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封城、通膨干擾下 四月好股搶先看

撰文/陳子榕
萬寶投顧陳子榕指出,週四(3/31)台股面臨清明長假,交投清淡,指數終場收17,693點,下跌47點,成交量2,271億元。本土疫情升溫及俄烏戰事動盪,下週美國聯準會(Fed)也將公布最新會議記錄,種種不確定因素下,仍不宜過度樂觀。
目前電子股成交比重再度拉回逾6成,顯示資金回籠跌深科技股,但除了高估股要逢高調節,漲幅過大的股票也勿追高,抗通膨、高殖利率股仍是當前盤勢首選,尤其法人大戶籌碼集中處相對安全。
半導體測試治具廠穎崴(6515-TW)法人自去年11月開始沿路買進,股價一路走高,我多次推薦穎崴列入投資口袋名單,3/15再度推薦,股價從378元漲到479元,漲幅近3成,尤其提醒拉回就是找買點,上週五(3/25)回測近10日線再買入,短線來回價差又是7%的獲利,目前法人持續買進,預估股價未來還有高點。
週三(3/30)外資買超前十名當中有七檔都是金融股,包括永豐金(2890-TW)、中信金(2891-TW)、開發金(2883-TW)、兆豐金(2886-TW)等,主要就是受惠升息循環啟動,俄烏戰爭若和解,聯準會將可能針對通膨加速升息,金融族群持續受益。
另外,最近躍上股市熱搜字的應該就是「減資」、「分拆」,特斯拉因為宣布分拆股票激勵股價大漲8%,相關車電個股最近股價也很來勁,3/22和大家分享的導線架廠順德(2351-TW),週三股價奔漲停,短短一個星期漲幅就有14%。
台股最近吹起減資風,光是今年3月以來,包括長榮(2603-TW)、國巨(2327-TW)在內,已經有14檔個股宣布減資,近日還有友達(2409-TW)和冠軍(1806-TW),但減資並非股價萬靈丹,關鍵還是在於產業前景、獲利。雖然長榮宣布減資後股價拉回,但在半年線附近有撐,尤其有高殖利率保護傘,買盤開始逢低介入,在本週大盤拉回時可以明顯看到航運族群股價相對有表現。
今年前2月航運族群營收皆繳出漂亮成績單,第一季都是淡季不淡,而一旦上海、香港解封及俄烏戰後重啟建設需求,蜂湧而出的交貨量勢必又將把海空航線塞滿,預估4月中下旬就會開始一波運量高潮。此外,美國重新豁免中國352項商品關稅、5月美國長約換約及6月美西碼頭工人換約,緊接著進入傳統旺季,航運將一路旺到年底。
另外,中國大陸宣布要釋放300多萬噸肥料,導致週三相關化肥個股股價重摔,但預估今年原物料價格仍維持高檔,行情不會太快結束,可以等待股價拉回整理後伺機進場,其中又以股價尚未噴發的台肥(1722-TW)為首選。
陽明(2609-TW)海運需求強勁,5月長線換約因客戶急著搶簽約,4月中將提前完成,且有「滿意」的漲幅,新長約部分美國線佔約5成、歐洲線約2成,更多艙位將保留給價格更好的現貨市場;預估在今年第二、三季會有5艘1.1萬TEU新船加入,年底船舶總數將達95艘、運能達71.7萬TEU,且造船計畫持續進行。此外,年底前也有7萬個TEU新櫃會完成招標;陽明今年將配發20元現金股利,今年EPS有望達到65.8元。
鳳凰(5706-TW)受疫情影響,去年合併營收1.49億元,為近18年來低點,但透過處分不動產及轉投資挹注稅後淨利0.77億元、年增6.61倍,去年EPS達1.17元,今年將超額配發現金股息1元及配股1元,顯見對解封後業績回升具強烈信心;鳳凰今年2月營收0.1億元,MoM、YoY同步成長,預期第三季出國旅遊開放,將推升營運大爆發。
中華(2204-TW)受惠商用車銷售增加及業外轉投資中國大陸福建奔馳、裕隆等公司獲利挹注,中華去年合併營收311.25億元,EPS 7.67元創歷年新高,今年將配發5.5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逾9%;中華汽車積極投入新能源車及關鍵技術開發,近期與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及多家車電上中下游供應鏈簽署MOU,搶攻國際市場,3月並推出多項優惠方案刺激銷售,今年銷售朝汽車4.4萬輛、電動車8,600輛邁進。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