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FI主要運價全面下滑 航運、鋼鐵資金轉進半導體、太陽能?

撰文/陳子榕
萬寶投顧陳子榕指出,台積電(2330-TW)法說讓市場按讚叫好,優異財報表現和卓越的技術領先,讓股價漂亮地站上所有均線,原本大舉賣超台積電的外資立刻認錯回補,上週五(10/15)外資一口氣買超3.3萬張,金額高達200.5億元,幾乎佔了當日外資買超金額的7成。有趣的是,外資普遍在法說之後調高台積電的目標價,最高到1,028元,唯獨摩根史丹利維持580元目標價不變,但週五買超台積電最多的也是摩根史丹利達1.3萬張。
關於半導體的前景市場有不少雜音,特別劍指終端需求的減緩,但台積電點出其中的盲點,那就是即便智慧手機需求下降,但是電子產品搭載晶片的含量(silicon content)卻在大幅上升,尤其5G和HPC帶動先進製程和特殊製程需求大增,而這正是推升台積電獲利成長的關鍵,就像總裁魏哲家所說的,台積電正在進入一個更高結構性成長區間。
預料在台積電這艘航艦帶領下,相關的供應鏈都將水漲船高,像是EUV光罩盒龍頭家登(3680-TW)、獨家提供台積電晶圓級點膠機台、點膠後檢查機的萬潤(6187-TW)、無塵室設備廠漢唐(2404-TW)、帆宣(6196-TW)、濕製程設備商弘塑(3131-TW)、辛耘(3583-TW)、IC設計廠創意(3443-TW)、IC封測測試載板廠雍智科技(6683-TW)、精策(6510-TW)。
目前全球仍圍繞著通膨議題,美國CPI居高不下,大陸CPI與PPI的剪刀差也進一步擴大,目前預估美國聯準會在明年底前會啟動升息,而今年11月就會開始縮減購債,一直到明年中QE正式退場。對於市場資金動向,大家不必過於恐慌,因為台灣今年GDP預估5.88%,基本面相當強勁,而且台股目前本益比為全球最低,高殖利率表現則僅次於英國,因此只要注意做好資金控管,布局前景明朗的績優股,就握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
像是科技應用帶動PCB發展,上游銅箔材料廠金居(8358-TW)因HPC需求大增,RG系列銅箔產品獲得英特爾Whitley平台指定供貨,產能持續滿載,加上國際銅價上漲及加工費調漲,已經連續六個月營收改寫新高紀錄。10/7為大家推薦金居後,漲幅8%,股價近日以一根長紅棒突破所有短期均線,隨著伺服器明年新一波轉換,營運動能強勁。
另外,能源危機尚未解除,大陸和印度陸續傳出缺電危機,相關的太陽能、風電族群仍有表現機會。像是10/15推薦的太陽能廠安集(6477-TW),股價當日奔漲停,現有10%,近期股價帶量強勢,法人同步買超,第四季預期將受惠併網遞延效應,單月營收有望回到2億元以上水準,後續股價仍有表現。
萬寶投顧陳子榕指出,此外,最新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1.28%,全球主要航線運價也下滑,因此還是要提醒大家短線操作上宜先避開航運族群,等待風平浪靜。
光罩(2338-TW)受惠晶圓代工訂單強勁,以及業外投資獲利,光罩9月營收創單月新高、累計前三季營收也創同期新高,第四季產品仍有上漲空間,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光罩近年積極發展90、65奈米高階製程,並打入台積電、美、韓大廠供應鏈,由於晶圓代工持續擴大委外,光罩產線滿載至年底,為因應強烈需求,光罩啟動28奈米晶圓光罩開發,預定2023年上半量產貢獻營收。
辛耘(3583-TW)受惠半導體大廠積極投資,及晶圓再生新產能逐步開出,辛耘第三季營收12.89億元,季增28.7%,創單季新高;辛耘旗下自製設備、晶圓再生、設備代理三大產品線同步走強,為滿足客戶需求,辛耘擴大兩岸投資,台灣12吋再生晶圓年底前增加2萬片/月,大陸新廠年底前約5~6萬片產能開出,預估全年營收、獲利皆可達雙位數成長。
旺矽(6223-TW)為探針卡及LED設備廠,受惠需求強勁,旺矽以1,020萬美元現金收購美國高性能工程測試探針卡廠Celadon Systems,下半年配合垂直探針卡(VPC)及LED挑揀相關設備需求走升,營收獲利將節節攀高,全年毛利率有望優於去年;旺矽和雍智科技聯手開發微機電(MEMS)探針卡,成功打入聯發科5G手機晶片供應鏈,目前持續驗證中,預估明年開始貢獻營收。
當然,還有一些好股在指數高檔震盪下,極短線籌碼仍具優勢的好股,包含車電股、第三代半導體 、新蘋概等相關個股,但在篇幅有限之下,請直接進入粉絲團看看了,希望對讀者大眾,有其幫助。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