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兩大原因 多家產險業者對承保特斯拉打退堂鼓

亞運棒球/終於亮牌!「最強銀行員」先發對泰國 林子偉打第2棒

亞運拳擊/對中國大陸打嗨了!男將賴主恩擊退地主闖4強至少銅牌

航空股起飛 長榮航是首選

【◎賴建承CSIA】

在後疫情時代,配合全球經貿活動回復正常下,觀光餐飲需求大幅攀升,反映在營收上更可看出今年前4月的航空、旅行社與飯店股業績大躍進,而觀光類股指數也自去年10/26的92.08點開始起漲,至今年的5/24見到158.07之高點,漲幅高達71.67%,顯示轉機行情不可輕忽。

隨著疫情解封與新冠疫情降級下,國際旅客的往來逐步頻繁,而今年前3月來台旅客人數達110萬9628人次,國人出國人數則有208萬5700人次,明顯呈現攀升。此外,中國日前表示開放台灣團體與自由行,雖然政府觀光局尚未有動作,在市場趨勢與民意驅使下,開放赴中觀光將是時勢所趨,加上暑假旺季即將到來,研判觀光與航空股將不容小覷。近期觀光股中的旅行社股紛紛大漲,不論是雄獅、鳳凰、山富、五福等均有強勁之攻勢,研判漲勢落後的航空類股可望啟動引擎準備起飛,尤其是首季繳出亮眼成績單的長榮航(2618)值得留意。

長榮航Q1EPS 0.84元,全年挑戰3.5元

長榮航(2618)今年Q1受惠農曆年節假期帶動,客運量明顯成長,兩岸航線訂票率達8成,東北亞航線近全滿,歐美長程航線需求量也增加。推升單季營收444.26億、年增率47.6%,毛利率跳升至20.76%,營益率也由去年第四季的4.74%大幅回升至14.12%,稅後淨利44.98億,EPS 0.84元。中港澳佔台灣出入境人數4成,為單一區域最大佔比,中國邊境已解封,且日前也釋出對台正面訊息,一旦直航航點與航班增多,將有助業績再大幅度走揚。展望2023年,全球航空市場進入後疫情時代,依循穩健復原航網策略,優先恢復越太平洋、歐亞及東南亞航班轉機航網,並漸進式加密區域航線,預估2023年EPS上看3.5元,本益比僅8.8倍。雖然今年以來外資一路調節,但股價卻沒有再破底,反而打出大底,股價也突破頸線與年線壓力,配合投信開始大舉買超,月線與季線也黃金交叉,MACD回到零軸以上且柱狀圖持續擴大,只要頸線30.35元不要跌破,多頭攻勢可望再起。

延伸閱讀

台股再寫今年新高 漲213點收16,505點 台積電收566元

台灣旅行團濟州島發生車禍 觀光局證實7旅客送醫已出院

張國政人馬 進駐長榮航董事會

華航、長榮航 押寶價外

相關新聞

五月掀起AI旋風!AI股抄底、搶反彈?

AI旋風在五月掀起,只要切入伺服器價跟著漲翻天,但隨第二季公布財報、nVidia股價創500美金新高及大股東賣股,所有AI概念股迅速跌落神壇。伺服器指標股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股價絲毫不客氣往下修正,眾說紛擾的AI神話變成人燙手山芋,直到大盤指數回測5月nVidia起漲點,AI股似乎有一線生機了!

散熱指標股成長後勁強

今年以來,許多和AI相關的題材公司都因新應用,使得獲利大幅成長,而國內的散熱大廠奇鋐(3017)雖然因一般的伺服器出貨量受到終端客戶採購AI伺服器排擠而下修,在PC及AI伺服器散熱及機殼產品出貨受惠下,毛利反而比減反升,推動公司今年股價創下新高,而下半年公司的3DVC產品將切入供應鏈,AI伺服器營收佔比持續提升,營收在8月也創下新高,連續三個月營收超過50億,且公司提供完整的伺服器散熱方案,客戶黏著度高,下半年獲利仍有成長空間。

AI伺服器重啟多頭誰先攻?

前兩週國際股市表現極差,如中國受制於房地產走空,雖政府積極救市拉拔股市,但總缺臨門一腳,主要是房地產積弱奇重,非短期間可解決,所以大陸股市還在谷底沉潛,兼以美國股市面臨到3大問題:通膨再升溫使FED維持高利率較長時間,且明年降息次數將由四次調為兩次,另一方面三大車廠面臨到汽車公會發動罷工, 10月初美國政府又有關門的危機,所以這三大危機使美股不只上攻無力,且有下殺力道。

比價效應 勤誠明年AI營收上看4成

聯準會在9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今年將再升息一碼,2024年僅降息2碼,利率中位數落在5.1%,此舉讓市場擔憂利率長期間在高檔恐衝擊經濟,美股陷入動盪,美元轉強造成亞幣貶值,台股也在外資大賣下,失守半年線且一度破前低16264點,所幸AI股經過修正後逐步回穩,具有業績的個股更是處於高姿態整理,

美元走強+十年公債殖利率創高 觀望等待時機

台股繼續在半年復進走弱,技術面呈現上方各均線向下的技術面弱勢局面,因此目前指數壓力相對沉重,而國際股市也是呈現相對弱勢的局面,NASDAQ及費城半導體指數都出現高檔轉弱的狀況,尤其費城半導體指數跌破頭部區頸線的相對位置,這對於台股趨勢的看法就比較偏保守看待了!

政府計畫IC大行情

下半年政府IC設計大行情,聚焦AI、車用等高速晶片應用產業,美國頒布出口禁令後,中國將資源流向未受禁令範圍影響的成熟製程IC,反讓台灣中小型IC設計業者遭受波及,讓台灣IC設計大廠向政府喊話,鞏固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競爭力,強化IC設計,把握生成式AI趨勢,於是政府2024年將編列科技預算1,569億元,這波IC趨勢大行情千萬不能錯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