材公司都因新應用,使得獲利大幅成長,而國內的散熱大廠奇鋐(3017)雖然因一般的伺服器出貨量受到終端客戶採購AI伺服器排擠而下修,在PC及AI伺服器散熱及機殼產品出貨受惠下,毛利反而比減反升,推動公司今年股價創下新高,而下半年公司的3DVC產品將切入供應鏈,AI伺服器營收佔比持續提升,營收在8月也創下新高,連續三個月營收超過50億,且公司提供完整的伺服器散熱方案,客戶黏著度高,下半年獲利仍有成長空間。

奇鋐8月營收52.52億,月增1.9%、年增5.5%,主要受惠各家PC出貨持續回溫,庫存問題持續消化,出貨回溫,加上部分AI Server產品已開始出貨,帶動散熱模組及機殼出貨成長。奇鋐AI Server主要出貨散熱模組、風扇及機殼,其中風扇及機殼目前已開始交貨,3DVC隨2H23認證通過後,2024年有望顯著貢獻營收,也因此毛利率繼上季的20.1%,這季在AI高毛利產品出貨的帶動下,毛利率成長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下半年進入產品業傳統出貨旺季,PC/NB通路庫存轉趨健康,,出貨量有望回升,而一般伺服器上半年庫存調整落底,第二季是全年谷底,近期Intel及AMD新伺服器平台也即將推出,隨著下半年庫存逐步去化及新平台放量,出貨亦有望回溫。以2023全年來看,PC及Server出貨量表現雖平淡,可是CPU及GPU功耗持續上升,勢必也會帶動散熱模組單價提升,2023全年營收將持續維持正成長。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561期,訂購專線:02-6608-3998】

延伸閱讀

工業電腦沒電扇散熱能用嗎?宸曜從烘碗機試 13年後Uber、輝達都買單

奇鋐、雙鴻 認購亮眼

國內IC晶片指標廠迎春天

今年9月反常晚上睡覺「免開冷氣」 網分享:半夜吹風扇會冷

相關新聞

作夢行情啟動

每年的年底到隔年第一季都是行情多頭的重點時刻!

Wi-Fi 7的受益股:宏捷科

根據中國信通院指出,今年九月中國手機出貨3,328萬支月增75.28%,年增59.05%,是去年一月至今最高的出貨量,先前市場對中國整體需求疲弱狀況第三季即出現改善跡象的看法,此外,媒體報導中國十一長假期間手機銷售量也有明顯的成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第四季當地手機銷售表現就已經有好的開始,雖然十一長假期間熱銷機種以華為Mate 60等旗艦款為主,另外近期中、低階機種需求亦受旗艦機種帶動而增溫, 預估宏捷科第四季受惠程度也會隨之提升,表現將優於先前市場預期。

集團作帳雙箭頭~南亞科、華邦電

國際記憶體大廠減產保價策略奏效,加上華為Mate 60新機銷售暢旺,業者提前推出新機,帶動行動DRAM需求,且三星控制出貨量,造成PC業者補庫存時間延長,配合伺服器、網路攝影機、網通等需求升溫,啟動了記憶體庫存回補,進而讓第四季合約價優於市場預期。

最獨佔鰲頭趨勢股

想像一下2024大趨勢是什麼?「低軌衛星」跟「摺疊手機」!從聯發科(2454)發表地表最強的手機晶片「天磯9300」手機迎來十年大轉變!作為IC設計龍頭領導趨勢,華為衛星手機秒殺,兩大指標揭開2024年序幕。而馬斯克的「星鏈」SpaceX明年營收將增至150億美元,大膽假設,手機透過低軌衛星與世界連接,世界上沒有最遙遠的距離,近期馬斯克 SpaceX 的星鏈積極連續試發衛星非常密集,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部署 5000顆星到軌道上,連亞馬遜Kuiper計畫部署3236顆衛星,到底誰能兩邊通吃?

博晟擴大抗生素產能 因應黴漿菌疫情缺藥風險

博晟生醫(6733)宣布將提前放大旗下抗生素產品產能,以因應國內抗生素短缺情況及可能爆發之黴漿菌疫情。曾任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及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的董事長陳德禮指出,中國近期爆發的黴漿菌疫情,國內感染症專家預測很有可能被經常往返兩岸的民眾帶回境內,可能引爆下一波傳染症疫情。

集四大產業皆復甦的大飆股

先前台股底部我估16162~15973、最低點來到15975,在周KD牛背離交叉向上,我判斷有1200點行情,結果11/21漲到17424約略漲1400點,由於短期漲幅過大,我判斷將介於17463~17043呈選股不選市,高本益比股會做拉回整理,如PA、矽光子、國防航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